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技术领域,尤其为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下方所述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够带动第三转轴转动,通过转盘借助传送带的传动作用,能够带动其他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按摩凸轮转动,通过挤压软垫,实现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的目的,该装置采用各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患者进行上肢、下肢和按摩训练的目的,锻炼功能多样,省时省力,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
本技术属于康复器
,具体涉及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目前,针对心血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目前患者的康复训练大多是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行走或通过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费时费力,且现有康复器大多功能单一,无法针对患者进行多种训练,导致乏味情绪,不利于提高康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具有功能多样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下方所述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上下两个所述齿轮通过齿链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5),所述座椅(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6)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5),下方所述齿轮(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上下两个所述齿轮(15)通过齿链(1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靠背(14),所述靠背(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23),所述第三凹槽(23)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4),所述第三轴承(34)内穿设有第三转轴(25),所述第三转轴(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

【技术特征摘要】
1.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5),所述座椅(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6)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5),下方所述齿轮(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上下两个所述齿轮(15)通过齿链(1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靠背(14),所述靠背(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23),所述第三凹槽(23)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4),所述第三轴承(34)内穿设有第三转轴(25),所述第三转轴(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26);
所述转盘(26)通过传送带(27)传送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按摩凸轮(24),左侧所述第三转轴(2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8),所述座椅(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9)和第四轴承(31),所述第四轴承(31)内穿设有第四转轴(32),所述第四转轴(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30),所述第四转轴(32)的表面套接有回力弹簧(33),所述回力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筒(30)和第四轴承(31)上,所述转筒(30)的表面缠绕有弹力绳(12),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