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6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包括两个对开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模架、顶杆,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端分别铰链接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内分别设有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合模后,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吻合在一起形成与软糖皮料外形一致的模腔,顶杆亦上下滑动设置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用于顶开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利用软糖皮料的凝胶收缩原理形成表面凹陷,再向表面凹陷中浇注软糖芯料,然后将合模冷却形成夹心软糖,软糖皮料的外表面不留浇注口,夹心软糖外观美观,而且不需要人工切除多余的糖料,节省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夹心软糖的生产制造,特别是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夹心软糖由于逼真的外观和美味的口感而受到广大喜甜爱好者的青睐,其由软糖芯料和包裹在其外部的软糖皮料组成,该种夹心软糖克服了各传统硬糖以及软糖外壳夹心糖果不易嚼食的问题。现有的夹心软糖在生产时,需要在软糖芯料的外部浇注软糖皮料,这会在软糖皮料上留下浇注口,影响夹心软糖的外观。如CN206821888U公开一种新型软糖成型设备,包括模具架、浇注模块,所述模具架内安装放置有复数个模具盒(夹心软糖浇注成型模腔),所述模具盒一端设置有螺栓,所述模具盒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模具盒上设置有复数个浇注口。用此模具盒浇注生产夹心软糖,需要先行固态的软糖芯料,再将软糖芯料放入模具盒内,再通过模具盒的浇注口浇注软糖皮料,以便将软糖芯料包裹在软糖皮料中。此制作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软糖芯料并一定位于软糖皮料的中心,大多数是偏离软糖皮料的中心,更有甚者会露出软糖皮料。(2)、软糖皮料在脱模后,需人工用刀片将软糖皮料的外表面上浇注口多余的软糖皮料切除,这样就会在软糖皮料的外表面留下切痕,影响夹心软糖的美观,而且手工切除,既耗时,又高成本。鉴于此,本发人潜心研究出一种新的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及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使用该模具浇注的软糖皮料不会留下浇注口的痕迹,省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包括两个对开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模架、顶杆,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端分别铰链接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吻合在一起形成与软糖皮料外形一致的模腔,顶杆亦上下滑动设置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铰轴之间,并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第一分瓣模的合模面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的下部,用于顶开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进一步,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内还设有磁性元件,在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之后,磁性元件将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吸在一起,防止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自然分开。进一步,铰链接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两端面的底边并偏离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分模面的位置。进一步,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呈长条形,模架的底座亦设置在模架的条形梁的两端。进一步,铰链接的转动轴横穿过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两端并固定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本技术先在两个对开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内浇注满软糖皮料,然后对软糖皮料进行急速冷,利用软糖皮料的凝胶收缩原理,在软糖皮料的表面形成凹陷,再向表面凹陷中浇注软糖芯料,并对软糖皮料和软糖芯料进一步冷却,以防止在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时软糖皮料和软糖芯料发生溢流,在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对整个成型模具进行冷却以便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中的软糖皮料和软糖芯料能够相互贴合或融合在一起,形成设计所需的夹心软糖。本技术先浇注软糖皮料,再向软糖皮料的表面凹陷浇注软糖芯料,并利用软糖皮料的凝胶收缩原理形成表面凹陷,克服现有技术中先浇注软糖芯料,再软糖皮料,会在软糖皮料的外表面形成浇注口的缺陷,影响夹心软糖的外观,而且本技术不需要人工切除软糖皮料的外表面上浇注口多余的糖料,节省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装配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顶杆顶开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展开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过程初始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过程终了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主视图;图8是图7中B-B剖视图;图9是图7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过以下具体实例介绍:如图1-9所示,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1,包括两个对开的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模架4、顶杆5,第一分瓣模2的两端21、22通过第一铰链接61连接在模架4的两端的底座41、42上,第二分瓣模3的两端31、32亦通过第二铰链接62连接在模架4的两端的底座41、42上,第一分瓣模2的合模面23内设有第一半模腔24,第二分瓣模3的合模面33内设有第二半模腔34,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合模后,第一半模腔24和第二半模腔34吻合在一起形成与软糖皮料外形一致的模腔10(如图8所示),顶杆5亦上下滑动设置在模架4的两端的底座41、42上,位于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的第一铰链接61、第二铰链接62之间,并位于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合模后,第一分瓣模2的合模面23和第二分瓣模3的合模面33的下部(如图8所示),顶杆5在开模气缸71的带动下向上移动上顶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在模架4转动向外展开(如图2、3所示)。如图1、2、9所示,第一铰链接61位于第一分瓣模2的两端21、22的底边25、26并偏离第一分瓣模2的分模面23的位置,第二铰链接62亦位于第二分瓣模3的两端31、32的底边35、36并偏离第二分瓣模3的分模面33的位置,此尤如我们住房的对开大门设计,本案的顶杆5尤如门把手设置在大门的中间,铰轴设计在大门的两侧边,除了方便人们进出之外,还从中间拉或推门也较为省力。如图1、2所示,第一铰链接61的转动轴横穿过第一分瓣模2的两端21、22,并固定在模架4的两端的底座41、42上,第二铰链接62的转动轴横穿过第二分瓣模3的两端21、32,并固定在模架4的两端的底座41、42上。如图2、4、8所示,第一半模腔24在第一分瓣模2的合模面23内的数量,以及第二半模腔34在第二分瓣模3的合模面33内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设定,如模架4的底座41、42设置在模架4的条形梁的两端,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呈长条形,这样可以在第一分瓣模2的合模面23以及第二分瓣模3的合模面33内设计多个,从而在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合模后,第一半模腔24和第二半模腔34吻合在一起形成多个的模腔10(如图8所示),以便一模可以浇注更多数量的夹心软糖,提高生产效率。如图2、9所示,第一分瓣模2的合模面23和第二分瓣模3的合模面33内设有磁性元件8,磁性元件8可以是强磁铁,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合模后,磁性元件8将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吸在一起,防止第一分瓣模2和第二分瓣模3自然分开。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开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模架、顶杆,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端分别铰链接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吻合在一起形成与软糖皮料外形一致的模腔,顶杆亦上下滑动设置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铰轴之间,并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第一分瓣模的合模面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的下部,用于顶开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开的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模架、顶杆,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端分别铰链接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内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第一半模腔和第二半模腔吻合在一起形成与软糖皮料外形一致的模腔,顶杆亦上下滑动设置在模架两端的底座上,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两铰轴之间,并位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合模后,第一分瓣模的合模面和第二分瓣模的合模面的下部,用于顶开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心软糖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分瓣模和第二分瓣模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金樵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