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精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23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精镗装置,它包括转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杆上的镗刀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转杆中央的调节组件,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组件周向侧壁上的若干定心组件;所述转杆端部固设有联动盘,所述联动盘机械连接于电机上;所述调节组件可控制若干定心组件向周侧同步展开并抵持至孔壁上,固定后所述调节组件保持与孔同轴心,且所述转杆在调节组件的定位下也保持与孔同轴心,所述转杆在电机驱动下绕调节组件发生转动,并带动镗刀组件转动以对孔类进行修复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方便对孔进行修理加工,提高效率,节省人力,而且能有效防止人工修复时的再次失圆问题,保证孔的圆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精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精镗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孔类的修理加工是极为重要的加工方式,一般通过夹具工装夹持固定零部件,利用机床刀具在零部件上进行铣加工或镗加工以修正孔的圆周度,使得零部件上的孔达到需求的尺寸精度。上述机床刀具加工方式一般只适用于未安装固定的零部件,对于已经固定的零部件来说,进行孔类的修理加工需要将该零部件从模具等装置中拆出,修理加工后再次安装回原始位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拆装过程太繁杂,而且极易影响装置的装配精度,因此,针对安装固定完毕的零部件而言,现有技术中往往采取人工打磨的方式对孔壁进行修复加工,但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修复过程中极易发生再次失圆的现象,很难保证孔的圆周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精镗装置,它方便对孔进行修理加工,能有效防止人工修复时的再次失圆问题,保证孔的圆周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精镗装置,它包括转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杆上的镗刀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转杆中央的调节组件,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组件周向侧壁上的若干定心组件;所述转杆端部固设有联动盘,所述联动盘机械连接于电机上;所述调节组件可控制若干定心组件向周侧同步展开并抵持至孔壁上,固定后所述调节组件保持与孔同轴心,且所述转杆在调节组件的定位下也保持与孔同轴心,所述转杆在电机驱动下绕调节组件发生转动,并带动镗刀组件转动以对孔类进行修复加工。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并贯穿所述转杆中心的定心杆,活动插接于所述定心杆内的活动杆,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杆远离联动盘一端上的若干联动杆;所述定心杆靠近联动杆的一端周侧开设有若干等角度分布的定心槽,每个所述定心组件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定心槽内,每个所述联动杆连接于对应的定心组件上;所述活动杆在定心杆内沿远离联动杆一端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联动杆在对应的定心槽内滑动,所述定心组件在对应联动杆的推动下能够转动展开直到抵持至孔壁上。进一步,所述定心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定心槽端部的抵持杆,转动铰接在所述抵持杆上的推杆,以及转动铰接于所述推杆另一端上并滑动卡接于所述定心槽内的驱动块;所述联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的驱动块上,所述驱动块在联动杆的推动下能够沿定心槽滑动,并使推杆绕两端铰接处转动而逐渐直立,带动抵持杆转动展开。进一步,所述定心槽端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抵持杆一端转动铰接在定位块上。进一步,所述抵持杆底部与定心槽的槽底之间留有匹配驱动块大小的空隙,所述抵持杆底部可拆卸固定有滑块,且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铰接于滑块的上部,另一端转动铰接于驱动块的下部,使所述推杆在平收状态下能够保持倾斜。进一步,所述抵持杆底部还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驱动块上部可分离地滑动插接在滑动槽内。进一步,所述活动杆包括靠近联动盘的螺纹段和靠近定心组件的抵持段,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所述锁止螺母可在所述定心组件展开到位后进行旋紧以贴合至所述定心杆的端面上。进一步,所述活动杆的抵持段端部固定设置有推抵盘,且所述联动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抵盘上。进一步,所述镗刀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杆上的联动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套筒上的气动刀座,滑动插接于所述气动刀座内的顶杆,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顶杆上的镗刀;所述顶杆远离气动刀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刀架螺钉,所述镗刀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刀架螺钉上;所述联动套筒上还配合穿插有联动螺钉,所述联动套筒可通过联动螺钉与转杆拆卸固定。进一步,所述转杆上凸设有限位盘以及套设有夹持环,所述联动套筒固定时一端紧贴限位盘,另一端通过夹持环限位稳固。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活动杆从定心杆中扯出,带动各个联动杆推动驱动块在定心槽内移动,驱动块通过推杆驱使抵持杆转动展开,多个抵持杆能被同步推动展开直到抵持至孔壁上,并将定心杆和活动杆固定,此时定心杆能够保持与孔同轴心,转杆在定心杆的定位下也能保持与孔同轴心,进而在转杆带动镗刀组件转动进行精镗修复加工时,能够有效防止人工修复时的再次失圆问题,保证孔的圆周度。同时通过电机驱动转杆转动修复,方便对孔进行修理加工,提高效率,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3为图2中B部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转杆、20.镗刀组件、30.调节组件、40.定心组件、110.联动盘、120.限位盘、210.联动套筒、220.气动刀座、230.夹持环、221.顶杆、222.刀架螺钉、223.镗刀、211.联动螺钉、310.定心杆、320.活动杆、330.联动杆、311.定心槽、322.螺纹段、323.抵持段、324.锁止螺母、325.推抵盘、410.定位块、420.抵持杆、430.滑块、440.驱动块、450.推杆、421.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手持精镗装置,用于孔类的修复加工,它由转杆10、调节组件30、镗刀组件20和若干定心组件40构成,本实施例中定心组件40的数量为3个。镗刀组件20可拆卸安装在转杆10上,调节组件30转动安装于转杆10中央,3个定心组件40活动安装于调节组件30周向侧壁上,并呈等角度分布。转杆10呈杆状结构,转杆10的端部凸设有联动盘110,转杆10通过联动盘110机械连接至电机上,在图未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电机的转轴可通过联轴器穿插至联动盘110上,在电机的驱动下促使转杆10绕调节组件30发生转动,转杆10在转动时带动镗刀组件20转动对孔类进行修复加工,由此可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对工件自动加工修复,节省了人力。为了防止人工修复时的再次失圆问题,在修复加工前通过调节组件30可控制3个定心组件40向周侧同步展开并抵持至孔壁上,当调节组件30被周侧的定心组件40固定后,调节组件30能保持与孔同轴心,且转杆10在调节组件30的定位下也能保持与孔同轴心,由此在转杆10带动镗刀组件20转动进行精镗修复加工时,能够有效防止人工修复时的再次失圆问题,进而保证孔的圆周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30由可相对转动连接并贯穿转杆10中心的定心杆310、活动插接于定心杆310内的活动杆320以及固定安装在活动杆320远离联动盘110一端上的3个联动杆330组成。定心杆310靠近联动杆330的一端周侧开设有3个等角度分布的定心槽311,每个定心组件40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定心槽311内,每个联动杆330连接于对应的定心组件40上。当活动杆320在定心杆310内沿远离联动杆330一端方向移动伸缩时,能够带动联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精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杆(1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杆(10)上的镗刀组件(20),转动安装于所述转杆(10)中央的调节组件(30),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组件(30)周向侧壁上的若干定心组件(40);/n所述转杆(10)端部固设有联动盘(110),所述联动盘(110)机械连接于电机上;/n所述调节组件(30)可控制若干定心组件(40)向周侧同步展开并抵持至孔壁上,固定后所述调节组件(30)保持与孔同轴心,且所述转杆(10)在调节组件(30)的定位下也保持与孔同轴心,所述转杆(10)在电机驱动下绕调节组件(30)发生转动,并带动镗刀组件(20)转动以对孔类进行修复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精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杆(1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杆(10)上的镗刀组件(20),转动安装于所述转杆(10)中央的调节组件(30),以及活动安装于所述调节组件(30)周向侧壁上的若干定心组件(40);
所述转杆(10)端部固设有联动盘(110),所述联动盘(110)机械连接于电机上;
所述调节组件(30)可控制若干定心组件(40)向周侧同步展开并抵持至孔壁上,固定后所述调节组件(30)保持与孔同轴心,且所述转杆(10)在调节组件(30)的定位下也保持与孔同轴心,所述转杆(10)在电机驱动下绕调节组件(30)发生转动,并带动镗刀组件(20)转动以对孔类进行修复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精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并贯穿所述转杆(10)中心的定心杆(310),活动插接于所述定心杆(310)内的活动杆(320),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杆(320)远离联动盘(110)一端上的若干联动杆(330);
所述定心杆(310)靠近联动杆(330)的一端周侧开设有若干等角度分布的定心槽(311),每个所述定心组件(40)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定心槽(311)内,每个所述联动杆(330)连接于对应的定心组件(40)上;
所述活动杆(320)在定心杆(310)内沿远离联动杆(330)一端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联动杆(330)在对应的定心槽(311)内滑动,所述定心组件(40)在对应联动杆(330)的推动下能够转动展开直到抵持至孔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精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组件(40)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定心槽(311)端部的抵持杆(420),转动铰接在所述抵持杆(420)上的推杆(450),以及转动铰接于所述推杆(450)另一端上并滑动卡接于所述定心槽(311)内的驱动块(440);
所述联动杆(330)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的驱动块(440)上,所述驱动块(440)在联动杆(330)的推动下能够沿定心槽(311)滑动,并使推杆(450)绕两端铰接处转动而逐渐直立,带动抵持杆(420)转动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精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槽(311)端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块(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杰杨保华钱月霞王云良楼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