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7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3
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换热主体和外转接头;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冷凝换热腔上设置有进烟管;所述的外转接头内部设置有转接腔,转接腔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设置在外转接头上、且其进烟管伸入转接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分别在冷凝换热主体、外转接头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转接腔,再分别利用冷凝换热腔、转接腔连通有进烟管、进气管,使进入冷凝换热腔内部的高温烟气与进入转接腔内部的常温空气相互隔断,进而保证冷凝换热器在工作时能更好地回收烟气潜热,壁挂炉在工作时能更好地进入空气,同时烟气潜热的回收与空气的进入互不干扰,以提高壁挂炉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换热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地,把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的换热器定义为冷凝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可用于燃气壁挂炉中,通过冷凝换热器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水,加热水流。但是,传统的冷凝换热器均设置在燃气壁挂炉内部,如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04180510B在2016年11月30日公开的一种冷凝式燃气壁挂炉,它将主换热器、冷凝装置、板式交换器总成等用于冷凝换热的部件全部设置在壳体内,这会造成燃气壁挂炉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还会导致燃气壁挂炉的体积增大,影响燃气壁挂炉的放置及装配。同时空气进口为套设在排烟管上部且嵌装在壳体上的环状套管结构,空气进口和排烟管均与一内外套接实现空气进、烟气排放,其结构复杂,生产加工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冷凝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凝换热器内置在壁挂炉内部,导致壁挂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体积大,放置及装配困难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换热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接头;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冷凝换热腔上设置有进烟管;所述的外转接头内部设置有转接腔,转接腔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设置在外转接头上、且其进烟管伸入转接腔内。所述冷凝换热腔与进烟管相互连通,转接腔与进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凝换热腔、进烟管与转接腔、进气管相互隔断。所述外转接头顶部设置有上开口部,上开口部与转接腔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固定设置在外转接头顶部、且其进烟管通过上开口部伸入转接腔内。所述外转接头底部设置有下开口部,侧部设置有套接部,套接部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下开口部、转接腔、进气孔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套设在套接部上、且通过进气孔与转接腔相互连通。所述冷凝换热腔一端设置有排烟部,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部;所述的进烟管、冷凝换热腔、排烟部、冷凝水排放部相互连通。所述冷凝换热腔内绕设有不锈钢盘管,不锈钢盘管端部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设置在冷凝换热腔另一端外侧。所述外转接头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的固定孔。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分别在冷凝换热主体、外转接头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转接腔,再分别利用冷凝换热腔、转接腔连通有进烟管、进气管,使进入冷凝换热腔内部的高温烟气与进入转接腔内部的常温空气相互隔断,进而保证冷凝换热器在工作时能更好地回收烟气潜热,壁挂炉在工作时能更好地进入空气,同时烟气潜热的回收与空气的进入互不干扰,以提高壁挂炉的工作稳定性。而且,将上述的冷凝换热主体、外转接头应用于壁挂炉上,能在不更改壁挂炉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外转接头的转接作用,使冷凝换热主体通过进烟管与壁挂炉的风机连接,壁挂炉通过外转接头与进气管连通,从而实现冷凝换热主体的高温烟气潜热回收、以及壁挂炉的空气进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冷凝换热器内置在壁挂炉内部,导致壁挂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体积大,放置及装配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壁挂炉的换热效率,节能效果也可以提升10%左右,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造成资源浪费。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换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特点,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冷凝换热主体、外转接头、壁挂炉主机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换热主体3和外转接头2;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15,冷凝换热腔15上设置有进烟管8;所述的外转接头2内部设置有转接腔14,转接腔14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设置在外转接头2上、且其进烟管8伸入转接腔14内。分别在冷凝换热主体3、外转接头2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15、转接腔14,再分别利用冷凝换热腔15、转接腔14连通有进烟管8、进气管4,使进入冷凝换热腔15内部的高温烟气与进入转接腔14内部的常温空气相互隔断,进而保证冷凝换热器在工作时能更好地回收烟气潜热,壁挂炉在工作时能更好地进入空气,同时烟气潜热的回收与空气的进入互不干扰,以提高壁挂炉的工作稳定性。如图4所示,上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和外转接头2可应用于壁挂炉主机体1上。具体地讲,外转接头2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的固定孔13,外转接头2通过固定孔13固定设置在壁挂炉主机体1上,同时壁挂炉主机体1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壁挂炉开口(图中未显示),转接腔14通过壁挂炉开口与壁挂炉主机体1的内部连通,冷凝换热主体3则固定设置在外转接头2上、且通过进烟管8与壁挂炉主机体1的风机(图中未显示)连接。在不更改现有技术的壁挂炉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外转接头2的转接作用,使冷凝换热主体3固定在壁挂炉主机体1外部、且通过进烟管8与壁挂炉主机体1的风机连接,壁挂炉主机体1通过外转接头2与进气管4连通,从而实现冷凝换热主体3对于壁挂炉主机体1排出的高温烟气潜热进行回收、以及壁挂炉主机体1的空气进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冷凝换热器内置在壁挂炉内部,导致壁挂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体积大,放置及装配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壁挂炉的换热效率,节能效果也可以提升10%左右,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造成资源浪费具体地讲,冷凝换热腔15与进烟管8相互连通,转接腔14与进气管4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凝换热腔15、进烟管8与转接腔14、进气管4相互隔断。外转接头2顶部设置有上开口部11,上开口部11与转接腔14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固定设置在外转接头2顶部、且其进烟管8通过上开口部11伸入转接腔14内。外转接头2底部设置有下开口部16,侧部设置有套接部12,套接部12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下开口部16、转接腔14、进气孔相互连通。进气管4套设在套接部12上、且通过进气孔与转接腔14相互连通。冷凝换热腔15一端设置有排烟部5,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部6;所述的进烟管8、冷凝换热腔15、排烟部5、冷凝水排放部6相互连通。冷凝水排放部6位于冷凝换热腔15底部,能减少冷凝水的积聚,降低冷凝换热腔15内部对于不锈钢盘管7表面的液膜热阻,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还能对冷凝换热腔15内部的冷凝进行有效的排放。冷凝换热腔15内绕设有不锈钢盘管7,不锈钢盘管7端部设置有进水接头10和出水接头9;所述的进水接头10和出水接头9分别设置在冷凝换热腔15另一端外侧。不锈钢盘管7的进水接头10与散热器的出液端连通,出水接头9与散热器的进液端连通。在工作时,散热器从出液端流出的低温回水先从进水接头10进入冷凝换热腔15里面的不锈钢盘管7内进行热交换,再从出水接头9流回散热器的进液端,从而实现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换热主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接头(2);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15),冷凝换热腔(15)上设置有进烟管(8);所述的外转接头(2)内部设置有转接腔(14),转接腔(14)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设置在外转接头(2)上、且其进烟管(8)伸入转接腔(1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冷凝换热主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转接头(2);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内部设置有冷凝换热腔(15),冷凝换热腔(15)上设置有进烟管(8);所述的外转接头(2)内部设置有转接腔(14),转接腔(14)上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设置在外转接头(2)上、且其进烟管(8)伸入转接腔(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换热腔(15)与进烟管(8)相互连通,转接腔(14)与进气管(4)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凝换热腔(15)、进烟管(8)与转接腔(14)、进气管(4)相互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接头(2)顶部设置有上开口部(11),上开口部(11)与转接腔(14)相互连通;所述的冷凝换热主体(3)固定设置在外转接头(2)顶部、且其进烟管(8)通过上开口部(11)伸入转接腔(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仲恩梁友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满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