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1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具体涉及电阻试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手轮、顶杆、顶杆座、六角开张开机构和触头,所述手轮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所述顶杆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座,所述顶杆座左端固定安装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内侧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触头,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顶杆座插入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把整个装置的接头做成有弧度的六边形,且尺寸比梅花触头尺寸小,使10kV开关小车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操作方便且省力,接触性良好,不会对开关小车梅花触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电阻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
技术介绍
对10kV开关小车做回路电阻或其它试验时,梅花触头接线一般会用传统的钳形接头来进行夹紧从而使它稳定接触,梅花触头是一种电力设备配件,梅花触头由无磁不锈钢材质制成,梅花触头用于高压真空断路器,中置柜,手车一次导电。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因为10kV开关小车梅花触头结构紧密,部位特殊,传统的钳形接头经常会夹不紧,特别是一些较老的设备,在接触方面不太稳定,信号传输不到位,导致试验后没有数据,有时夹子锋利还会有损伤触头的可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通过把整个装置的接头做成有弧度的六边形,且尺寸比梅花触头尺寸小,使其与梅花触头接触紧密,以解决传统的钳形接头经常会夹不紧,以及在接触方面不太稳定,信号传输不到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包括手轮、顶杆、顶杆座、六角开张开机构和触头,所述手轮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所述顶杆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座,所述顶杆座左端固定安装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内侧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触头,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顶杆座插入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内壁。优选的,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优选的,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比梅花触头尺寸小。优选的,所述顶杆座和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外层是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手轮设置为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所述手轮采用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顶杆和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组成壳体一体化,所述顶杆和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呈圆柱状结构。优选的,所述触头呈圆柱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轮左端固定安装顶杆,手轮具有转动顶杆的作用,顶杆具有使六角开张开机构与梅花触头稳定接触的作用,顶杆左端固定安装顶杆座,顶杆座具有定位顶杆的作用,顶杆座左端固定安装六角开张开机构,六角开张开机构具有贴紧梅花触头的作用,六角开张开机构内侧开设通孔,通孔用于减少涡轮效应,能最大限度的贴紧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插入跟拔出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不费力,通孔内侧固定安装触头,触头具有定位六角开张开机构的作用,顶杆穿过顶杆座插入六角开张开机构内壁,六角开张开机构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根据梅花触头的形状设计而成,使其与梅花触头接触紧密,六角开张开机构比梅花触头尺寸小,具有方便插入到梅花触头当中的作用;顶杆座和六角开张开机构外层是金属材料,具有方便六角开张开机构一端与梅花触头接触,另一端裸露在梅花触头外面便于做回路电阻试验,仪器接线夹可以很稳定的与装置接触,手轮设置为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手轮采用橡胶材质,具有方便手握住手轮,不伤手的优点,顶杆和六角开张开机构组成壳体一体化,顶杆和六角开张开机构呈圆柱状结构,具有最大限度的贴紧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插入跟拔出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不费力的特性;由于紧密接触,信号接收传输稳定,减少了试验时重复操作的次数,在顺利完成试验的同时还很好的保护了梅花触头免受夹伤,解决了回路电阻测量值偏大的问题,便于试验人员操作,六角开张开机构与顶杆相连,通过旋转手轮带动顶杆,顶杆插入六角开张开机构,使六角开张开机构张开与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能最大限度的贴紧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插入跟拔出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不费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图。图中:1手轮、2顶杆、3顶杆座、4六角开张开机构、5触头、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1-图4,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包括手轮1、顶杆2、顶杆座3、六角开张开机构4和触头5;进一步地,所述手轮1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2,所述顶杆2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座3,所述顶杆座3左端固定安装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侧开设通孔6,所述通孔6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触头5,所述顶杆2穿过所述顶杆座3插入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壁,手轮1具有转动顶杆2的作用,顶杆2具有使六角开张开机构4与梅花触头稳定接触的作用,顶杆座3具有定位顶杆2的作用,六角开张开机构4具有贴紧梅花触头的作用,通孔6用于减少涡轮效应,能最大限度的贴紧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插入跟拔出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不费力,触头5具有定位六角开张开机构4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根据梅花触头的形状设计而成,使其与梅花触头接触紧密;进一步地,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比梅花触头尺寸小,具有方便插入到梅花触头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座3和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外层是金属材料,具有方便六角开张开机构4一端与梅花触头接触,另一端裸露在梅花触头外面便于做回路电阻试验,仪器接线夹可以很稳定的与装置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手轮1设置为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所述手轮1采用橡胶材质,具有方便手握住手轮1,不伤手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顶杆2和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组成壳体一体化,所述顶杆2和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呈圆柱状结构,具有最大限度的贴紧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插入跟拔出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不费力的特性,由于紧密接触,信号接收传输稳定,减少了试验时重复操作的次数,在顺利完成试验的同时还很好的保护了梅花触头免受夹伤;进一步地,所述触头5呈圆柱状结构,具有对六角开张开机构4进行定位的作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手轮1左端固定安装顶杆2,手轮1具有转动顶杆2的作用,顶杆2具有使六角开张开机构4与梅花触头稳定接触的作用,顶杆2左端固定安装顶杆座3,顶杆座3具有定位顶杆2的作用,顶杆座3左端固定安装六角开张开机构4,六角开张开机构4具有贴紧梅花触头的作用,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侧开设通孔6,通孔6用于减少涡轮效应,能最大限度的贴紧梅花触头,稳定接触,插入跟拔出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不费力,通孔6内侧固定安装触头5,触头5具有定位六角开张开机构4的作用,顶杆2穿过顶杆座3插入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壁,六角开张开机构4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根据梅花触头的形状设计而成,使其与梅花触头接触紧密,六角开张开机构4比梅花触头尺寸小,具有方便插入到梅花触头当中的作用,顶杆座3和六角开张开机构4外层是金属材料,具有方便六角开张开机构4一端与梅花触头接触,另一端裸露在梅花触头外面便于做回路电阻试验,仪器接线夹可以很稳定的与装置接触,手轮1设置为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手轮1采用橡胶材质,具有方便手握住手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包括手轮(1)、顶杆(2)、顶杆座(3)、六角开张开机构(4)和触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2),所述顶杆(2)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座(3),所述顶杆座(3)左端固定安装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侧开设通孔(6),所述通孔(6)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触头(5),所述顶杆(2)穿过所述顶杆座(3)插入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包括手轮(1)、顶杆(2)、顶杆座(3)、六角开张开机构(4)和触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2),所述顶杆(2)左端固定安装所述顶杆座(3),所述顶杆座(3)左端固定安装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侧开设通孔(6),所述通孔(6)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触头(5),所述顶杆(2)穿过所述顶杆座(3)插入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开张开机构(4)设置为有弧度的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控制转头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莫桂阳李志永梁毅李聪郑春丽吴宗杰陈湛生梁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