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68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雾化座和雾化组件,雾化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液孔,所述雾化座内开设有连通所述下液孔的容置腔,所述雾化座的一侧周面上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用于将雾化组件收容至所述容置腔内。如此可以减少雾化组件在安装过程中因干涉所产生的磕碰和阻碍,使得该安装方式更为简单,提高雾化器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电源对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存储在雾化器内的雾化基质吸收热能以雾化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对于传统的雾化器,其零件的数量较多,并且通过较多的密封件对各个零件之间的安装进行密封,如此会导致雾化器自身的装配过程费时费劲,最终影响雾化器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雾化器的装配效率。一种雾化器,其包括雾化座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液孔,所述雾化座内开设有连通所述下液孔的容置腔,所述雾化座的一侧周面上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用于将雾化组件收容至所述容置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一体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周面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雾化器的储液腔的换气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包括多个沿所述雾化座的轴向间隔排列且相互连通的换气子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的槽宽为0.35mm至0.5mm,所述换气槽的槽深为0.3mm至0.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液孔的孔壁面上凹陷形成有至少一条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用于引流雾化基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与所述敞开口上相对的侧周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与所述雾化组件相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雾化座上,所述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雾化座的底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套设部和覆盖部,所述套设部与所述覆盖部的周边连接并套设在所述侧周面上,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顶面,所述覆盖部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套设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贯穿孔的导气缺口。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由于雾化组件从侧周面上的敞开口装入容置腔内,即雾化组件沿前后方向安装,如此可以减少雾化组件在安装过程中因干涉所产生的磕碰和阻碍,使得该安装方式更为简单,提高雾化器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第一方向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第二方向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雾化器去除外壳后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雾化器中雾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雾化座于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雾化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雾化座于再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0所述雾化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装配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得雾化器10内的雾化基质雾化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该雾化基质可以为油液等液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器10包括外壳20、雾化组件30、电连接件40、密封件50、雾化座60和密封圈70,外壳20用于收容雾化组件30、电连接件40、密封件50、雾化座60和密封圈7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0内开设有相互独立的吸气通道21和储液腔22,储液腔22用于存储液体的雾化基质。吸气通道21的端部形成吸嘴口21a,当用户在该吸嘴口21a抽吸时,雾化基质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可以经该吸气通道21内部抵达至该吸嘴口21a以被用户吸收。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0包括密封套31和雾化芯32,密封套31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成。雾化芯32包括基体32a和发热体,密封套31用于套设在基体32a上,密封套31可以起到承载基体32a和保证气密性的作用。基体32a可以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使得雾化芯32内部形成大量微孔而具有一定的孔隙率,通过微孔的毛细作用,雾化芯32能够对雾化基质起到吸收和缓存作用。发热体可以采用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发热体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基体32a具有雾化面32b,发热体设置在该雾化面32b上,浸润在发热体上的雾化基质和雾化面32b上的雾化基质可以吸收热能以雾化形成气溶胶。参阅图1、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40可以采用电阻率较低的金属和合金材料制成,电连接件40可以一体成型,如此可以提高电连接件40的加工效率以及后续装配效率。电连接件40包括穿设部41和遮盖部42,穿设部41可以大致呈圆柱形的杆状结构,遮盖部42可以大致呈扁平的盘状结构,如此可以使得穿设部4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遮盖部42的横截面尺寸,即穿设部41的直径小于遮盖部42的直径。穿设部41的一端与遮盖部42的边缘连接,穿设部4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电连接件40穿设在该雾化座60内后,电连接件40的自由端与发热体抵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使得电连接件40可以为发热体供电。电连接件4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作为正极使用,另外一个作为负极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0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密封件50用于对储液腔2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储液腔22中的雾化基质存在泄漏。密封件50包括套设部51和覆盖部52。覆盖部52大致呈平板状结构,套设部51大致呈筒状结构,套设部51与覆盖部52的周边连接而环绕覆盖部52设置,显然,套设部51和覆盖部52共同围成一个敞口腔。套设部51上开设有导气缺口51a,该导气缺口51a连通该敞口腔;覆盖部52上开设有贯穿孔52a,该贯穿孔52a同样与敞口腔连通,贯穿孔52a可以位于覆盖部52的中心位置,显然,导气缺口51a和贯穿孔52a通过该敞口腔相互连通。参阅图5、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60为一体成型结构,雾化座60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雾化座60具有顶面100、底面200和侧周面300,顶面100和底面200两者沿雾化座60的轴向间隔设置,两者均可以大致沿垂直于雾化座60的轴向延伸。侧周面300则环绕雾化座60的中心轴线设置,顶面100设置在侧周面300的其中一端,使得侧周面300与顶面100的周边连接;底面200设置在侧周面300的另外一端,同样使得侧周面300与底面200的周边连接。密封件50的套设部51套设在雾化座60的侧周面30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包括雾化座和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液孔,所述雾化座内开设有连通所述下液孔的容置腔,所述雾化座的一侧周面上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收容至所述容置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包括雾化座和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的顶面上开设有下液孔,所述雾化座内开设有连通所述下液孔的容置腔,所述雾化座的一侧周面上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用于将所述雾化组件收容至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周面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雾化器的储液腔的换气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包括多个沿所述雾化座的轴向间隔排列且相互连通的换气子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的槽宽为0.35mm至0.5mm,所述换气槽的槽深为0.3mm至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东谢德科陆丰文朱小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