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及其接触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16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及其接触器,包括与动点板连接的底板以及由底板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于动点板的外周;所述接触块用于与绝缘罩的导向凸筋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动点板的底部设置底板,并且由底板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设置在动点板的外周,能够避免动点板直接与绝缘罩的导向凸筋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动点板因摩擦产生铜粉,消除了铜粉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及其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及其接触器。
技术介绍
直流接触器是接触器中的一种,现有的直流接触器大多采用动簧片直动式(也称为螺线管直动式)方案,该直流接触器的触头部分包括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组件,动组件包括动簧部分和推动杆组件,动簧部分由动点板构成,动点板为直动式,当动点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相接触时,电流由其中一个静触头流入,经过动点板后从另一个静触头流出;动点板是装在推动杆组件的一端,推动杆组件的另一端则与动铁芯相连接,当线圈接入电流而使动铁芯向上运动时,动铁芯带动推动杆组件向上移动,使动点板与两个静触头分别相接触,当线圈断开电流时,动铁芯受复位弹簧的作用向下运动,动铁芯则带动推动杆组件向下移动,使动点板与两个静触头分别相分离。现有技术的这种直流接触器,触头部分通常是容纳在陶瓷罩内,动簧部分与磁路部分之间则是由轭铁板隔开,也就是说动簧部分是设在轭铁板的上方,也可以说是由陶瓷罩和轭铁板围成了一个灭弧腔室,同时,为了防止动点板在水平方向旋转,造成其与静触头接触位置偏差,在陶瓷罩内部增加了竖直向下的导向凸筋,产品动作过程中,动点板通过与导向凸筋摩擦进行导向。但这种摩擦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动点板摩擦产生铜粉的发生,铜粉在灭弧腔室内部自由运动,对产品动作性能及电气性能造成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及其接触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包括与动点板连接的底板以及由底板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于动点板的外周;所述接触块用于与绝缘罩的导向凸筋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块所用材料的硬度大于动点板所用材料的硬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设有供推动杆穿过的让位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块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用于与绝缘罩的导向凸筋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设有与动点板配合连接的通孔。一种接触器,包括绝缘罩、轭铁板、支架、静触头、动点板以及动簧组件;所述绝缘罩与轭铁板之间形成有灭弧腔室;所述静触头的一端伸入固定在灭弧腔室内;所述支架设于轭铁板的底部;所述动簧组件包括推动杆以及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于支架;所述推动杆与动点板连接;所述推动组件用于带动推动杆活动从而使得动点板与静触头接触;所述绝缘罩的内侧设有导向凸筋;所述接触器还包括触头支撑装置;所述触头支撑装置包括与动点板连接的底板以及由底板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于动点板的外周;所述接触块用于与导向凸筋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块所用材料的硬度大于动点板所用材料的硬度;所述接触块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用于与绝缘罩的导向凸筋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设有供推动杆穿过的让位孔;所述推动杆穿过让位孔后与动点板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设有通孔;所述动点板的底部设有与通孔配合连接的凸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轭铁板的顶部设有绝缘底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动点板的底部设置底板,并且由底板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设置在动点板的外周,能够避免动点板直接与绝缘罩的导向凸筋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动点板因摩擦产生铜粉,消除了铜粉的隐患。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接触器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推动杆、动点板以及触头支撑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触头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动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绝缘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绝缘罩;11、灭弧腔室;12、导向凸筋;2、轭铁板;3、支架;4、静触头;5、动点板;51、凸包;61、推动杆;62、推动组件;7、触头支撑装置;71、底板;72、接触块;73、弧形凸起;74、让位孔;75、通孔;8、绝缘底盖。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5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7,包括与动点板5连接的底板71以及由底板71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72;所述接触块72设于动点板5的外周;所述接触块72用于与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接触。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7,通过在动点板5的底部设置底板71,并且由底板71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72设置在动点板5的外周,能够避免动点板5直接与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动点板5因摩擦产生铜粉,消除了铜粉的隐患。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7,所述接触块72所用材料的硬度大于动点板5所用材料的硬度。动点板5所用材料为铜材,本实施例利用比铜材更高硬度的触头支撑装置7与陶瓷的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进行摩擦,会大大减少金属粉末的产生。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7,所述底板71设有供推动杆61穿过的让位孔74。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推动杆61与动点板5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7,所述接触块72设有弧形凸起73;所述弧形凸起73用于与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接触。通过设置弧形凸起73,可使原有线与面摩擦转化为现在的点与面摩擦。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7,所述底板71设有与动点板5配合连接的通孔75。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底板71设于动点板5的底部,会对动点板5产生一个托举力,可以有效减少触头吸合时的弹跳,对电气及机械性能都有很大的提升。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包括绝缘罩1、轭铁板2、支架3、静触头4、动点板5以及动簧组件;所述绝缘罩1与轭铁板2之间形成有灭弧腔室11;所述静触头4的一端伸入固定在灭弧腔室11内;所述支架3设于轭铁板2的底部;所述动簧组件包括推动杆61以及推动组件62;所述推动组件62设于支架3;所述推动杆61与动点板5连接;所述推动组件62用于带动推动杆61活动从而使得动点板5与静触头4接触;所述绝缘罩1的内侧设有导向凸筋12;所述接触器还包括触头支撑装置7;所述触头支撑装置7包括与动点板5连接的底板71以及由底板71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72;所述接触块72设于动点板5的外周;所述接触块72用于与导向凸筋12接触。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接触器,绝缘罩1与轭铁板2之间形成有灭弧腔室11,静触头4固定在灭弧腔室11的顶部,动点板5在灭弧腔室11内运动,推动杆61从轭铁板2的底部穿入灭弧腔室11内后与动点板5连接,从而带动动点板5与静触头4接触,而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动点板(5)连接的底板(71)以及由底板(71)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72);所述接触块(72)设于动点板(5)的外周;所述接触块(72)用于与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动点板(5)连接的底板(71)以及由底板(71)向上延伸而成的接触块(72);所述接触块(72)设于动点板(5)的外周;所述接触块(72)用于与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块(72)所用材料的硬度大于动点板(5)所用材料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1)设有供推动杆(61)穿过的让位孔(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块(72)设有弧形凸起(73);所述弧形凸起(73)用于与绝缘罩(1)的导向凸筋(1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接触器动作性能的触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1)设有与动点板(5)配合连接的通孔(75)。


6.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罩(1)、轭铁板(2)、支架(3)、静触头(4)、动点板(5)以及动簧组件;所述绝缘罩(1)与轭铁板(2)之间形成有灭弧腔室(11);所述静触头(4)的一端伸入固定在灭弧腔室(11)内;所述支架(3)设于轭铁板(2)的底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鹤谭秋雪汤保成霍震普袁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泰福安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