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591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2‑15份、蜈蚣10‑12份、大黄15‑20份、黄柏20‑25份、乳香15‑18份、没药12‑15份、冰片5‑8份,凡士林3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用膏剂,根据中医药理论,将原料中药按一定比例进行组方,符合中药的配伍原则,可以增强各成分的原有药效,使各成分相辅相成,具有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且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局部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侵犯肢体关节为主,在急性发作时大多表现为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严重者屈伸不利,影响关节的功能,属于慢性顽疾。RA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炎细胞浸润,滑膜血管新生及血管翳形成,侵蚀软骨和骨组织,导致骨质破坏。目前临床上防治RA采用的西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虽然对控制症状疗效较好,但无法抑制病情进展及关节结构的破坏,同时掩盖了病情进展的临床表现;即使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近年来,生物治疗及干细胞移植为RA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但由于价格昂贵、不能口服、不能选择性到达靶组织等局限,这些方法仅适合少数特定患者。同时,西药长期治疗会产生消化道溃疡、骨髓抑制、皮疹、肝肾损害、白细胞减低等多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源性疾病,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或治疗失败。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时,常需增加药物剂量来缓解临床症状,因此,根据湿热型RA的特点研制一种具有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低毒高效的药物和剂型来缓解病情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外用膏剂,具有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不仅用药方便,而且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2-15份、蜈蚣10-12份、大黄15-20份、黄柏20-25份、乳香15-18份、没药12-15份、冰片5-8份,凡士林30-50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5份、蜈蚣12份、大黄18份、黄柏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冰片5份儿、凡士林35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2份、蜈蚣12份、大黄15份、黄柏20份、黄连10份、苍术1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冰片5份、加高度酒10份。进一步地,如上所述任一项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包括外用膏剂和散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药全蝎、蜈蚣、大黄、黄柏加2000-3000mL水180℃煎煮1个小时,弃渣,提取上清液体200-250mL,备用;步骤2、将步骤1中的上清液加热到110-120℃,并保持温度不变,加乳香、没药煎煮10分钟,煎煮过程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1;步骤3、将凡士林溶化并加热至70-80℃,保持温度不变5分钟,形成溶液2;步骤4、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形成溶液3,加热至180-200℃,直至出现白色烟雾;步骤5、将溶液3冷却至150-160℃,加入冰片,混匀,冷却,即得膏剂,分装容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全部药物(除冰片),粉碎,过100目筛,冰片单独粉碎,过60目筛,将过滤后的药粉全部混匀,用高度酒和药,外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用于制备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本专利技术选取的原料中药材的药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全蝎:全蝎始载于《开宝本草》,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性味辛平,有毒,归于肝经,具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全蝎具有抑菌、镇痛等作用。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归肝经。具有攻毒、散结、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蜈蚣水浸液对皮肤真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血分之热。黄柏:性味:苦、寒,归肾经、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等作用。《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乳香:味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作用。《本草求真》:“因血气逆,则血凝而不通,毒因气滞,则血聚而不散,以至痛处异常,乳香香窜入心,既能使血宣而筋骨自伸,复能入肾温补,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气活血之品耳。”没药:辛苦,温,微毒,归肝、心、脾、肾经,《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关节疼痛皆因血滞、气壅,血滞则气壅凝,气壅凝则经络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本品苦能泄,辛能散,温能通,故可治疗关节疼痛。《本草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经每每相兼而用。”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脾肺经。有散郁热火毒、辛香走窜、通经透内、搜风开窍、杀虫止痛止痒、去溃疡腐臭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冰片能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并具有抗炎、抗病毒、镇痛的功效。另外,冰片具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增加了皮肤、粘膜对药物的吸收量。本专利技术组方配伍释义: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经络痹阻有关,不通则痛,湿毒、瘀血为其病理因素,也是病理产物。关节局部病理产物聚集,郁而化热,出现局部红肿症状,因气血凝滞,瘀阻不通,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因此在治疗上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清热消肿是基本治疗方法。方中全蝎、蜈蚣为君药,解毒消肿、通络止痛;大黄、黄柏为臣药,共具解毒利湿,通络消肿之功,且可活血化瘀。从现代医学角度认为,其具有抗炎、止痛,促进皮肤代谢的作用,抑制和麻痹感觉神经末梢,对皮肤、肌肉疼痛具有镇痛作用。冰片为佐药,散郁热火毒、辛香走窜、通经透内、搜风开窍。此方用于局部关节起效快,迅速改善局部红肿疼痛症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用膏剂,根据中医药理论,将原料中药按一定比例进行组方,符合中药的配伍原则,可以增强各成分的原有药效,使各成分相辅相成,具有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且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2)本专利技术用于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局部治疗,主要以外用的方式涂抹局部关节、皮肤,起到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减少口服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3)本专利技术为外用涂抹,可避免西药的肝肾损伤和骨髓抑制等问题。(4)本专利技术根据关节、皮肤局部红肿的病机是因湿热、瘀血所致,不通而致局部红肿、疼痛,采用大黄、黄柏清热利湿,乳香、没药活血定痛,蜈蚣、全蝎为虫类药,具有攻毒散结,搜风剔络,通经逐邪之功效,薄荷、冰片可促进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2-15份、蜈蚣10-12份、大黄15-20份、黄柏20-25份、乳香15-18份、没药12-15份、冰片5-8份,凡士林30-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2-15份、蜈蚣10-12份、大黄15-20份、黄柏20-25份、乳香15-18份、没药12-15份、冰片5-8份,凡士林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5份、蜈蚣12份、大黄18份、黄柏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冰片5份儿、凡士林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全蝎12份、蜈蚣12份、大黄15份、黄柏20份、黄连10份、苍术1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冰片5份、高度酒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项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包括外用膏剂和散剂。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项用于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兆荣莫成荣董巡徐丹贺阳刘海云李颖贾晶晶王春波王琳王晶王丹蒋学斯曹明卓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