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5554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苗木菌根化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将外生菌根真菌菌液接种至预处理后的菌丝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粉碎混匀后填入育苗穴盘中继续培养,得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上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简单快捷高效的菌根化方法,对于推广菌根真菌的应用和实现林木花卉良种菌根化的工厂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苗木菌根化
,具体涉及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菌根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植物共生现象,是土壤有益真菌(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复合吸收器官,是一种互惠共生体。85%以上的陆生植物物种可与各种类别的菌根真菌建立互利共生关系,形成菌根共生体,其中最常见的有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近年来,随着林木菌根化生物技术的逐步完善,世界许多国家均在有效菌根真菌筛选的基础上,致力于高效菌根真菌制剂的研制和菌根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苗木菌根化是指人为给苗木根部提供一定数量、竞争力强的有效菌根真菌的有效繁殖体,并控制其适宜生长环境,使苗木根系形成菌根的过程。菌根化对苗木的作用主要在于扩大苗木根系吸收面积,促进苗木对土壤水肥的吸收,改善苗木根际环境,分泌生长调节素,增强苗木对病虫害和逆境的抵抗能力,从而促进苗木生长,改善苗木质量,提高圃地生产力水平和造林成活率。菌根化苗木的应用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增强土壤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防治地力衰退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增加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林业产值;为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改造废矿区和工业污染区、加速荒山绿化、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提供了一项切实可行的生物措施。此外,圃地和造林地上产生的菌根真菌子实体具有食用、药用和工业用价值,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显著。因此,苗木菌根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新技术,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常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有播种菌根化育苗(即在播种的同时施用菌根真菌制剂,可拌种、沟施、穴施或种子包衣)、无性繁殖菌根化育苗(在扦插的同时施用菌根真菌制剂,可穴施或将菌剂按一定比例混入扦插基质中)、移栽菌根化育苗(即在移栽幼苗时或苗木换床时施用菌根真菌制剂,可泥浆蘸根或穴施)、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首先将种子处理后播种于砂床上,待种子萌发长出芽苗、种壳将要脱落时从砂床中拔出,将胚根尖端切去胚根长度的1/4~1/2,然后在苗床的移栽穴底部放入少许菌根真菌制剂,再将芽苗栽入穴内,使根尖切口直接接触菌根剂)、容器袋菌根化育苗(容器育苗基质穴施,或将菌根真菌制剂按一定比例混入基质中然后装袋直接播种)等。上述方法均是在播种、扦插、移栽或换床时在苗木生长基质中放入适量菌根真菌制剂以实现苗木菌根化。然而,菌根真菌生长缓慢、较难实现纯培养,且具有与植物高度共生和专性营养的特征,加上苗木菌根化受多种因素(真菌特性、寄主特性及环境因子等)影响,新的接种载体(育苗基质)及育苗环境很大程度地制约了菌根真菌高效繁殖体(菌丝体)的生长与繁殖,使菌丝体生长速度与种子、扦插枝条、移栽苗或断根苗的根系生长速度不匹配,减小了可侵染的接触面积,延长了菌根化时间,影响了菌根化效果,甚至导致菌根化失败。截根菌根化育苗方法通过断根减慢了初生根的生长速度,使真菌侵入方式以截面伤口为主,扩大了定殖面积,使定殖和侵染同时发生,提高了定殖强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菌根化效果;但是,此方法需要拔苗、断根、再回床菌根化、移栽,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且易对种苗造成机械损伤,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苗木菌根化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及其应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外生菌根真菌菌液接种至预处理后的菌丝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粉碎混匀后填入育苗穴盘中继续培养,得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上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其中,所述外生菌根真菌可以是褐绒盖牛肝菌(Xerocomusbadius),其在培养基质中能够快速生长。所述菌丝培养基由木屑、草炭、牛粪、碳酸钙和氧化钙配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苗木菌根化方法在苗木栽培中的应用。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育苗基质配方能够同时满足外生菌根真菌X.badius的生长、苗木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条件,且菌丝代谢产物能够促进种子萌发、侧根发生和幼苗生长。2.上述技术方案中待菌丝生长5~7天时,直接在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中进行播种,克服了菌根真菌生长慢的缺点,使菌丝与胚根(幼根)生长速度相配,扩大了真菌在(胚根)根系的定殖接触面,提高了菌根化强度,缩短了菌根化时间。3.萌发的菌丝体在基质中相互缠绕,将基质微粒包裹粘合形成整体,有利于幼苗带基质移栽,缩短了缓苗时间,提高了移栽成活率。综上,上述技术方案更加简单快捷高效,对于推广菌根真菌的应用和实现林木花卉良种菌根化的工厂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例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如果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实验具体条件,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销售公司所推荐的条件;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外生菌根真菌菌液接种至预处理后的菌丝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粉碎混匀后填入育苗穴盘中继续培养,得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上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其中,所述外生菌根真菌可以是褐绒盖牛肝菌(Xerocomusbadius),其在培养基质中能够快速生长。所述菌丝培养基由木屑、草炭、牛粪、碳酸钙和氧化钙配制而成。具体的,所述菌丝培养基质的配制方法包括:以质量份数计,将40~70份的木屑、20~40份的草炭、0~20份的牛粪、1~2份的碳酸钙和0~2份的氧化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混匀,得到菌丝培养基质。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菌丝培养基质,使其既有利于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后续栽培苗木种子的生长。所述预处理方法包括:将配制得到的菌丝培养基质装袋后进行灭菌处理(如121℃下进行湿热灭菌3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将外生菌根真菌菌液接种至预处理后的菌丝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粉碎混匀后填入育苗穴盘中继续培养,得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上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菌根真菌菌丝培养基质为育苗基质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外生菌根真菌菌液接种至预处理后的菌丝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粉碎混匀后填入育苗穴盘中继续培养,得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上述含有活性菌丝体的育苗基质中进行培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生菌根真菌是褐绒盖牛肝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培养基由木屑、草炭、牛粪、碳酸钙和氧化钙配制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菌丝培养基质的配制方法包括:以质量份数计,将40~70份的木屑、20~40份的草炭、0~20份的牛粪、1~2份的碳酸钙和0~2份的氧化钙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混匀,得到菌丝培养基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菌根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生菌根真菌菌液通过对外生菌根真菌进行活化和增殖方式获得;
优选的,所述活化和增殖方法具体为:将外生菌根真菌母种接种至真菌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平板活化和增殖,然后将菌丝块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避光培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菌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花马海林刘方春刘幸红杜振宇马丙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