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83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包括测量杆和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测量杆的测量端设有活动卡槽,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安装于活动卡槽,第一转轴连接第一伸缩测量尺,第二转轴连接第二伸缩测量尺,第一伸缩测量尺和第二伸缩测量尺均与测量杆连接;第一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第二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二角度传感器和微型测距仪,测量杆设有显示器和数据处理器,第一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微型测距仪及显示器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操作即可测量外径和内径,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管径获取方式比较多的采用接触式测量,即人工用量尺直接量出管径;同时也有量取管道底部和顶部距地面的距离,采用求取距离差来获取管径;比较便捷的有采用激光扫描仪采集的点云拟合出管径,更有甚者通过经验来判断管径尺寸,以上情况均在较理想的环境下测量管径,如果是底部沉积污水或者淤泥的雨污水水管道,或者管道内壁有附着物,聚集有大量危险性气体,这种情况下人员很难靠近,并且测量数据准确性较差,再者对于电力、燃气、热力等管道,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直接测量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其它方法获取数据的精度普遍精度较低、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此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只需工作人员在地面上操作,操作简单,而且测量精度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包括测量杆和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杆和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测量杆的测量端设有活动卡槽,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安装于活动卡槽,且所述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之间设有液压器,此液压器的伸缩杆和缸体分别与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有2个第一伸缩测量尺,所述第二转动轴连接有2个第二伸缩测量尺,所述第一伸缩测量尺和第二伸缩测量尺分别通过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二活动支架与测量杆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设有第一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设有第二角度传感器和微型测距仪,所述测量杆的杆身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杆和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测量杆的测量端设有活动卡槽,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安装于活动卡槽,且所述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之间设有液压器,此液压器的伸缩杆和缸体分别与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有2个第一伸缩测量尺,所述第二转动轴连接有2个第二伸缩测量尺,所述第一伸缩测量尺和第二伸缩测量尺分别通过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二活动支架与测量杆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设有第一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设有第二角度传感器和微型测距仪,所述测量杆的杆身设有显示器和数据处理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第二角度传感器、微型测距仪及显示器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地下管线管径快速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宗朋王耀国欧曙光洪晓聪胡志鸿伍兆舜王重阳蓝仕育王杰关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