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579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包括:羊舍本体;太阳能板;蓄电池组;太阳能热水器;蓄热系统,设置在羊舍本体的底部;所述蓄热系统包括:加热底座,设置在羊舍本体的底部,加热底座设有蒸汽空腔;蒸汽管,设有若干个,分别沿着羊舍本体的内部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羊舍本体的内部,每个蒸汽管的两端均与加热底座的内部连通,每个蒸汽管均沿着羊舍本体的截面内部轮廓分布设置;护栏,具有一对,对称设置在加热底座的顶部两侧,用以防止羔羊接触蒸汽管,该设备通过太阳能热水器与太阳能板的配合,再加上加热底座,使温度可调的将羊舍进行增温,提升羊舍内部的增温能力,减少羊的生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养殖
,具体是涉及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
技术介绍
羊舍是一种供用户饲养的羊生活的一个空间,羊舍必须要达到通风良好,供暖效果良好,在清除排泄物的方面可以有良好的排泄效果,羊舍大都受到湿度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冬天温度低,羊舍寒冷的现象,导致部分羊抵抗不了低温,消耗饲料不长肉,抗力差,有的甚至被冻死,部分羊病害严重,影响了羊的正常生长和存活,在寒冷季节或者海拔高的山区因为温度较低,所以现有的羊舍会出现供暖不到位引起羊疾病,现有的技术中,均采用对羊舍外墙保温的方式保暖,但是这种方式,混凝土地板十分的冰冷,造成部分羊病严重,不适宜羊的生长,严重的影响了羊的生长,在海拔高的山区中,有的地段无法供电,通常都是通过太阳能板进行供电,再通过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输送给加热设备,通过加热设备将羊舍内进行增温,通常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供电量不足,如果单独只用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进行供暖,得到的电能很快就会馈电,不能一直对羊舍进行供电,只有当太阳能板蓄电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继续供暖,进而无法保证羊舍的供暖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包括:/n羊舍本体(1);/n太阳能板(2),通过第一支架能够活动的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顶部;/n蓄电池组(3),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外侧壁上;/n太阳能热水器(4),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羊舍本体(1)的顶部;/n蓄热系统(5),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底部;/n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系统(5)包括:/n加热底座(7),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底部,加热底座(7)设有蒸汽空腔;/n蒸汽管(6),设有若干个,分别沿着羊舍本体(1)的内部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内部,每个蒸汽管(6)的两端均与加热底座(7)的内部连通,每个蒸汽管(6)均沿着羊舍本体(1)的截面内部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包括:
羊舍本体(1);
太阳能板(2),通过第一支架能够活动的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顶部;
蓄电池组(3),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外侧壁上;
太阳能热水器(4),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羊舍本体(1)的顶部;
蓄热系统(5),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底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系统(5)包括:
加热底座(7),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底部,加热底座(7)设有蒸汽空腔;
蒸汽管(6),设有若干个,分别沿着羊舍本体(1)的内部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内部,每个蒸汽管(6)的两端均与加热底座(7)的内部连通,每个蒸汽管(6)均沿着羊舍本体(1)的截面内部轮廓分布设置;
护栏(8),具有一对,对称设置在加热底座(7)的顶部两侧,用以防止羔羊接触蒸汽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其特征在于,加热底座(7)包括:
地板(9),水平设置在羊舍本体(1)的底部;
蒸汽顶盖(10),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上,每个蒸汽管(6)的两端均与蒸汽顶盖(10)的内部连通;
加热水池(11),设置在蒸汽顶盖(10)的底部,太阳能热水器(4)通过水管(12)与加热水池(11)的内部连通,水管(12)上设置有第一水阀(13);
水管(12),设置在加热水池(11)的一侧,水管(12)上设有第二水阀(33)。
排水管(34)(12),设置在加热水池(11)的一侧,排水管(34)(12)上设有第三水阀(35)。
加热管(15),设有若干个,沿着加热水池(1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在加热水池(11)的内部,每个加热管(15)均与蓄电池组(3)电性连接;
水位传感器(16),设置在加热水池(11)的内部侧壁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加热水池(11)的内部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热型越冬羊舍,其特征在于,加热底座(7)还包括:
隔板(18),水平设置在加热水池(11)与蒸汽顶盖(10)的对接处,隔板(18)上设有贯通上下两面的矩形穿口;
翻转板(19),设有若干个,沿着矩形穿口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在矩形穿口的内部,每个翻转板(19)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华杨讯业吴琼牛志力赵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