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包括管托底架机构和枕垫,枕垫固定在管托底架机构上,使用时将儿童患者的颈部放置在枕垫上,儿童患者的胸部被弧形的前置压杆所压制,减小因儿童患者挣扎对插管过程造成的影响,伸缩式的管托底架和前置压杆的设置起到调节装置宽度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提高装置适配性,插管时可将照明灯盘结构与弧面卡块卡接,由照明灯盘结构对儿童患者的颈部进行照明,提高装置实用性,插管过程结束后,可将幼儿玩具与弧面卡块卡接,通过幼儿玩具达到分散儿童患者注意力的目的,减小因躯体限位造成儿童心理应激情况的发生概率,优化儿童患者体验,实用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中,在患者失去自主意识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的颈部气管进行切割插管,为了保持插管位置的稳定,需要对患者的躯体位置进行限位,对于自主控制力差的儿童来说,插管后容易因疼痛导致儿童患者挣扎,从而进一步造成插管组件的的脱落,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使用特定的对儿童患者有针对性的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现有的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的宽度固定,无法与不同年龄段儿童患者的身体进行适配,且儿童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插管部位的疼痛上,年纪较小的儿童患者在插管后容易因疼痛和躯体限位造成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儿童患者的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的宽度固定,无法与不同年龄段儿童患者的身体进行适配,且儿童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插管部位的疼痛上,年纪较小的儿童患者在插管后容易因疼痛和躯体限位造成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儿童患者的体验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使其装置适配性高,功能性强,能够减小因躯体限位造成儿童心理应激情况的发生概率,优化儿童患者体验,实用性更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包括管托底架机构和枕垫,枕垫固定在管托底架机构上,管托底架机构包括管托底架、侧柱、U型限位架、支杆、顶盘和前置压杆,管托底架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柱,侧柱的顶部固定在U型限位架上,U型限位架的弧面内壁固定安装枕垫,枕垫位于顶盘的正下方,顶盘通过支杆与U型限位架固定连接,U型限位架的底部固定在管托底架上,管托底架通过压簧与前置压杆的两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管托底架和前置压杆均设置为三段式伸缩结构,前置压杆的两端通过压簧与管托底架的两端相连接,管托底架的中部与U型限位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U型限位架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端块,端块与伸缩套板的一端套接,伸缩套板的另一端固定在U型限位架的顶部端面上。优选的,两组所述端块分别与两组侧柱的顶部相连接,其中一组端块上安装有支杆。优选的,所述顶盘的底面设置有弧面卡块,弧面卡块设置为空心构件,弧面卡块与幼儿玩具卡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有益效果在于:1、本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伸缩式的管托底架和前置压杆的设置起到调节装置宽度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提高装置适配性。2、本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插管时可将照明灯盘结构与弧面卡块卡接,由照明灯盘结构对儿童患者的颈部进行照明,提高装置实用性,插管过程结束后,可将幼儿玩具与弧面卡块卡接,通过幼儿玩具达到分散儿童患者注意力的目的,减小因躯体限位造成儿童心理应激情况的发生概率,优化儿童患者体验,实用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在未拉伸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在拉伸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的顶盘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在安装照明灯具结构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的照明灯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托底架机构;11、管托底架;12、侧柱;13、U型限位架;131、端块;132、伸缩套板;14、支杆;15、顶盘;151、弧面卡块;152、幼儿玩具;16、前置压杆;2、枕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包括管托底架机构1和枕垫2,枕垫2固定在管托底架机构1上,管托底架机构1包括管托底架11、侧柱12、U型限位架13、支杆14、顶盘15和前置压杆16,管托底架1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柱12,侧柱12的顶部固定在U型限位架13上,U型限位架13的弧面内壁固定安装枕垫2,枕垫2位于顶盘15的正下方,顶盘15通过支杆14与U型限位架13固定连接,顶盘15的底面设置有弧面卡块151,弧面卡块151设置为空心构件,弧面卡块151与幼儿玩具152卡接,U型限位架13的底部固定在管托底架11上,管托底架11通过压簧与前置压杆16的两端相连接,使用时将儿童患者的颈部放置在枕垫2上,儿童患者的胸部被弧形的前置压杆16所压制,前置压杆16对儿童患者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儿童患者挣扎导致的躯体位置大幅偏移,减小因儿童患者挣扎对插管过程造成的影响。请参照图2-3,管托底架11和前置压杆16均设置为三段式伸缩结构,前置压杆16的两端通过压簧与管托底架11的两端相连接,伸缩式的管托底架11和前置压杆16的设置起到调节装置宽度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提高装置适配性,管托底架11的中部与U型限位架13相连接,U型限位架13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端块131,端块131与伸缩套板132的一端套接,伸缩套板132的另一端固定在U型限位架13的顶部端面上,两组端块131分别与两组侧柱12的顶部相连接,其中一组端块131上安装有支杆14。请参照图4-5,弧面卡块151也可与照明灯盘结构卡接,卡接后的照明灯盘位于枕垫2的正上方,对儿童颈部进行照明,插管时可将照明灯盘结构与弧面卡块151卡接,由照明灯盘结构对儿童患者的颈部进行照明,提高装置实用性,插管过程结束后,可将幼儿玩具152与弧面卡块151卡接,通过幼儿玩具152达到分散儿童患者注意力的目的,减小因躯体限位造成儿童心理应激情况的发生概率,优化儿童患者体验,实用性更佳。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儿童患者的颈部放置在枕垫2上,儿童患者的胸部被弧形的前置压杆16所压制,前置压杆16对儿童患者起到限位作用,伸缩式的管托底架11和前置压杆16的设置起到调节装置宽度的作用,插管时可将照明灯盘结构与弧面卡块151卡接,由照明灯盘结构对儿童患者的颈部进行照明,提高装置实用性,插管过程结束后,可将幼儿玩具152与弧面卡块151卡接,通过幼儿玩具152达到分散儿童患者注意力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使用时将儿童患者的颈部放置在枕垫2上,儿童患者的胸部被弧形的前置压杆16所压制,前置压杆16对儿童患者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儿童患者挣扎导致的躯体位置大幅偏移,减小因儿童患者挣扎对插管过程造成的影响,伸缩式的管托底架11和前置压杆16的设置起到调节装置宽度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匹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提高装置适配性,插管时可将照明灯盘结构与弧面卡块151卡接,由照明灯盘结构对儿童患者的颈部进行照明,提高装置实用性,插管过程结束后,可将幼儿玩具152与弧面卡块151卡接,通过幼儿玩具152达到分散儿童患者注意力的目的,减小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包括管托底架机构(1)和枕垫(2),枕垫(2)固定在管托底架机构(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底架机构(1)包括管托底架(11)、侧柱(12)、U型限位架(13)、支杆(14)、顶盘(15)和前置压杆(16),管托底架(1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柱(12),侧柱(12)的顶部固定在U型限位架(13)上,U型限位架(13)的弧面内壁固定安装枕垫(2),枕垫(2)位于顶盘(15)的正下方,顶盘(15)通过支杆(14)与U型限位架(13)固定连接,U型限位架(13)的底部固定在管托底架(11)上,管托底架(11)通过压簧与前置压杆(16)的两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包括管托底架机构(1)和枕垫(2),枕垫(2)固定在管托底架机构(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底架机构(1)包括管托底架(11)、侧柱(12)、U型限位架(13)、支杆(14)、顶盘(15)和前置压杆(16),管托底架(1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组侧柱(12),侧柱(12)的顶部固定在U型限位架(13)上,U型限位架(13)的弧面内壁固定安装枕垫(2),枕垫(2)位于顶盘(15)的正下方,顶盘(15)通过支杆(14)与U型限位架(13)固定连接,U型限位架(13)的底部固定在管托底架(11)上,管托底架(11)通过压簧与前置压杆(16)的两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支气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底架(11)和前置压杆(16)均设置为三段式伸缩结构,前置压杆(16)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刘家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