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98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材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其便于设备移动,方便检测不同位置,提高可靠性;包括计算机、键盘、数据线和检测头,键盘输出端与计算机输入端相连接,数据线输入端与检测头输出端相连接,数据线输出端也连入计算机输入端;还包括橱架、桌板、计算机支盘、计算机支柱、车板、转向轴、轮盒、前轮轴、前轮、后轮架、后轮轴、后轮、后把架、后把杆和后把套,后轮架内壁与后轮轴中部外壁可转动相连接,后轮轴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后轮内端中部相连接,车板顶端后侧左右部分别与一组后把架底端相连接,两组后把架内端上部分别与后把杆左右端相连接,后把杆外侧与后把套内侧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材检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是一种用于钢混合梁进行成分检测的便携移动的辅助装置,其在钢材检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包括计算机、键盘、数据线和检测头,键盘输出端与计算机输入端相连接,数据线输入端与检测头输出端相连接,数据线输出端也连入计算机输入端;现有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使用时,将检测头贴合钢混合梁表面,检测成分并由数据线传输信息,通过操作键盘对计算机进行观察得出检测结果;现有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使用中发现,由于钢混合梁体积较大,而检测仪器较为笨重,不便于携带去横梁的各个位置进行检测,导致检测不便,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设备移动,方便检测不同位置,提高可靠性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包括计算机、键盘、数据线和检测头,键盘输出端与计算机输入端相连接,数据线输入端与检测头输出端相连接,数据线输出端也连入计算机输入端;还包括橱架、桌板、计算机支盘、计算机支柱、车板、转向轴、轮盒、前轮轴、前轮、后轮架、后轮轴、后轮、后把架、后把杆和后把套,桌板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盘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盘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柱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柱顶端与计算机底端中部相连接,键盘置放于桌板顶端左侧,桌板底端与橱架顶端相连接,橱架底端与车板顶端前部相连接,车板底端前部左右侧分别与一组转向轴顶端可转动相连接,转向轴底端与轮盒顶端中部相连接,轮盒内端左右侧中下部分别与一组前轮轴左右端可转动相连接,前轮轴中部外壁与前轮内壁相连接,车板底端后侧与后轮架顶端相连接,后轮架内壁与后轮轴中部外壁可转动相连接,后轮轴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后轮内端中部相连接,车板顶端后侧左右部分别与一组后把架底端相连接,两组后把架内端上部分别与后把杆左右端相连接,后把杆外侧与后把套内侧相连接。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隔断板,橱架内端环侧分别与两组隔断板外侧相连接。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合页、门板、拧手、销座、销杆、挡板和销架,橱架前端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合页一端相连接,两组合页另一端分别与一组门板后侧端中部相连接,左端门板外侧左部中上侧与拧手内端可转动相连接,左端门板内端左侧上部与销座内端相连接,拧手输出端与销座输入端相连接,销座顶部输出端与销杆底端可滑动相连接,橱架内部顶端中左侧与销架顶端相连接,左侧门板右端和右侧门板右端分别与一组挡板内端相连接。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锁环,锁环内端与左侧门板外端左部中下侧相连接,锁环输出端连入拧手输入端。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刹车杆和刹车踩片,刹车杆内端与后轮架后端中部活动连接,刹车杆外端与刹车踩片内端中部相连接。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收束盒,橱架顶端右侧中部与收束盒底端相连接,数据线通入收束盒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各个位置检测时,通过握持后把架,由后把杆推动后把架,将力传递到车板,使转向轴通过在车板上转动实现轮盒转向,并通过前轮轴在轮盒上转动,使前轮在地面滚动,和后轮轴在后轮架内转动使后轮在地面上滚动实现设备移动,进而将检测设备进行移动,在相应位置进行检测,便于设备移动,方便检测不同位置,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轴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附图中标记:1、计算机;2、键盘;3、数据线;4、检测头;5、橱架;6、桌板;7、计算机支盘;8、计算机支柱;9、收束盒;10、车板;11、转向轴;12、轮盒;13、前轮轴;14、前轮;15、后轮架;16、后轮轴;17、后轮;18、后把架;19、后把杆;20、后把套;21、隔断板;22、合页;23、门板;24、拧手;25、销座;26、销杆;27、挡板;28、销架;29、锁环;30、刹车杆;31、刹车踩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包括计算机1、键盘2、数据线3和检测头4,键盘2输出端与计算机1输入端相连接,数据线3输入端与检测头4输出端相连接,数据线3输出端也连入计算机1输入端;还包括橱架5、桌板6、计算机支盘7、计算机支柱8、车板10、转向轴11、轮盒12、前轮轴13、前轮14、后轮架15、后轮轴16、后轮17、后把架18、后把杆19和后把套20,桌板6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盘7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盘7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柱8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柱8顶端与计算机1底端中部相连接,键盘2置放于桌板6顶端左侧,桌板6底端与橱架5顶端相连接,橱架5底端与车板10顶端前部相连接,车板10底端前部左右侧分别与一组转向轴11顶端可转动相连接,转向轴11底端与轮盒12顶端中部相连接,轮盒12内端左右侧中下部分别与一组前轮轴13左右端可转动相连接,前轮轴13中部外壁与前轮14内壁相连接,车板10底端后侧与后轮架15顶端相连接,后轮架15内壁与后轮轴16中部外壁可转动相连接,后轮轴16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后轮17内端中部相连接,车板10顶端后侧左右部分别与一组后把架18底端相连接,两组后把架18内端上部分别与后把杆19左右端相连接,后把杆19外侧与后把套20内侧相连接;在各个位置检测时,通过握持后把架18,由后把杆19推动后把架18,将力传递到车板10,使转向轴11通过在车板10上转动实现轮盒12转向,并通过前轮轴13在轮盒12上转动,使前轮14在地面滚动,和后轮轴16在后轮架15内转动使后轮17在地面上滚动实现设备移动,进而将检测设备进行移动,在相应位置进行检测,便于设备移动,方便检测不同位置,提高可靠性。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隔断板21,橱架5内端环侧分别与两组隔断板21外侧相连接;通过隔断板21对橱架5内部进行隔断,方便放置物品,起到运输作用,增加功能性。本技术的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还包括合页22、门板23、拧手24、销座25、销杆26、挡板27和销架28,橱架5前端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合页22一端相连接,两组合页22另一端分别与一组门板23后侧端中部相连接,左端门板23外侧左部中上侧与拧手24内端可转动相连接,左端门板23内端左侧上部与销座25内端相连接,拧手24输出端与销座25输入端相连接,销座25顶部输出端与销杆26底端可滑动相连接,橱架5内部顶端中左侧与销架28顶端相连接,左侧门板23右端和右侧门板23右端分别与一组挡板27内端相连接;通过在合页22约束下合闭门板23可以对橱架5内部进行保护,并通过拧动拧手24使销座25作用于销杆26伸出插入至销杆26内进行销定,另外通过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包括计算机(1)、键盘(2)、数据线(3)和检测头(4),键盘(2)输出端与计算机(1)输入端相连接,数据线(3)输入端与检测头(4)输出端相连接,数据线(3)输出端也连入计算机(1)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橱架(5)、桌板(6)、计算机支盘(7)、计算机支柱(8)、车板(10)、转向轴(11)、轮盒(12)、前轮轴(13)、前轮(14)、后轮架(15)、后轮轴(16)、后轮(17)、后把架(18)、后把杆(19)和后把套(20),桌板(6)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盘(7)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盘(7)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柱(8)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柱(8)顶端与计算机(1)底端中部相连接,键盘(2)置放于桌板(6)顶端左侧,桌板(6)底端与橱架(5)顶端相连接,橱架(5)底端与车板(10)顶端前部相连接,车板(10)底端前部左右侧分别与一组转向轴(11)顶端可转动相连接,转向轴(11)底端与轮盒(12)顶端中部相连接,轮盒(12)内端左右侧中下部分别与一组前轮轴(13)左右端可转动相连接,前轮轴(13)中部外壁与前轮(14)内壁相连接,车板(10)底端后侧与后轮架(15)顶端相连接,后轮架(15)内壁与后轮轴(16)中部外壁可转动相连接,后轮轴(16)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后轮(17)内端中部相连接,车板(10)顶端后侧左右部分别与一组后把架(18)底端相连接,两组后把架(18)内端上部分别与后把杆(19)左右端相连接,后把杆(19)外侧与后把套(20)内侧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检测检验装置,包括计算机(1)、键盘(2)、数据线(3)和检测头(4),键盘(2)输出端与计算机(1)输入端相连接,数据线(3)输入端与检测头(4)输出端相连接,数据线(3)输出端也连入计算机(1)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橱架(5)、桌板(6)、计算机支盘(7)、计算机支柱(8)、车板(10)、转向轴(11)、轮盒(12)、前轮轴(13)、前轮(14)、后轮架(15)、后轮轴(16)、后轮(17)、后把架(18)、后把杆(19)和后把套(20),桌板(6)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盘(7)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盘(7)顶端中部与计算机支柱(8)底端相连接,计算机支柱(8)顶端与计算机(1)底端中部相连接,键盘(2)置放于桌板(6)顶端左侧,桌板(6)底端与橱架(5)顶端相连接,橱架(5)底端与车板(10)顶端前部相连接,车板(10)底端前部左右侧分别与一组转向轴(11)顶端可转动相连接,转向轴(11)底端与轮盒(12)顶端中部相连接,轮盒(12)内端左右侧中下部分别与一组前轮轴(13)左右端可转动相连接,前轮轴(13)中部外壁与前轮(14)内壁相连接,车板(10)底端后侧与后轮架(15)顶端相连接,后轮架(15)内壁与后轮轴(16)中部外壁可转动相连接,后轮轴(16)左右侧分别与一组后轮(17)内端中部相连接,车板(10)顶端后侧左右部分别与一组后把架(18)底端相连接,两组后把架(18)内端上部分别与后把杆(19)左右端相连接,后把杆(19)外侧与后把套(20)内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平张桂芳吴磊史延杨丹丹袁磊张基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