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930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包括固定板、支撑板、永磁体和壳体,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均铰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和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橡胶块的一端安装有抗干扰磁环,抗干扰磁环具有抗干扰的作用,由于永磁体容易受外界对磁场有干扰的材料影响,抗干扰磁环起到保护永磁体的作用,橡胶块可以防止抗干扰磁环和永磁体相互碰撞产生损坏,由于卡块和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
本技术涉及信号收发
,具体为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
技术介绍
T/R组件是收发组件,T/R组件是指一个无线收发系统中视频与天线之间的部分,T/R组件一端接天线,一端接中频处理单元,构成一个无线收发系统,它的功能是对信号进行放大、移相和衰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微带隔离器,微带隔离器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转换输出,输入,输出和工作电源三者相互隔离:传统的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由于信号是三百六十度散发的,信号分散开,导致每个方向的信号减弱,不便于调节信号传播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调节信号传播方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包括固定板、支撑板、永磁体和壳体,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5)、永磁体(8)和壳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安装有壳体(14),且壳体(1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所述壳体(14)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杆(3),所述壳体(14)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滑槽(4)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的顶端均铰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板(5),所述伸缩杆(3)的顶端和支撑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的顶端安装有永磁体(8),且永磁体(8)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抗干扰结构(10),所述第一滑槽(4)顶端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5)、永磁体(8)和壳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安装有壳体(14),且壳体(1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所述壳体(14)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杆(3),所述壳体(14)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滑槽(4)的内部均安装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的顶端均铰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顶端铰接有支撑板(5),所述伸缩杆(3)的顶端和支撑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的顶端安装有永磁体(8),且永磁体(8)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抗干扰结构(10),所述第一滑槽(4)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第二伺服电机(701)、螺纹杆(702)、第一固定块(703)和第二固定块(704),所述第二固定块(704)安装在弧形挡板(9)一侧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块(70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701),且第二伺服电机(701)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702),所述螺纹杆(7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03),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滑槽(11),且第二滑槽(11)的内部按压滑块(6),所述滑块(6)的顶端安装有弧形挡板(9),所述弧形挡板(9)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齿圈(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化T/R组件的微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第一外螺纹(201)、固定杆(202)、第二外螺纹(203)、活动块(20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邦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