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熔炼
,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形变铝合金又分为不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材料性能,只能通过冷加工变形来实现强化,它主要包括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以及防锈铝等;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导致熔炼时间过短,从而造成铝合金的各处的各成分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铝合金制品的材料性能,故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成分控制是当下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关于一些关于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2010292503.6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前准备:先将分析装置中的U形槽(23)清理干净,再将浮球(5)和浮棒(4)清理干净,最后对分析装置的各元件进行调试;/nS2:熔炼:将燃料到入分析装置中的一号圆槽(12)内,工作人员点燃燃料进行燃烧,再将原料倒入二号圆槽(21)内,原料由铝元素、铜元素、镁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组成;对二号圆槽(21)内的原料一边融化一边搅拌,直到原料由固态变成液态;/nS3:分析:将分析装置中的基盘(3)通过卡棒(31)卡在U形槽(23)内,浮棒(4)和浮球(5)受到重力作用下沿着贯穿孔(32)滑动,直到浮球(5)浸没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准备:先将分析装置中的U形槽(23)清理干净,再将浮球(5)和浮棒(4)清理干净,最后对分析装置的各元件进行调试;
S2:熔炼:将燃料到入分析装置中的一号圆槽(12)内,工作人员点燃燃料进行燃烧,再将原料倒入二号圆槽(21)内,原料由铝元素、铜元素、镁元素、锌元素和硅元素组成;对二号圆槽(21)内的原料一边融化一边搅拌,直到原料由固态变成液态;
S3:分析:将分析装置中的基盘(3)通过卡棒(31)卡在U形槽(23)内,浮棒(4)和浮球(5)受到重力作用下沿着贯穿孔(32)滑动,直到浮球(5)浸没在原料内为止,当浮棒(4)静止不动时,距离传感器(35)检测浮棒(4)与顶盘(34)之间的距离,距离传感器(35)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
S4:后处理:工作人员根据S3中的分析结果对原料继续进行搅拌,直到每个浮棒(4)与顶盘(34)之间的距离相同为止;
其中,S1-S3中使用的分析装置包括熔炼炉(1)、熔炼罐(2)、基盘(3)和控制器;所述熔炼炉(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熔炼炉(1)的下端固连有支脚(11),熔炼炉(1)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圆槽(12);所述一号圆槽(12)的槽壁上设置有通风槽(13);所述通风槽(13)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熔炼炉(1)的上端设置有熔炼罐(2);所述熔炼罐(2)的上端设置有二号圆槽(21),熔炼罐(2)的上端固连有耳角(22);所述耳角(22)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23);所述熔炼罐(2)的上方设有基盘(3);所述基盘(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基盘(3)的侧壁固连有卡棒(31),基盘(3)通过卡棒(31)卡在U形槽(23)内,基盘(3)的上端固连有一组贯穿孔(32);所述贯穿孔(32)均匀分布在基盘(3)的上端,贯穿孔(32)内滑动连接着浮棒(4);所述浮棒(4)的下端固连有浮球(5),浮棒(4)和浮球(5)的熔点高于铝合金,浮棒(4)的上端销连接着卡销(41);所述基盘(3)的上端固连有支棒(33);所述支棒(33)由隔热材料制成,支棒(33)的上端固连有顶盘(34);所述顶盘(34)的下端固连有距离传感器(35);所述距离传感器(35)位于浮棒(4)的正上方;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析装置自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熔炼过程成分分析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