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日产含水率80%的市政污泥超过3400万吨,其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同时含有N、P、K及多种金属元素,具备用作化工催化剂的潜质。污泥热解是潜在的最佳处理方式,然而高的含水量使其直接热解变得十分困难。在污泥中按一定比例掺入秸秆、稻壳、玉米芯、芦苇、果壳、木屑、稻草等生物质后进行热解,可以使污泥热解过程变得容易操作,因此污泥-生物质掺烧是未来污泥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污泥-生物质炭中可能存在重金属残留,使其在土壤改良、吸附及其它一些方面的应用中受到限制。拓宽污泥-生物质炭的其他应用,特别是开发污泥-生物质炭在需要有金属离子催化作用的化学化工生产领域的应用,既可以充分利用污泥这种废弃物,又可以高效催化化学反应,是一种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创新方法,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污泥与稻壳以1.2:1的比例混合,称取污泥-稻壳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下,于600℃进行分解8小时,得到污泥-稻壳炭;将污泥-稻壳炭浸渍于含有氯化铜、硫酸氢钠和1-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混合溶液中;相对于污泥-稻壳炭,氯化铜、硫酸氢钠和1-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负载量分别为20%、1%和10%;将浸渍后的污泥-稻壳炭在真空条件下于60℃进行干燥;将上述粉末状的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苯甲醇气相催化氧化反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污泥与稻壳以1.2:1的比例混合,称取污泥-稻壳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下,于600℃进行分解8小时,得到污泥-稻壳炭;将污泥-稻壳炭浸渍于含有氯化铜、硫酸氢钠和1-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混合溶液中;相对于污泥-稻壳炭,氯化铜、硫酸氢钠和1-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的负载量分别为20%、1%和10%;将浸渍后的污泥-稻壳炭在真空条件下于60℃进行干燥;将上述粉末状的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苯甲醇气相催化氧化反应中。
2.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污泥与稻草以1.1:1的比例混合,称取污泥-稻草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下,于500℃进行而分解6小时,得到污泥-稻草炭;将污泥-稻草炭浸渍于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1-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的混合溶液中;相对于污泥-稻草炭,硫酸亚铁、硫酸锌和1-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的负载量分别为15%、10%和5%;将浸渍后的污泥-稻草炭在常压下于80℃进行干燥;将上述粉末状的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一氧化碳加氢反应中。
3.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污泥与玉米秸秆以1.05:1的比例混合,称取污泥-秸秆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下,于550℃进行而分解5.5小时,得到污泥-秸秆炭;将污泥-秸秆炭浸渍于含有硝酸铜、硝酸锌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混合溶液中;相对于污泥-秸秆炭,硝酸铜、硝酸锌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负载量分别为15%、10%和5%;将浸渍后的污泥-秸秆炭在常压下于80℃进行干燥;将上述粉末状的催化剂应用于固定床乙炔加氯化氢反应中。
4.一种基于污泥-生物质混合炭催化剂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污泥与芦苇以1.15:1的比例混合,称取污泥-芦苇混合物,在氮气氛围下,于650℃进行而分解5小时,得到污泥-芦苇炭;将污泥-芦苇炭浸渍于含有硝酸钯、亚硫酸钠和1-腈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混合溶液中;相对于污泥-芦苇炭,硝酸钯、亚硫酸钠和1-腈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负载量分别为10%、2%和8%;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嵇志冲,沈永峻,张婧雅,张莹,王金雨,张津齐,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