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汝海专利>正文

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51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山药挖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一端的曲面与定位套的内表面套接,定位套的一侧与定位杆二的一端套接,定位杆二的另一端与定位板二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二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槽内部的上端套接,限位槽内部的下端与定位板二另一端的一侧套接,限位槽开设在定位框下端的一侧。通过设置在从动轴两端的凸轮、推杆与复位弹簧的配合,推杆随着凸轮的转动与复位弹簧的弹性使铲刀上下往复运动,随着装置的移动对山药两侧的土壤进行剥离,由于铲刀有一定的倾角,铲刀在下次对土壤进行剥离的时候会推动上一次铲下土壤从铲刀上当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药挖掘
,具体为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
技术介绍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铁棍山药是山药的一种,其特性是直和粗,铁棍山药生长通常深及土壤下80-100cm,为避免在收获山药时碰伤和折断,影响产品质量,传统的收获山药方式是,需要人工深挖土壤并小心操作,以至需要消耗高强度的体力,而且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避免在对山药进行挖掘时碰伤和折断、减少工作人员挖掘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上药挖掘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包括从动轴,从动轴一端的曲面与定位套的内表面套接,定位套的一侧与定位杆二的一端套接,定位杆二的另一端与定位板二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二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槽内部的上端套接,限位槽内部的下端与定位板二另一端的一侧套接,限位槽开设在定位框下端的一侧,定位框下端的内侧与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推杆一端的曲面套接,推杆中部的曲面与复位弹簧的内表面套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限位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环的内表面与推杆下端的曲面固定连接,推杆的下端与凸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凸轮的内表面在定位套一侧与从动轴的曲面固定连接。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侧铲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侧铲的一侧与铲刀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一端的曲面与定位槽的内表面套接,定位槽开设在定位框下端的内部,定位框的下端在凸轮的一侧与从动轴的曲面套接,从动轴的一端与侧板的一端套接,侧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一端的内表面与连接滑竿的一端套接,连接滑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一端套接,连接板的另一顿与定位杆的一端套接,定位杆的另一端与定位框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框上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另一端的上侧卡接。侧板的另一端与主动轴的一端套接,主动轴一端的曲面与链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链轮的外部与链条的一端传动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的一侧传动连接,动力装置一端的一侧与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的上端与定位轴一端的曲面套接,定位轴的一端与推杆电机的一端套接,推杆电机的另一端与连接滑竿的中部套接,定位板的下端与主动轴的曲面套接,主动轴通过链轮与土块传输装置一端的内表面传动连接,土块传输装置另一端的内表面通过链轮与从动轴传动连接。优选的,铲刀为梯形,铲刀的一端向下倾斜二十度,铲刀对称分布有十个。优选的,定位板二的下表面与刮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刮板的宽度为二厘米。优选的,凸轮的外侧均匀分布有三个凸起,凸轮凸起的高度为三厘米。优选的,推杆电机为四节推杆,推杆电机完全收缩后侧板的另一端向上倾斜三十五度。优选的,定位槽的宽度比连接杆的直径大三毫米,定位槽的长度为四厘米,定位槽对称分布有两组。优选的,复位弹簧自然伸展的长度为五厘米,复位弹簧对称分布有两个。优选的,侧铲的对称分布有两个并由连接杆固定连接,侧铲的一侧比另一侧窄一厘米。工作原理:在对山药进行挖掘之前,首先在垄头挖掘出一个槽,之后控制推杆电机11伸展,推杆电机11带动连接滑竿5在限位滑槽2的内部移动,连接滑竿5在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板10移动,连接板10沿定位杆9转动,同时推动定位框7沿从动轴19转动,当连接滑竿5移动到限位滑槽2的最下端时,连接板10的另一端与限位杆8卡接,使定位框7完全定位,动力装置1通过链条12与链轮25带动主动轴13转动,主动轴13通过土块传输装置3把动力传输到从动轮19,从动轮19带动凸轮21转动,随着凸轮21的转动带动推杆28上下移动,推杆28带动连接杆18沿定位槽23往复移动,使侧铲6一侧的铲刀16对山药两侧的土壤进行剥离,铲刀16剥离的土壤被土块传输装置3传输到远离山药的位置并对后侧进行填埋,同时刮板20对凸轮21表面的土壤进行刮除,使凸轮21的表面干净整洁,防止土壤阻塞推杆28上下移动,影响山药挖掘效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从动轴两端的凸轮、推杆与复位弹簧的配合,推杆随着凸轮的转动与复位弹簧的弹性使铲刀上下往复运动,随着装置的移动对山药两侧的土壤进行剥离,由于铲刀有一定的倾角,铲刀在下次对土壤进行剥离的时候会推动上一次铲下土壤从铲刀上当掉落,剥离的长度超过山药定植的位置后,因为铲刀为梯形,这时铲刀与山药的两侧会各有一个三厘米的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只需要轻轻晃动就可以取下山药。2、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套、刮板与设置在限位槽内部的弹簧的配合,随着从动轴的转动对凸轮外表面的土壤进行清理,使凸轮与推杆的接触面干净平滑,避免了土壤堆积在凸轮凹陷处致使推杆移动范围减少,缩短铲刀的移动范围,导致土壤剥离效率低,因土壤堆积造成推杆卡死的现象。3、本专利技术,通过推杆电机、侧板、连接板与定位杆的配合,推杆推动连接滑竿在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竿带动连接板移动的同时沿定位杆旋转,使限位杆与连接板的另一端卡接,增强连接板与定位框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缓解连接滑竿的疲劳强度,延长连接滑竿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之间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右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挖掘装置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除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定位框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5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三维左视示意图。图中:1动力装置、2限位滑槽、3土块传输装置、4侧板、5连接滑竿、6侧铲、7定位框、8限位杆、9定位杆、10连接板、11推杆电机、12链条、13主动轴、14定位板、15定位轴、16铲刀、17定位套、18连接杆、19从动轴、20刮板、21凸轮、22限位槽、23定位槽、24限位块、25链轮、26限位环、27复位弹簧、28推杆、29定位杆二、30定位板二、3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7,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包括从动轴19,从动轴19一端的曲面与定位套17的内表面套接,定位套17的一侧与定位杆二29的一端套接,定位杆二29的另一端与定位板二30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二30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弹簧31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31的另一端与限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包括从动轴(19),其特征在于:从动轴(19)一端的曲面与定位套(17)的内表面套接,定位套(17)的一侧与定位杆二(29)的一端套接,定位杆二(29)的另一端与定位板二(30)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二(30)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弹簧(31)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31)的另一端与限位槽(22)内部的上端套接,限位槽(22)内部的下端与定位板二(30)另一端的一侧套接,限位槽(22)开设在定位框(7)下端的一侧,定位框(7)下端的内侧与限位块(24)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24)的另一端与推杆(28)一端的曲面套接,推杆(28)中部的曲面与复位弹簧(27)的内表面套接,复位弹簧(27)的下端与限位环(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环(26)的内表面与推杆(28)下端的曲面固定连接,推杆(28)的下端与凸轮(21)的外表面传动连接,凸轮(21)的内表面在定位套(17)一侧与从动轴(19)的曲面固定连接;/n推杆(28)的一端与连接杆(18)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8)的一端与侧铲(6)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侧铲(6)的一侧与铲刀(16)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18)一端的曲面与定位槽(23)的内表面套接,定位槽(23)开设在定位框(7)下端的内部,定位框(7)的下端在凸轮(21)的一侧与从动轴(19)的曲面套接,从动轴(19)的一端与侧板(4)的一端套接,侧板(4)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2),限位滑槽(2)一端的内表面与连接滑竿(5)的一端套接,连接滑竿(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的一端套接,连接板(10)的另一顿与定位杆(9)的一端套接,定位杆(9)的另一端与定位框(7)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框(7)上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另一端的上侧卡接;/n侧板(4)的另一端与主动轴(13)的一端套接,主动轴(13)一端的曲面与链轮(2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链轮(25)的外部与链条(12)的一端传动连接,链条(12)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1)的一侧传动连接,动力装置(1)一端的一侧与定位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14)的上端与定位轴(15)一端的曲面套接,定位轴(15)的一端与推杆电机(11)的一端套接,推杆电机(11)的另一端与连接滑竿(5)的中部套接,定位板(14)的下端与主动轴(13)的曲面套接,主动轴(13)通过链轮与土块传输装置(3)一端的内表面传动连接,土块传输装置(3)另一端的内表面通过链轮与从动轴(19)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收获用挖掘装置,包括从动轴(19),其特征在于:从动轴(19)一端的曲面与定位套(17)的内表面套接,定位套(17)的一侧与定位杆二(29)的一端套接,定位杆二(29)的另一端与定位板二(30)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二(30)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弹簧(31)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31)的另一端与限位槽(22)内部的上端套接,限位槽(22)内部的下端与定位板二(30)另一端的一侧套接,限位槽(22)开设在定位框(7)下端的一侧,定位框(7)下端的内侧与限位块(24)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24)的另一端与推杆(28)一端的曲面套接,推杆(28)中部的曲面与复位弹簧(27)的内表面套接,复位弹簧(27)的下端与限位环(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限位环(26)的内表面与推杆(28)下端的曲面固定连接,推杆(28)的下端与凸轮(21)的外表面传动连接,凸轮(21)的内表面在定位套(17)一侧与从动轴(19)的曲面固定连接;
推杆(28)的一端与连接杆(18)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8)的一端与侧铲(6)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侧铲(6)的一侧与铲刀(16)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18)一端的曲面与定位槽(23)的内表面套接,定位槽(23)开设在定位框(7)下端的内部,定位框(7)的下端在凸轮(21)的一侧与从动轴(19)的曲面套接,从动轴(19)的一端与侧板(4)的一端套接,侧板(4)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滑槽(2),限位滑槽(2)一端的内表面与连接滑竿(5)的一端套接,连接滑竿(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的一端套接,连接板(10)的另一顿与定位杆(9)的一端套接,定位杆(9)的另一端与定位框(7)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框(7)上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0)另一端的上侧卡接;
侧板(4)的另一端与主动轴(13)的一端套接,主动轴(13)一端的曲面与链轮(2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海
申请(专利权)人:陈汝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