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咽通气道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当中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口咽通气道除用作通气管道为,同样还包括用于胃镜检查、食道检查以及通氧气管的辅助用品,即胃镜检查的胃镜检、食道检查的检查管以及通氧气管均需要穿过口咽通气道,而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管结构能够避免检查管及通氧气管直接通入人体口腔及喉部时造成的人体损伤和人体不适。目前市场上的口咽通气道,其内通道未设置检查管或氧气管的引导结构,从而检查管或氧气管直接经口咽通气道的内部通道,不利于检查管端部的摄像头组件、切片组件、吸附组件等诊断检查管器件的角度控制,并且不管是检查管或氧气管,其经过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管至其出口时,需要经受弯曲作用,导致检查管或氧气管一旦穿出咽弯曲管的出口后,其端部反弹,进而检查管或氧气管的端部不是引导向下,而是翘起且翘起一端在人体喉部的矫正,使其朝下,在矫正过程中势必造成对人体喉部造成损伤和不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咽通气道,包括咽弯曲管(1)、牙垫管(2)和翼缘(3),牙垫管(2)的一端与翼缘(3)连接,其另一端与咽弯曲管(1)连通,其特征在于,牙垫管(2)内套设有骨架圈(4),咽弯曲管(1)的内壁上延其管道方向设置至少三道内管引导沿(11),骨架圈(4)内壁上设置有与各道内管引导沿(11)对应设置的入口引导沿(41);各道内管引导沿(11)及入口引导沿(41)围构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咽通气道,包括咽弯曲管(1)、牙垫管(2)和翼缘(3),牙垫管(2)的一端与翼缘(3)连接,其另一端与咽弯曲管(1)连通,其特征在于,牙垫管(2)内套设有骨架圈(4),咽弯曲管(1)的内壁上延其管道方向设置至少三道内管引导沿(11),骨架圈(4)内壁上设置有与各道内管引导沿(11)对应设置的入口引导沿(41);各道内管引导沿(11)及入口引导沿(41)围构成内管径向限位区间(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弯曲管(1)为扁管,其内上侧壁两侧及下侧壁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内管引导沿(11),两两相对内管引导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少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