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76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涉及扫地机技术领域,包括主机和基站;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尘盒;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拖地机构;所述基站内设置有清洗系统和吸尘系统;所述清洗系统用于清洗所述拖地机构,所述吸尘系统用于回收所述尘盒内的垃圾。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具有较出色的越障能力,双筒滚扎布的滚拖使拖地效果更佳;具有较强的吸尘力;有多种选择的工作模式;基站自动清洗主机滚拖;基站尘袋更换快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扫地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走进了人们家庭的生活。目前的智能扫地机已经能够自己绘制识别扫地路径,也具有清扫和拖地的功能。目前大多数扫地机用户反馈扫地机越障能力比较差,清扫不干净,稍微大点的垃圾吸不来;对稍微高的障碍或对较大的垃圾需要用户动手处理;扫地机扫地时间长后,拖把因为长时间工作而沾满灰尘,需要手工更换或清洗拖把;尘盒里的垃圾也需要卸下扫地机尘盒,把垃圾倒出来,费时间且垃圾容易粘在手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以实现对拖把的自动清理以及自动排出尘盒中的垃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主机和基站;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尘盒;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拖地机构;所述基站内设置有清洗系统和吸尘系统;所述清洗系统用于清洗所述拖地机构,所述吸尘系统用于回收所述尘盒内的垃圾。可选的,所述主机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驱动轮,所述主机底部后方设置有一小滚轮。可选的,所述尘盒底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主机尘盒盖;且所述主机尘盒盖与所述吸尘系统的基站吸尘口相对应。可选的,所述清洗系统包括基站清水箱、清洗板、基站污水箱和基站蓄水池;所述基站蓄水池位于所述基站内底部,所述清洗板设置于所述基站蓄水池内,所述清洗板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与所述基站清水箱相连通,所述基站蓄水池与所述基站污水箱相连通。可选的,所述清洗板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拖地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可选的,所述吸尘系统包括基站尘袋、基站抽风机和基站吸尘管道;所述基站抽风机设置于所述基站尘袋外侧,且所述基站抽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基站尘袋的一侧气路连通;所述基站吸尘管道一端连通所述基站尘袋,所述基站吸尘管道另一端设置有基站吸尘口,所述基站吸尘口与所述尘盒的出尘口相对应。可选的,所述基站尘袋包括尘袋本体和基站尘袋手柄,所述尘袋本体为盒状结构,所述基站尘袋手柄设置于所述尘袋本体一侧,所述基站尘袋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基站吸尘管道相连通的入口。可选的,所述基站尘袋手柄包括基站尘袋手柄滑块和基站尘袋手柄滑套;所述基站尘袋手柄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基站尘袋手柄滑套上。可选的,所述入口周围设置有基站尘袋软胶。可选的,所述基站内设置有基站腔体,所述基站抽风机设置于所述基站腔体底部;所述基站腔体一侧设置有基站吸尘管道出尘口,所述基站吸尘管道出尘口位于所述基站吸尘管道与所述基站尘袋手柄之间。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较出色的越障能力:大直径的驱动轮,设置在正后方斜面上的小轮子,共同构成了所述扫地机出色的越障能力。所述扫地机主机可跨越在一般家庭中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交接处不平整的地面。2.拖地效果更佳:双筒滚扎布的滚拖,具有对滚功能,有水箱的喷水加湿,相当于单个滚拖的两倍拖地效率,拖地效果更佳。3.较强的吸尘力:喇叭型设计的流线型抽风管道,在同等抽风机的作用下,获得更佳的吸尘力。4.有多种选择的工作模式:在马达驱动下,可绕转轴整体旋转的滚扫,可绕转轴链整体旋转的滚拖,可随时升降。用户通过遥控器或APP操作来选择扫地机的工作方式:A扫地机主机滚扫吸尘同时拖地;B扫地机主机只滚扫吸尘而不拖地;C扫地机主机滚扫吸尘不工作只拖地。5.基站自动清洗主机滚拖:扫地机主机拖地一段时间后,主机根据设定好的指令,自动回基站工作室。基站感应器感应到主机,清洗板自动喷水到主机滚拖布,同时主机滚拖旋转,滚拖布擦刮清洗板,污秽随水冲到工作室蓄水池中,在水泵作用下,污水被吸到基站污水箱中。6.自动吸取主机尘盒中的垃圾:主机扫地一段时间后,主机根据设定好的指令,自动回基站工作室。基站感应器感应到主机,基站抽风机工作,把基站腔体的空气抽成真空,吸尘管道的空气通过尘袋也被抽成真空,主机上尘盒的两个尘盖在吸力的作用下被打开,主机尘盒里面的垃圾被吸到基站尘袋中。吸尘结束后,基站抽风机停止工作,主机尘盒的两个尘盖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用户更换基站尘袋。7.基站尘袋更换快速方便:用户把尘袋手柄插入基站卡槽中,尘袋被自动夹紧;取尘袋时轻拉尘袋手柄上的滑块便可取出尘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底部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结构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仰视结构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侧向结构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固定座结构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固定座仰视结构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固定座侧向结构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筒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支架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筒与滚扫支架装配结构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筒与滚扫支架装配仰视结构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扫筒与滚扫支架装配B-B剖视结构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结构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仰视结构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C-C剖视结构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固定座结构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筒结构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支架结构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筒与滚拖支架装配结构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滚拖筒与滚拖支架装配仰视结构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抽风管道结构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抽风管道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防撞条结构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扫拖一体家用智能扫地机主机左驱动轮结构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基站;/n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尘盒;/n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拖地机构;/n所述基站内设置有清洗系统和吸尘系统;所述清洗系统用于清洗所述拖地机构,所述吸尘系统用于回收所述尘盒内的垃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基站;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尘盒;
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拖地机构;
所述基站内设置有清洗系统和吸尘系统;所述清洗系统用于清洗所述拖地机构,所述吸尘系统用于回收所述尘盒内的垃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驱动轮,所述主机底部后方设置有一小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底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主机尘盒盖;且所述主机尘盒盖与所述吸尘系统的基站吸尘口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系统包括基站清水箱、清洗板、基站污水箱和基站蓄水池;所述基站蓄水池位于所述基站内底部,所述清洗板设置于所述基站蓄水池内,所述清洗板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与所述基站清水箱相连通,所述基站蓄水池与所述基站污水箱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拖一体的家用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板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拖地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拖一体的家用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睿晶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