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世荣专利>正文

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52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肥料箱的顶部开设进料口,底部的侧面开设出料口;搅拌桨的两端分别与肥料箱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电机固定于肥料箱的外部,搅拌桨靠近电机的一端穿过肥料箱的侧壁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出料筒的进液端与肥料箱的出料口相连通;出料筒的底部出口处连接出液管;肥料箱、出料筒均置于底座的顶部;底座的底部连接有转轮;底座位于出料筒的位置开设通孔,出液管穿过通孔延伸至底座的底部;开沟器固定于底座的底部,且与出液管沿转轮的移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施肥装置在施肥时肥料液不易流失,且施肥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果树是指果实可食的树木,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实、种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总称,果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果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含有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芳香物质等,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营养必须的物质,果树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的放开,特别是在丘陵、山地、沙荒地等处,因地制宜发展果树生产,给农民能带来可观的效益,我国具有丰富的果树资源,果树生产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果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对果树定期施肥,以保证水果的质量,但是传统的果树施肥方式不论是洒施或穴施皆是施于土壤浅层,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肥料液只有少部分被植物吸收,而大部分流失掉,不但浪费肥料液,且造成水源污染。因此,研究出一种肥料液不易流失,施肥效果好的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肥料液不易流失,施肥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肥料箱(1),所述肥料箱(1)的顶部开设进料口(11),底部的侧面开设出料口(12);/n搅拌桨(2),所述搅拌桨(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肥料箱(1)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n电机(3),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肥料箱(1)的外部,所述搅拌桨(2)靠近所述电机(3)的一端穿过所述肥料箱(1)的侧壁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n出料筒(4),所述出料筒(4)的进液端与所述肥料箱(1)的出料口相连通;出料筒(4)的底部出口处连接出液管(41);/n底座(5),所述肥料箱(1)、出料筒(4)均置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所述底座(5)的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肥料箱(1),所述肥料箱(1)的顶部开设进料口(11),底部的侧面开设出料口(12);
搅拌桨(2),所述搅拌桨(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肥料箱(1)两个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
电机(3),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肥料箱(1)的外部,所述搅拌桨(2)靠近所述电机(3)的一端穿过所述肥料箱(1)的侧壁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出料筒(4),所述出料筒(4)的进液端与所述肥料箱(1)的出料口相连通;出料筒(4)的底部出口处连接出液管(41);
底座(5),所述肥料箱(1)、出料筒(4)均置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所述底座(5)的底部连接有转轮(51);底座(5)位于所述出料筒(4)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出液管(41)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底座(5)的底部;
开沟器(6),所述开沟器(6)固定于所述底座(5)的底部,且与所述出液管(41)沿所述转轮(51)的移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箱(1)的出料口(12)处设置过滤网(13)。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箱(1)的出料口(12)连接抽水泵(7),所述抽水泵(7)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料筒(4)的进液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4)的底部出口处设置分流腔(42),所述出料筒(4)的底部和所述分流腔(42)深入到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分流腔(42)伸出所述通孔置于所述底座(5)的底部,所述分流腔(42)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液管(4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果树栽培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世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