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及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6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及雷达,其中,所述平面天线结构包括基板、天线阵和抑波结构;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布阵区以及抑制区;所述天线阵形成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布阵区,所述天线阵包括多个第一阵元,多个所述第一阵元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抑制区;所述抑波结构包括电磁带隙结构,所述电磁带隙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抑制区且呈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贴片块、穿设于所述基板且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贴片块设置的至少两个导电通孔、以及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的金属层,所述至少两个导电通孔对应连接各所述贴片块与所述金属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抑制表面波,改善天线带宽和辐射方向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及雷达
本技术涉及雷达领域,尤其是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及雷达。
技术介绍
现有雷达很多都使用平面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获得被测物体的信息,以车载毫米波雷达为例,车载毫米波雷达通过微带贴片天线发射和接收毫米波,经后方处理快速准确获得被测物体的信息,而现有微带贴片天线在发射和接收毫米波的过程中会在介质基板表面激励起表面波,使得天线带宽受影响大幅变窄,而且表面波的辐射导致天线谐振产生的方向图发生恶化,图1为现有平面天线结构的驻波比仿真结果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及雷达,旨在能有效抑制表面波,改善天线带宽和辐射方向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包括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布阵区以及抑制区;天线阵,形成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布阵区,所述天线阵包括多个第一阵元,多个所述第一阵元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抑制区;以及,抑波结构,包括电磁带隙结构,所述电磁带隙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抑制区且呈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贴片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布阵区以及抑制区;/n天线阵,形成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布阵区,所述天线阵包括多个第一阵元,多个所述第一阵元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抑制区;以及,/n抑波结构,包括电磁带隙结构,所述电磁带隙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抑制区且呈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贴片块、穿设于所述基板且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贴片块设置的至少两个导电通孔、以及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的金属层,所述至少两个导电通孔对应连接各所述贴片块与所述金属层;/n其中,所述电磁带隙结构为超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有相互间隔设置的布阵区以及抑制区;
天线阵,形成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布阵区,所述天线阵包括多个第一阵元,多个所述第一阵元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抑制区;以及,
抑波结构,包括电磁带隙结构,所述电磁带隙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抑制区且呈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贴片块、穿设于所述基板且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贴片块设置的至少两个导电通孔、以及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的金属层,所述至少两个导电通孔对应连接各所述贴片块与所述金属层;
其中,所述电磁带隙结构为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阵元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多个所述第一阵元间隔分布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电磁带隙结构中,所述贴片块设置四个,四个所述贴片块沿第一方向分布有两个贴片组,每一所述贴片组中的两个贴片块沿第二方向分布;
对应的,所述导电通孔设置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带隙结构中的四个所述贴片块中,任意两个所述贴片块之间的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带隙结构设置多个,且沿第二方向等间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赟王珂胡春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