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罩调节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胸罩调节扣,包括底座、底盘、绕绳盘、卡簧和旋转盖,在底盘内壁上设有单向齿,底盘与底座之间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缺口槽,底盘卡嵌在底座上使多个缺口槽形成了两个绳带进孔和两个绳带出孔,绕绳盘设置在底盘内部,绕绳盘上端面设有凸起的旋转杆,旋转杆中央设有沿绕绳盘轴向设置的轴孔,旋转盖下端面设有与轴孔配合的轴杆,旋转盖下端面还设有两个凸起的弧形支撑部,两个弧形支撑部撑开卡簧使卡簧齿部与单向齿啮合,两个弧形支撑部之间形成两个咬合口,两个咬合口咬合旋转杆带动绕绳盘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在胸罩上,可以方便调节胸罩的松紧度,起到适应胸部哺乳前后大小的变化来调节,适用范围大,方便现代女性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罩调节扣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扣,具体涉及一种胸罩调节扣。
技术介绍
文胸是现代女性广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可对少女生长发育期的乳房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可以修饰女性体形上的一些欠缺,使女性更自信地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现有文胸都有胸罩及与胸罩前后面连接的左右两个肩带,有的肩带是直接与胸罩相连,有的肩带是通过调节扣与胸罩相接。具有调节扣的文胸肩带可以方便地安装、卸下,以满足穿着者的不同需求。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用于调节胸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目前胸罩调节扣的调节空间相当有限,因此,存在适用范围小的缺点、使用不方便。2、女性在哺乳期间,每天在不同时间段,对婴儿喂奶后,乳房变小,当乳房中的奶水量增加后,乳房随着着变大,导致胸罩调节扣无法调节合适的松紧,导致女性穿着不舒适,又不能对胸部起到塑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罩调节扣,其与传统的调节扣相比,增大了对胸罩松紧度调节的空间,这样一来,能够使得安装有该调节扣的胸罩能够更适应每个女性的需求,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胸罩调节扣,包括底座、底盘、绕绳盘、卡簧和旋转盖,卡簧为一开口,两侧设有一齿部,在底盘内壁上设有单向齿,底盘与底座之间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缺口槽,底盘卡嵌在底座上使多个缺口槽形成了两个绳带进孔和两个绳带出孔,所述绕绳盘设置在底盘内部,所述绕绳盘上端面设有定位孔和凸起的旋转杆,卡簧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旋转杆中央设有沿绕绳盘轴向设置的轴孔,所述旋转盖下端面设有轴杆和两个推块,轴杆与轴孔配合,所述旋转盖下端面还设有两个凸起的弧形支撑部,两个弧形支撑部撑开卡簧使卡簧齿部与单向齿啮合,两个弧形支撑部之间形成两个咬合口,推块拔动卡簧一端,使卡簧另一端与单向齿形成单向旋转,通过两个咬合口咬合旋转杆带动绕绳盘转动,所述旋转盖通过卡扣方式与底盘转动扣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绕绳盘包括转盘与圆柱部,所述旋转杆设置在转盘表面,所述圆柱部侧面设有沿径向穿透圆柱部的两个绳子孔道,每个绳子孔道的一端为进绳孔,另一端为出绳孔,所述圆柱部顶部与转盘一体成型,圆柱部底部设有设有两个绳子线槽,每个绳子线槽与绳子孔道单独相通。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底盘沿周向设有凸起的外缘部,所述旋转盖下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卡入于外缘部上的定位扣。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旋转盖外侧面沿周向设有复数个防滑条纹。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卡簧包括卡圈部,卡圈部为开口状,在卡圈部的两端设有齿部,所述齿部上设有与单向齿啮合有齿牙口,所述齿部外侧设有与推块形成间隙的凹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使用在胸罩上,可以方便调节胸罩的松紧度,起到适应胸部哺乳期乳房大小的变化来调节,适用范围大,方便现代女性的使用需求。2、本专利技术在女性哺乳期使用时,不仅能够对胸部起到塑性的作用,又可以让女性更有自信,做女人更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底盘、绕绳盘和卡簧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绕绳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绕绳盘的外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本专利技术旋转盖与卡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其中:1—底座2—底盘,20—单向齿3—绕绳盘,30—旋转杆,31—轴孔,32—转盘,33—圆柱部,,34—绳子线槽,35—进绳孔,36—出绳孔,37—定位孔4—卡簧,40—卡圈部,41—齿部,42—齿牙口,43—凹槽,44—定位柱5—旋转盖,50—轴杆,51—弧形支撑部,52—咬合口,53—防滑条纹,54—定位扣,55—推块6—缺口槽7—绳带进孔8—绳带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的胸罩调节扣,如图1至图14所示,包括底座1、底盘2、绕绳盘3、卡簧4和旋转盖5,在底盘2内壁上设有单向齿20,卡簧4包括卡圈部40,卡圈部40为开口状,在卡圈部40的两端设有齿部41,每个齿部41上设有与单向齿啮合有齿牙口42,每个齿部41外侧还设有弧形凹槽43,底盘2与底座1之间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缺口槽6,底盘2卡嵌在底座1上使多个缺口槽6形成了两个绳带进孔7和两个绳带出孔8,所述绕绳盘3设置在底盘2内部,所述绕绳盘3上端面设有定位孔37和凸起的旋转杆30,卡簧4上设有与定位孔37配合的定位柱44,这样卡簧4才能带动绕绳盘3转动,旋转杆30中央设有沿绕绳盘轴向设置的轴孔31,所述旋转盖5下端面设有推块55、与轴孔31配合的轴杆50,推块55数量为两个,每个推块55与凹槽43之间形成一间隙,由于间隙的形成,旋转盖旋转时,不容易卡死,而且旋转更轻松,操作更灵敏。所述旋转盖5下端面设有两个凸起的弧形支撑部51,两个弧形支撑部51撑开卡簧4使卡簧齿牙口42与单向齿20啮合,两个弧形支撑部51之间形成两个咬合口52,推块55拔动卡簧4一端,使卡簧4另一端与单向齿20形成单向旋转,通过两个咬合口52咬合旋转杆30带动绕绳盘3转动,所述底盘2沿周向设有凸起的外缘部21,所述旋转盖5下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卡入于外缘部21上的定位扣54,所述旋转盖5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胸罩调节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盘、绕绳盘、卡簧和旋转盖,卡簧为一开口,两侧设有一齿部,在底盘内壁上设有单向齿,底盘与底座之间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缺口槽,底盘卡嵌在底座上使多个缺口槽形成了两个绳带进孔和两个绳带出孔,所述绕绳盘设置在底盘内部,所述绕绳盘上端面设有定位孔和凸起的旋转杆,卡簧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旋转杆中央设有沿绕绳盘轴向设置的轴孔,所述旋转盖下端面设有轴杆和两个推块,轴杆与轴孔配合,所述旋转盖下端面还设有两个凸起的弧形支撑部,两个弧形支撑部撑开卡簧使卡簧齿部与单向齿啮合,两个弧形支撑部之间形成两个咬合口,推块拔动卡簧一端,使卡簧另一端与单向齿形成单向旋转,通过两个咬合口咬合旋转杆带动绕绳盘转动,所述旋转盖通过卡扣方式与底盘转动扣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胸罩调节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盘、绕绳盘、卡簧和旋转盖,卡簧为一开口,两侧设有一齿部,在底盘内壁上设有单向齿,底盘与底座之间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缺口槽,底盘卡嵌在底座上使多个缺口槽形成了两个绳带进孔和两个绳带出孔,所述绕绳盘设置在底盘内部,所述绕绳盘上端面设有定位孔和凸起的旋转杆,卡簧上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旋转杆中央设有沿绕绳盘轴向设置的轴孔,所述旋转盖下端面设有轴杆和两个推块,轴杆与轴孔配合,所述旋转盖下端面还设有两个凸起的弧形支撑部,两个弧形支撑部撑开卡簧使卡簧齿部与单向齿啮合,两个弧形支撑部之间形成两个咬合口,推块拔动卡簧一端,使卡簧另一端与单向齿形成单向旋转,通过两个咬合口咬合旋转杆带动绕绳盘转动,所述旋转盖通过卡扣方式与底盘转动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调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盘包括转盘与圆柱部,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长永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鑫图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