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妤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04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包括胸带体、肘托、肩带和腕部固定结构,所述肘托连接设置在所述胸带体的一侧,所述肩带可调节、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胸带体与所述肘托之间,所述肘托的前臂部通过所述腕部固定结构可拆卸地与所述胸带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肩带、所述腕部固定结构和所述肘托能够使患者的患侧上肢固定于标准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在固定胸部敷料的同时,能够固定患者的患侧上肢,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减轻患者痛苦,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可重复清洗消毒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
技术介绍
乳癌仿根治术是罹患乳腺癌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由于手术范围广泛,创伤较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临床观察发现:伤口压迫止血效果不佳,术后患侧上肢活动牵拉皮瓣,会影响皮瓣与创面粘贴度,增加渗血、渗液,造成皮下出血或血肿;患侧上肢过早活动使皮瓣与基底部分离,是引起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切口包扎过紧,影响皮瓣血供,造成皮瓣坏死等。因此,乳癌仿根治术的术后伤口包扎和患侧上肢固定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弹力网套固定胸部伤口敷料,再用三角巾悬吊制动患肢,但是,弹力网套固定胸部时容易出现过松或过紧,进而导致敷料不稳定,且舒适感较差,另外,弹力网套为化纤材质,患者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皮疹、勒痕等不良反应;而三角巾固定患侧上肢,患侧上肢易不自主外展,患侧上肢固定效果差,且三角巾长时间悬吊于患者颈部,易导致颈部皮肤受压,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压疮,另外,由于三角巾尺码固定,因而无法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也有部分患者采用胸带加压包扎法,但是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胸带体(1)、肘托(2)、肩带(3)和腕部固定结构,所述肘托(2)连接设置在所述胸带体(1)的一侧,所述肩带(3)可调节、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胸带体(1)与所述肘托(2)之间,所述肘托(2)的前臂部通过所述腕部固定结构可拆卸地与所述胸带体(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肩带(3)、所述腕部固定结构和所述肘托(2)能够使患者的患侧上肢固定于标准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胸带体(1)、肘托(2)、肩带(3)和腕部固定结构,所述肘托(2)连接设置在所述胸带体(1)的一侧,所述肩带(3)可调节、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胸带体(1)与所述肘托(2)之间,所述肘托(2)的前臂部通过所述腕部固定结构可拆卸地与所述胸带体(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肩带(3)、所述腕部固定结构和所述肘托(2)能够使患者的患侧上肢固定于标准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带体(1)包括上层胸带(11)、下层胸带(12)和可调节结构,所述上层胸带(11)的封闭侧与所述下层胸带(12)的封闭侧相连接,所述上层胸带(11)的开口侧与所述下层胸带(12)的开口侧通过所述可调节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结构包括连接片(14)和胸带调节扣(15),所述连接片(14)通过若干条弹力带(13)连接在所述上层胸带(11)或所述下层胸带(12)的开口侧上,所述胸带调节扣(15)的子扣设置在所述连接片(14)上,所述胸带调节扣(15)的母扣设置在所述下层胸带(12)或所述上层胸带(11)的开口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乳腺癌术后使用的一体式托臂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托(2)包括上层肘托(21)和下层肘托(22),所述上层肘托(21)与所述上层胸带(11)的封闭侧相连接,所述下层肘托(22)与所述下层胸带(12)的封闭侧相连接,所述上层肘托(21)的下部边缘和所述下层肘托(22)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妤雷金花毕虎王春燕王海美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