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89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第一辅助测温器件、第二辅助测温器件固定于测温传感器内部,主测温器件固定于测温传感器外侧,主测温器件、第一辅助测温器件、第二辅助测温器件与测温传感器的内部电路功能模块连接,主测温器件与第一辅助测温器件通过第一导热结构连接,第一辅助测温器件与第二辅助测温器件通过第二导热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各种接触式测温传感器的自检测和自校准,解决了传感器长时间使用后,温度基准漂移,测温不准确、误报警等问题。减少了人工维护和检测校准工作,使测温传感器的长期在线运行成为可能,延长了测温传感器的复议期限和使用寿命,提高了测温传感器的测温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温传感器
,尤其涉及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测温传感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测温芯片(或测温探头)的精度会随着使用时长而变差,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甚至错误,从而失去对被测设备的有效监控,对被测设备系统产生一系列的潜在威胁。因此,运维人员需要定期对测温传感器进行精度校准。现有的有线测温传感器校准工作需要运维人员定期到现场,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单独校准。一方面,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增加了运维工作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校准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应的被测设备停运,会造成了经济损失。行业目前使用的无线测温传感器主要是通过固定间隔时间,主控模块采集温度,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发射到接收主机。如申请号201610727307.0的专利,采用温度开关作为校准的关键参照器件,而温度开关器件本身的精度不高,通常为±5℃的测温公差。而作为电力设备监测用的测温传感器一般采用半导体测温器件,精度较高,一般达到±2℃。所以用低精度的器件取校准高精度器件,不合理,不具有可行性。无线测温传感器使用在高压电力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测温器件、第一辅助测温器件、第二辅助测温器件、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的导热性能不同,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所述第二辅助测温器件固定于测温传感器的内部,所述主测温器件固定于测温传感器的外侧,所述主测温器件、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所述第二辅助测温器件与测温传感器的内部电路功能模块连接,所述主测温器件与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与所述第二辅助测温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测温器件、第一辅助测温器件、第二辅助测温器件、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的导热性能不同,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所述第二辅助测温器件固定于测温传感器的内部,所述主测温器件固定于测温传感器的外侧,所述主测温器件、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所述第二辅助测温器件与测温传感器的内部电路功能模块连接,所述主测温器件与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测温器件与所述第二辅助测温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热结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为金属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的形状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温传感器精度自检测和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为非金属结构。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晨华潘晨曦宁松浩汪俊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一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