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59262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图像采集的2D单光路硬管镜;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出光口相连接且具有一反射斜面的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一图像传感器,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二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合成3D图像的3D合成模块;以及,与所述3D合成模块相连接用于进行3D图像显示的3D显示器。由于采用2D单光路硬管镜进行单路采集即可实现3D效果,而无需购买专用的3D双光路内窥镜,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与原有2D单光路内窥镜系统一样,可以进行焦距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医疗检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患者的病灶发生处进行图像采集成像,3D成像由于还原度高、更加便于对病灶处进行观测和判定而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双目镜、双目光学卡口、分别用于采集左右两侧图像的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3D合成模组以及3D显示器,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分别连接一个图像传感器电路板,图像采集完成后经由3D合成模组合成为3D图像。这种成像系统需要使用专用的3D双光路内窥镜作为双目镜,设备体积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具有减小设备体积、降低设备成本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图像采集的2D单光路硬管镜;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出光口相连接且具有一反射斜面的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一图像传感器,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二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合成3D图像的3D合成模块;以及,与所述3D合成模块相连接用于进行3D图像显示的3D显示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成像时,通过2D单光路硬管镜对患者的病灶处拍摄获取病灶图像,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时,受反射斜面的反射作用,一部分图像经反射后传递到第一图像传感器,而另一部分图像则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而传递到第二图像传感器,经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处理后发送到3D合成模块进行图像的3D合成处理,生成3D合成图像后发送到3D显示器进行显示,方便医生进行观察;由于采用2D单光路硬管镜进行单路采集即可实现3D效果,而无需购买专用的3D双光路内窥镜,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与原有2D单光路内窥镜系统一样,可以进行焦距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内窥镜与摄像机可以分离拆卸,消毒更加方便,而且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物理位置,快速的实现3D景深等效果的调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为立方体棱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射斜面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图像采集的2D单光路硬管镜;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出光口相连接且具有一反射斜面的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一图像传感器,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二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合成3D图像的3D合成模块;以及,与所述3D合成模块相连接用于进行3D图像显示的3D显示器。成像时,通过2D单光路硬管镜对患者的病灶处拍摄获取病灶图像,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时,受反射斜面的反射作用,一部分图像经反射后传递到第一图像传感器,而另一部分图像则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而传递到第二图像传感器,经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处理后发送到3D合成模块进行图像的3D合成处理,生成3D合成图像后发送到3D显示器进行显示,方便医生进行观察;由于采用2D单光路硬管镜进行单路采集即可实现3D效果,而无需购买专用的3D双光路内窥镜,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与原有2D单光路内窥镜系统一样,可以进行焦距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内窥镜与摄像机可以分离拆卸,消毒更加方便,而且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物理位置,快速的实现3D景深等效果的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2D单光路硬管镜;2、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1、反射斜面;22、第一图像传感器;23、第二图像传感器;3、3D合成模块;4、3D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进行图像采集的2D单光路硬管镜1;与2D单光路硬管镜1的出光口相连接且具有一反射斜面21的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的反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一图像传感器22,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的透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二图像传感器23;与第一图像传感器22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3相连接用于合成3D图像的3D合成模块3;以及,与3D合成模块3相连接用于进行3D图像显示的3D显示器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为立方体棱镜,且反射斜面21与2D单光路硬管镜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3D合成模块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3D合成技术即可实现,2D单光路硬管镜1采集的图像先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分光处理,一路光经反射后聚焦在第一图像传感器22,另一路光直接透射聚焦在第二图像传感器23,然后3D合成模块3分别对第一图像传感器22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3采集到图像进行合理的区域选取,得到第一采样图像和第二采样图像,通过内置3D合成算法将第一采样图像和第二采样图像进行拼接组合,合成处理后3D合成图像;其中,3D合成算法为左右合成算法、上下合成算法或者帧交错合成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而可获得左右3D格式、上下3D格式和帧交错3D格式三种格式的3D合成图像。成像时,通过2D单光路硬管镜1对患者的病灶处拍摄获取病灶图像,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时,受反射斜面21的反射作用,一部分图像经反射后传递到第一图像传感器22,而另一部分图像则透过半透半反分光棱镜2而传递到第二图像传感器23,经第一图像传感器22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3处理后发送到3D合成模块3进行图像的3D合成处理,生成3D合成图像后发送到3D显示器4进行显示,方便医生进行观察;由于采用2D单光路硬管镜1进行单路采集即可实现3D效果,而无需购买专用的3D双光路内窥镜,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与原有2D单光路内窥镜系统一样,可以进行焦距的调节,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内窥镜与摄像机可以分离拆卸,消毒更加方便,而且能够通过调节第一图像传感器22和第二图像传感器23的物理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进行图像采集的2D单光路硬管镜;/n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出光口相连接且具有一反射斜面的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一图像传感器,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二图像传感器;/n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相连接用于合成3D图像的3D合成模块;以及,/n与所述3D合成模块相连接用于进行3D图像显示的3D显示器;/n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为立方体棱镜,所述反射斜面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光路内窥镜实现双路图像采集的3D医疗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进行图像采集的2D单光路硬管镜;
与所述2D单光路硬管镜的出光口相连接且具有一反射斜面的半透半反分光棱镜,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连接有第一图像传感器,所述半透半反分光棱镜的透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立剑廖艳春杨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安视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