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559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鱼苗于24±1℃标粗培育15‑20天,转入34±1℃的水体中持续高温诱导3‑4个月后,转入池塘中常规饲养,即获得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使用外源激素,利用控温培育的方法成功实现了雌核发育团头鲂性逆转,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温处理过程中雌核发育团头鲂的存活率为70‑80%,性逆转率为10‑20%,为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的扩繁、培育团头鲂养殖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工雌核发育是鱼类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在鱼类种质提纯复壮、良种选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团头鲂是我国重要大宗淡水养殖鱼,但目前团头鲂种质退化,严重制约了其养殖的推广与发展。通过雌核发育技术制备的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为全雌群体,通过近交可获得品质优良的养殖新品系,在生产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但人工雌核发育包含精子遗传灭活和染色体加倍双重操作,制备的人工雌核发育成活率低,单纯依靠人工雌核发育途径培育的全雌鱼亲本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因此,运用性逆转制备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通过与雌核发育团头鲂自交,可规模化生产遗传稳定的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亲本。在鱼类人工性逆转中,性激素诱导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通过饲喂、浸泡和注射性激素等方式实现人工性逆转。然而,激素处理面临着水环境污染和水产品安全隐患等问题,进一步寻求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鱼类性逆转技术是有必要的。性别分化在高等脊椎动物中一般比较稳定,但低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与分化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包括鱼类在内的很多低等脊椎动物在性腺分化时(甚至于成体性腺中)保留着双向分化的潜能,除外源激素外,性腺发育及分化还受到光周期、温度、pH、甚至群体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了解温度对雌核发育团头鲂性别分化的影响、建立可以促进雌核发育团头鲂雄性化发育的温控体系和培育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鱼苗于24±1℃标粗培育15-20天,转入34±1℃的水体中持续高温诱导3-4个月后,转入池塘中常规饲养,即获得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本专利技术利用鱼类性腺具有双向分化的发育潜能,结合雌核发育团头鲂的生长及性腺发育特点,采用高温环境诱导和培育体系,建立雌核发育团头鲂非外源激素处理的性逆转方法。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由以下方法获得:以普通团头鲂作为母本、鲫为父本,经人工催产、精子紫外遗传灭活、人工授精,将获得的“受精卵”于22-25℃静水培养3min,再转入0-4℃的冰水中休克处理22-26min,然后置于22-25℃的水中静水孵化,即得到所述的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更优选的,所述母本为2-3龄普通团头鲂,所述父本为1-2龄鲫。优选的,在所述标粗培育的过程中,将孵化的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鱼苗置于曝气水中培养,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100L;通过50-60W的低功率加热器保持在24±1℃恒定水温。更优选的,在所述标粗培育的过程中,每日投喂鲜活丰年虾2次,早晚各换水1次,每次置换水体积总量的40%-50%。优选的,在所述持续高温诱导的过程中,将标粗培育后的15-20日龄雌核发育团头鲂置于曝气水中培养,用1000-1200W的高功率加热器使水体温度达到并保持在34±1℃,恒定水温下连续培育3-4个月。更优选的,在所述持续高温诱导的过程中,放养密度控制为20-40尾/100L,水体溶氧量为3-5mg/L;1月龄前,每日上午投喂鲜活丰年虾,下午投喂粉碎的配合饲料;2-4月龄,投喂直径1.0-2.0mm的膨化配合饲料;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置换水体总量的40%-50%。优选的,所述鲂转入池塘中常规饲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高温培育3-4月后的雌核发育团头鲂转移至室外池塘养殖,饵料为直径2.0-4.0mm的膨化配合饲料。人工雌核发育后代数量有限,单纯依靠人工雌核发育途径培育的全雌鱼亲本难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制备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并通过与雌核发育团头鲂自交,可规模化生产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亲本。性激素处理是目前鱼类人工性逆转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通过饲喂、浸泡和注射性激素等方式实现人工性逆转。然而,激素处理面临着水环境污染和水产品安全隐患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使用外源激素,利用控温培育的方法成功实现了雌核发育团头鲂性逆转,在本专利技术的高温处理过程中雌核发育团头鲂的存活率为70-80%,性逆转率为10-20%,为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的扩繁、培育团头鲂养殖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高温培育的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外形图;图2是5月龄普通雌核发育团头鲂(左)和持续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右)的性腺组织学图;图3是红鲫(1-2)、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3-9)、团头鲂(10-11)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精子遗传灭活:取人工催产后得到的雄性鲫(1-2龄),挤出精液用Hank’s液按体积比1:200稀释,平铺于培养皿低,用15W紫外灯照射2~5min,完成鲫精子遗传灭活;(2)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对2-3龄普通团头鲂作为母本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使用遗传灭活的精子对团头鲂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将获得的“受精卵”置于培养皿中22℃-25℃静水培养3min,然后将受精卵转入0℃-4℃的水中冷休克处理22-26min,再置于22℃-25℃的水中静水孵化,获得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3)标粗培育:将孵化后的雌核发育团头鲂置于曝气水中培养,放养密度500-1000尾/100L;50W加热器保持24±1℃恒定水温;每日投喂鲜活丰年虾2次,早晚各换水1次(置换水体积总量的40%-50%);(4)高温转换:将标粗培育后的15-20日龄雌核发育团头鲂转入90cm×70cm×40cm的玻璃鱼缸中,密度为20-40尾/100L,鱼缸中放入1200W智能加热器使水体温度在3-5h内升至34±1℃,并保持恒温;(5)持续高温培育:34±1℃恒温培育过程中加入1个20W增氧泵,保证水体溶氧量为3-5mg/L;每日投喂2次:第1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鱼苗于24±1℃标粗培育15-20天,转入34±1℃的水体中持续高温诱导3-4个月后,转入池塘中常规饲养,即获得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高温培育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鱼苗于24±1℃标粗培育15-20天,转入34±1℃的水体中持续高温诱导3-4个月后,转入池塘中常规饲养,即获得雌核发育团头鲂伪雄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由以下方法获得:以普通团头鲂作为母本、鲫为父本,经人工催产、精子紫外遗传灭活、人工授精,将获得的“受精卵”于22-25℃静水培养3min,再转入0-4℃的冰水中休克处理22-26min,然后置于22-25℃的水中静水孵化,即得到所述的人工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为2-3龄普通团头鲂,所述父本为1-2龄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粗培育的过程中,将孵化的雌核发育团头鲂全雌群体鱼苗置于曝气水中培养,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100L;通过50-60W的低功率加热器保持在24±1℃恒定水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亚梅符文彭亮跃刘文彬刘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