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33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装置,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每个线缆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安装孔,每个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以及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线缆连接装置设置成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且每个线缆安装座与另一线缆安装座之间可通过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实现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将每个线缆安装于一个线缆安装座内,之后通过线缆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实现多个线缆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由于每个线缆安装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线缆安装座的数量可根据线缆的数量灵活调整,能够适应各种数量的线缆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连接装置
本申请涉及线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趋于多样化,电子设备之间往往通过线缆来进行信号传输,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在架线时,多个线缆之间并没有相互连接,容易出现打结、排列混乱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装置,能够将每个线缆安装于一个线缆安装座内,之后通过线缆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实现多个线缆之间的连接,能够避免出现多个线缆打结、排列混乱等现象。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装置,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安装孔,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安装件,以使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能够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均包括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卡合板,所述卡合板包括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一侧壁,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侧壁限定出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以与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侧壁限定出第二容纳腔,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安装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卡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第三连接段卡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段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以使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时,所述凸起卡设于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卡合板,且两个所述卡合板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相互远离的一端,以使两个所述卡合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限定出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向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段分别位于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以使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二侧壁限定出的所述第二容纳腔背向设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还包括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夹具均为9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安装孔的孔轴线的方向延伸。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凸筋,且多个所述凸筋在所述安装孔内均匀布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筋的制备材料为橡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从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中轴线的方向至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中轴线的方向上,所述凸筋的尺寸逐渐减小。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线缆连接装置,通过将线缆连接装置设置成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且每个线缆安装座与另一线缆安装座之间可通过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实现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将每个线缆安装于一个线缆安装座内,之后通过线缆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实现多个线缆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由于每个线缆安装座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线缆安装座的数量可根据线缆的数量灵活调整,能够适应各种数量的线缆的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连接装置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连接装置中线缆安装座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连接装置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趋于多样化,电子设备之间往往通过线缆来进行信号传输,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在架线时,多个线缆之间并没有相互连接,容易出现打结、排列混乱等现象。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线缆连接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装置100。参见图1以及图2,线缆连接装置100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110,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110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安装孔111,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110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112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件112配合使用的第二安装件113,以使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110能够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件112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110的所述第二安装件113实现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线缆连接装置100设置成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110,且每个线缆安装座110与另一线缆安装座110之间可通过第一安装件112与第二安装件113实现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可以将每个线缆安装于一个线缆安装座110内,之后通过线缆安装座110之间的连接实现多个线缆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由于每个线缆安装座1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线缆安装座110的数量可根据线缆的数量灵活调整,能够适应各种数量的线缆的连接。第一安装件112的结构可以为任意的,只需满足能够与第二安装件113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如,第一安装件112可以为螺钉,第二安装件113可以为与螺钉配合使用的螺纹孔。当然,为节约第一安装件112与第二安装件113的组装时间,参见图1,第一安装件112与第二安装件113之间也可以为通过卡合方式连接。第一安装件112与第二安装件113的卡合方式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一安装件112与第二安装件113为过盈配合连接。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110的外周壁均可以包括第一侧壁a1以及第二侧壁a2,所述第一安装件112包括卡合板1121,所述卡合板1121包括第一连接段11211以及第二连接段11212,所述第一连接段11211与所述第一侧壁a1间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安装孔,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安装件,以使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能够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实现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缆安装座,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安装孔,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配合使用的第二安装件,以使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能够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外周壁均包括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卡合板,所述卡合板包括第一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一侧壁,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侧壁限定出第一容纳腔;
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以与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侧壁限定出第二容纳腔,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安装件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卡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第三连接段卡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段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以使一个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与另一所述线缆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时,所述凸起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卡合板,且两个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廷石贤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新星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