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95625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组件,其中法兰端面加工组件包括环形的定位架、夹持件、第一旋转臂、第一加工座、第二旋转臂、第二加工座和中心转轴,所述定位架的内壁均匀设置多个向心的夹持件,所述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分别套接于中心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臂上设置第一刀具,所述第二旋转臂上设置第二刀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组件使用两个刀具对法兰端面进行加工,加工效率高,同时两个刀具对法兰生成的切削力扭矩可相互抵消,减少法兰的夹持负担,从而减少法兰端面在加工中的抖动,可减少端面尺寸误差,加工精度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法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组件。
技术介绍
法兰是使管子与管子,或管子与设备出口相互连接的零件,其广泛使用在压力容器、罐体和管道上。法兰端面常作为密封面,在法兰加工过程中,端面加工是法兰加工的必要工序。一般的法兰端面加工过程为,将法兰固定住,使用一把刀具在法兰端面进行圆周式进给切割,从法兰的内圈到外圈或者送外圈到内圈进行渐进式加工,最后完成法兰整个端面的加工,加工效率低,且由于一把刀具的单向加工,法兰被固定后受单向切削力,即使被固定住,如果夹持机构的机械误差较大,则法兰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抖动,从而形成端面尺寸误差,影响法兰的密封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法兰端面单个刀具加工易形成加工尺寸误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第一进给力驱动第一刀具以画圈形式从法兰端面的外缘到内缘,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以第一进给力驱动第一刀具以画圈形式从法兰端面的外缘到内缘,同时以第二进给力驱动第二刀具以画圈形式从法兰端面的内缘到外缘;/nS2: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第一刀具对法兰端面中心的扭矩与第二刀具对法兰端面中心的扭矩相等,方向相反;/nS3:当第一刀具与第二刀具在法兰端面同一待加工圈层,对其中一个刀具进行退刀,另一个刀具完成法兰端面的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兰端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第一进给力驱动第一刀具以画圈形式从法兰端面的外缘到内缘,同时以第二进给力驱动第二刀具以画圈形式从法兰端面的内缘到外缘;
S2: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第一刀具对法兰端面中心的扭矩与第二刀具对法兰端面中心的扭矩相等,方向相反;
S3:当第一刀具与第二刀具在法兰端面同一待加工圈层,对其中一个刀具进行退刀,另一个刀具完成法兰端面的加工。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端面加工方法的法兰端面加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定位架(1)、夹持件(2)、第一旋转臂(3)、第一加工座(4)、第二旋转臂(5)、第二加工座(6)和中心转轴(7),所述定位架(1)与中心转轴(7)同轴设置,所述定位架(1)的内壁均匀设置多个向心的夹持件(2),所述第一旋转臂(3)通过第一套筒(14)固定套接于中心转轴(7),所述第一旋转臂(3)上设置第一加工座(4),所述第一加工座(4)与第一旋转臂(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加工座(4)上设置第一刀具(41),所述第二旋转臂(5)通过第二套筒(15)旋转套接于中心转轴(7),第二旋转臂(5)上设置第二加工座(6),所述第二加工座(6)与第二旋转臂(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加工座(6)上设置第二刀具(61),所述第二旋转臂(5)位于第一旋转臂(3)的上方,所述第二刀具(61)与第二加工座(6)之间设置用于第二刀具(61)跨越第一旋转臂(3)的跳跃组件(62);
所述中心转轴(7)与第二旋转臂(5)之间设置反向调速结构,所述反向调速结构包括调速被动轮(8)、调速主动轮(9)、传动带(10)、输出锥齿轮(11)和输入锥齿轮(12),所述第一套筒(14)的上端设置上锥齿轮部,所述上锥齿轮部与输出锥齿轮(11)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11)通过输出轴与调速被动轮(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5)的下端设置下锥齿轮部,所述下锥齿轮部与输入锥齿轮(12)啮合,所述输入锥齿轮(12)通过输出轴与调速主动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爱华费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星达石化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