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7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包括套管组件、内管组件、用于带动内管组件做伸缩运动的传动机构以及与套管组件的后端固定连接的驱动单元,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内的传动螺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螺杆前端且与所述内管组件的内壁抵触连接的支撑导向组件以及依次设置于该传动螺杆后端的定位组件和推力盘;通过对与螺杆前后端相连的零部件进行结构优化,在前端匹配安装由导向轮和导向环组成的非标件支撑导向组件替代原分体式止推轴承,有效减轻径向载荷带来的摆动,并能减小摩擦碰撞等产生的噪音,在后端安装优化设计的定位组件和推力盘,有效减少零部件之间的磨损,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动推杆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推杆
本技术涉及电动推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推杆。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推杆应用广泛,电动推杆是电机经齿轮箱减速后,带动一对螺杆螺母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中螺杆布置在伸缩管中,布置时前后两端需要其它零部件支撑以保持平衡以及传递轴向力。申请号为CN201811320321.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锁可靠的高精度电动推杆,包括电机、过渡法兰、过渡壳体、超越自锁器、丝杠定位组件、主壳体、滚珠丝杠部件、输出推杆组件和一对限位开关,所述电机通过过渡法兰连接过渡壳体;所述丝杠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盘、轴承和锁紧螺母,所述主壳体的外侧设有端盖,所述滚珠丝杠部件位于主壳体内,所述输出推杆组件包含空心推杆和连接器,一对限位开关分别设在主壳体的两端,所述限位开关通过磁环触发。然而,目前电动推杆前端多采用止推轴承,但由于标准件规格有限,常与实际需求并不匹配,安装精度差,导致螺杆受径向载荷时易产生摇摆;后端所采用的定位盘与推位板结构,导致零部件的磨损严重,从而影响电动推杆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包括套管组件(1)、套设于所述套管组件(1)内且前端贯穿所述套管组件(1)伸出的内管组件(2)、用于带动所述内管组件(2)做伸缩运动的传动机构(3)以及与所述套管组件(1)的后端固定连接的驱动单元(4),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2)内的传动螺杆(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螺杆(31)前端且与所述内管组件(2)的内壁抵触连接的支撑导向组件(5)以及依次设置于该传动螺杆(31)后端的定位组件(6)和推力盘(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包括套管组件(1)、套设于所述套管组件(1)内且前端贯穿所述套管组件(1)伸出的内管组件(2)、用于带动所述内管组件(2)做伸缩运动的传动机构(3)以及与所述套管组件(1)的后端固定连接的驱动单元(4),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套设于所述内管组件(2)内的传动螺杆(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螺杆(31)前端且与所述内管组件(2)的内壁抵触连接的支撑导向组件(5)以及依次设置于该传动螺杆(31)后端的定位组件(6)和推力盘(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向组件(5)包括一体成型设置且为“工”字形结构的导向轮(51)以及同轴套设于所述导向轮(51)上的导向环(52),所述导向轮(51)上沿轴向方向偏心贯穿开设有空气流通孔(5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52)以及导向轮(51)的最大外径分别为R1、R2,且R1>R2,所述导向环(52)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工程塑料并与所述内管组件(2)的内壁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包括呈“T”形圆台结构且与所述套管组件(1)的端部抵触连接的定位盘(61)以及安装于所述定位盘(61)内的第一轴承(62);所述定位盘(61)的一端面上沿其轴向方向向内同轴开设有一个非贯穿型的安装孔a(60),所述第一轴承(62)安装于所述安装孔a(6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61)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所述传动螺杆(31)穿设的贯穿孔(610),所述安装孔a(60)与贯穿孔(610)的直径分别为W1、W2,所述第一轴承(62)的内径为W3,且W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韬杨克龙杨雷刚陈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安迪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