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51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培养液箱,培养液箱顶端左侧设有进液口,壳体顶端左侧设有控制面板,壳体内部底端右侧设有换气箱,换气箱内部设有换气扇,壳体内部底端中心处电机,电机输出端上设有转轴,转轴外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架,每个支撑板且位于壳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加热管,壳体内部顶端两侧均设有补光灯,壳体内部顶端中心处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装置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动态的调节,同时还实现了让底部的种子接触到培养液,保证了种子得到相同的营养液与光照,使得种子吸收的养分相同,培育结果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子培育
,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在种子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用到培育装置进行培育,特别是很多种子一起培育的时候,需要用到多个培育盘放置种子,提供空气和培养液供种子吸收,同时要保持培育装置内部温度适当,并提供一定的光照,便于种子快速发芽。现有的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功能单一,不能针对种子的发育环境进行调节,且现有的种子培育装置对装置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动态调节能力缺乏。现有的种子培育装置需要培育的种子较多,种子放置在培育盘的内部时,种子容易堆叠在一起,底部无法接触到培养液,从而使得种子的出芽率降低,且种子培育的过程中,不同位置的种子吸收的营养液与其受到的光照有差异,不能保证种子得到相同的营养液与光照,使得种子吸收的养分不同,培育情况也就不同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设有培养液箱,所述培养液箱顶端左侧设有进液口,所述培养液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壳体顶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左侧设有氧气罐,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右侧设有换气箱,所述换气箱内部设有换气扇,所述换气箱右侧且位于壳体右侧壁上设有过滤网,所述换气箱顶端左侧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上设有电控阀门,所述壳体内部底端中心处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侧以及转轴的顶端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培养皿,每个所述培养皿内部均设有隔网,所述转轴的上方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喷淋管通过导管与水泵相连接,所述喷淋管底端设有若干喷淋嘴,每个所述支撑板底端且位于壳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加热管,所述壳体内部顶端两侧均设有补光灯,所述壳体内部顶端中心处设有温湿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外围设有电机保护箱,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电机保护箱之间通过轴承座进行固定,所述壳体与电机保护箱之间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操作显示屏、操作按钮和工作指示灯。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架与转轴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加热管以及补光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液箱侧壁上设有透明窗口。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透明材质,所述壳体右侧侧壁上设有箱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壳体的内部底端左侧设置了氧气罐,用来给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的培养皿内的种子提供氧气,在壳体的内部底端右侧设置了换气箱,换气箱内部设有换气扇,在换气箱的顶端左侧设置了带有电控阀门的吸气口,在换气箱的右侧且位于壳体右侧侧壁上设有过滤网,在过滤外面东西进入换气箱的同时,也进行了通气,从而就完成了对装置内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动态调节。2.本技术在壳体的内部底端中心处设置了电机,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了转轴,在转轴的外围古典连接了若干的支撑架,在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凹槽,在凹槽内放置培养皿,在培养皿内设置了隔网,从而实现了让底部的种子接触到培养液,保证了种子得到相同的营养液与光照,使得种子吸收的养分相同,培育结果相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壳体;2、进液口;3、培养液箱;4、水泵;5、导管;6、氧气罐;7、电机;8、转轴;9、换气扇;10、过滤网;11、电控阀门;12、吸气口;13、培养皿;14、隔网;15、加热管;16、控制面板;17、补光灯;18、温湿度传感器;19、支撑架;20、喷淋管;21、喷淋嘴;22、凹槽;23、换气箱;24、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左侧设有培养液箱3,培养液箱3顶端左侧设有进液口2,培养液箱3内部设有水泵4,壳体1顶端左侧设有控制面板16,壳体1内部底端左侧设有氧气罐6,壳体1内部底端右侧设有换气箱23,换气箱23内部设有换气扇9,换气箱23有侧且位于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过滤网10,换气箱23顶端左侧设有吸气口12,吸气口12上设有电控阀门11,壳体1内部底端中心处电机7,电机7输出端上设有转轴8,转轴8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9,每个支撑架19远离转轴8的一侧以及转轴8的顶端均设有凹槽22,每个凹槽22内均设有培养皿13,每个培养皿13内部均设有隔网14,转轴8的上方设有喷淋管20,喷淋管20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撑板,喷淋管20通过导管5与水泵4相连接,喷淋管20底端设有若干喷淋嘴21,每个支撑板24底端且位于壳体1内部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加热管15,壳体1内部顶端两侧均设有补光灯17,壳体1内部顶端中心处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8。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的实用性能,电机7外围设有电机保护箱,所述电机7输出端与电机保护箱之间通过轴承座进行固定,所述壳体1与电机保护箱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设有培养液箱(3),所述培养液箱(3)顶端左侧设有进液口(2),所述培养液箱(3)内部设有水泵(4),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左侧设有氧气罐(6),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右侧设有换气箱(23),所述换气箱(23)内部设有换气扇(9),所述换气箱(23)右侧且位于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过滤网(10),所述换气箱(23)顶端左侧设有吸气口(12),所述吸气口(12)上设有电控阀门(11),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中心处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上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9),每个所述支撑架(19)远离转轴(8)的一侧以及转轴(8)的顶端均设有凹槽(22),每个所述凹槽(22)内均设有培养皿(13),每个所述培养皿(13)内部均设有隔网(14),所述转轴(8)的上方设有喷淋管(20),所述喷淋管(20)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撑板(24),所述喷淋管(20)通过导管(5)与水泵(4)相连接,所述喷淋管(20)底端设有若干喷淋嘴(21),每个所述支撑板(24)底端且位于壳体(1)内部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加热管(15),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两侧均设有补光灯(17),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中心处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种子培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设有培养液箱(3),所述培养液箱(3)顶端左侧设有进液口(2),所述培养液箱(3)内部设有水泵(4),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控制面板(16),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左侧设有氧气罐(6),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右侧设有换气箱(23),所述换气箱(23)内部设有换气扇(9),所述换气箱(23)右侧且位于壳体(1)右侧壁上设有过滤网(10),所述换气箱(23)顶端左侧设有吸气口(12),所述吸气口(12)上设有电控阀门(11),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中心处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上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9),每个所述支撑架(19)远离转轴(8)的一侧以及转轴(8)的顶端均设有凹槽(22),每个所述凹槽(22)内均设有培养皿(13),每个所述培养皿(13)内部均设有隔网(14),所述转轴(8)的上方设有喷淋管(20),所述喷淋管(20)底端两侧均设有支撑板(24),所述喷淋管(20)通过导管(5)与水泵(4)相连接,所述喷淋管(20)底端设有若干喷淋嘴(21),每个所述支撑板(24)底端且位于壳体(1)内部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科威洋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