排泥装置及净水箱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29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泥装置,包括:主排泥管和副排泥管。其中,主排泥管连接有排泥接头。排泥接头沿主排泥管的径向连通所述主排泥管内腔与外部空间。副排泥管包括:排放部、连接部、吸附部和密封部。其中,排放部一端与排泥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吸附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部密封。同时,吸附部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其中径向通孔沿吸附部轴线方向延伸。上述排泥装置,可以将其布置在蓄水容器的底部。在清洗蓄水池底部的淤泥时,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流流入径向通孔时形成水流漩涡,通过水流漩涡吸附淤泥,达到清洁的目的。进而提出一种包含该排泥装置的净水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泥装置及净水箱体
本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是涉及排泥装置及净水箱体。
技术介绍
在净水领域中,一般采用箱体作为蓄水容器。待处理的原水经过箱体中的净水装置过滤,一段时间后箱体底部会累积较多淤泥或其它沉淀物,且随着累积沉淀物浓度越高,其一方面会影响净水效果,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后续清洗。在传统的技术中,采用各种机械方法来处理沉淀物,例如传统的处理方式中,采取先拆卸箱体,通过人工使用机械工具去除箱体底部的沉淀物,又或者采用泵将底部的沉淀物排出。尽管这些技术方法能够达到去除箱体沉淀物的技术效果,但是这些技术手段会带来一定的人力和电力成本,同时这些方法去除箱体沉淀物的过程太过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排泥装置,在不需要人力和电力情况下即可高效的排出蓄水容器的沉淀物,进而提出一种具有该排泥装置的净水箱体。一种排泥装置,包括:主排泥管,所述主排泥管连接有排泥接头,所述排泥接头沿所述主排泥管的径向连通所述主排泥管内腔与外部空间;副排泥管,所述副排泥管包括:排放部、连接部、吸附部和密封部,所述排放部一端与所述排泥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吸附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吸附部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沿所述吸附部轴向延伸。上述排泥装置,可以将其布置在蓄水容器的底部,其中所述主排泥管的一端连通蓄水容器的内腔与外部空间。当需排出蓄水容器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他沉淀物时,此时开启主排泥管连通蓄水容器内腔与外部空间的一端,蓄水容器内腔的蓄水由于重力作用,通过所述副排泥管的吸附部上的径向通孔排放至主排泥管。根据相关物理知识可知,当水流流入所述径向通孔时,由于地偏向力的作用,会在蓄水内腔形成水流漩涡。由于水流漩涡的形成,其能够吸附蓄水容器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最后排放至所述主排泥管中。随着蓄水容器内腔的蓄水逐渐排出,形成的水流漩涡也越来越大,因此其吸附淤泥或者其他沉淀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清洗箱体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的效果也越显著。在上述过程中,仅需要开启主排泥管与外部的连通空间即可去除蓄水容器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不需要再花费额外的人力或者电力,且上述操作过程简单,去除沉淀物的效果显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径向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时工作时,会在其通孔处产生3个水流漩涡,扩大吸附淤泥或者其它杂物的面积,进而提高排水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弯角,且所述弯角角度大于135度小于180度。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排放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吸附部。为了便于从所述吸附部流入的水流更畅通的流入到所述排放部,因此经仿真优化和实验测试,当所述连接部的弯角角度大于135度小于180度时,效果更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放部与所述排泥接头连接的一端伸入到所述主排泥管内腔。将所述排放部的一端伸入到主排泥管内腔,能够通过排放部流出的水流冲散主排泥管中凝结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有利于主排泥管中残留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排泥管沿轴线方向设有多个所述排泥接头,所述副排泥管的数量与所述排泥接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当在所述主排泥沿轴向方向设多个所述排泥接头,并且所述副排泥管的数量与所述排泥接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时,这样能够在排泥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多的水流漩涡,进而扩大吸附面积,提高排泥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排泥管沿轴线方向的两侧也设有多个所述排泥接头,所述副排泥管的数量与排泥接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在所述主排泥管对称方向也设有多组所述排泥接头,并且所述副排泥管的数量与排泥接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排泥效率,另一方面每组对称的副排泥管分别冲散主排泥管内腔凝结的淤泥,便于主排泥管中淤泥排出。一种净水箱体,包括:所述的排泥装置,及排泥管阀门,所述排泥装置布置在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所述主排泥管一端连通所述净水箱体内腔与外部空间,所述排泥管阀门控制所述主排泥管一端开启和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部的轴线较所述排放部的轴线更靠近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当所述吸附部的轴线较所述排放部的轴线更靠近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时,使得所述副排泥管的吸附部更靠近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更便于吸附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排泥管的径向通孔朝向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当所述副排泥管的径向通孔朝向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时,便于在排泥过程中形成的水流漩涡更好地吸附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在径向通孔朝向背离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时,在径向通孔入口处形成的水流漩涡可能无法吸附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的淤泥或者其它沉淀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排泥管的径向通孔的外表面与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距离为1~2厘米。当所述副排泥的径向通孔的外表面与所述净水箱体的底部距离过大时,在排泥过程中形成的水流漩涡无法更好地吸附所述净水箱体的内腔底部,而当距离过小时,沉淀在净水箱体底部的淤泥或者其他沉淀物会堵塞在径向通孔口,不利于后续净水箱体内腔的蓄水流出。因此结合经验以及实际的测试情况,当径向通过的外表面距离净水箱体内腔底部的距离为1~2厘米时,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排泥接头与副排泥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泥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箱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100、主排泥管;110、排泥接头;200、副排泥管;210、排放部;220、连接部;230、吸附部;231、径向通孔、2311、第一通孔;2312、第二通孔;2313、第三通孔;240、密封部;300、排泥管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排泥管,所述主排泥管连接有排泥接头,所述排泥接头沿所述主排泥管的径向连通所述主排泥管内腔与外部空间;/n副排泥管,所述副排泥管包括:排放部、连接部、吸附部和密封部,所述排放部一端与所述排泥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吸附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吸附部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沿所述吸附部轴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排泥管,所述主排泥管连接有排泥接头,所述排泥接头沿所述主排泥管的径向连通所述主排泥管内腔与外部空间;
副排泥管,所述副排泥管包括:排放部、连接部、吸附部和密封部,所述排放部一端与所述排泥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吸附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吸附部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沿所述吸附部轴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径向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弯角,且所述弯角角度大于135度小于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部与所述排泥接头连接的一端伸入到所述主排泥管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泥管沿轴线方向设有多个所述排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陈忱陈良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升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