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式多功能新风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式多功能新风机系统。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主要应用于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三个领域,主要依托于医院、办公楼、银行等公共建筑应用市场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我国新风机行业发展的四大机遇,一是中央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二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精装修配套需求,三是环保加码,国家提出建立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社会,能耗与节能意识提升,四是大众普遍强烈关注居住、工作环境的健康,使得新风系统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得到加强,例如家庭建筑领域。家庭建筑领域的新风系统需求快速增长,加大了户式新风系统的配置安装和应用。家庭式的新风机目前主要以落地式(柜式)安装、壁挂式安装、吊顶式安装为主。柜式新风系统由于价格高,占用空间大等劣势,难以获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壁挂式新风系统新风量输送有限,一般仅能满足个别房间的需求;吊顶式新风系统,设备一般可以做到大风量,通过合理布置的管道送风,可以实现全屋每个角落的通风净化,质量稳定,后期维护费用低。因此相较于落地式和壁挂式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式多功能新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风腔、换热腔和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排风风机腔和进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送风机腔和回风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排风风机腔连通的排风口和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新风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送风机腔连通的送风口和与所述回风腔连通的回风口;/n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n盘管,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内部流通换热介质;/n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风机腔中;以及/n送风机,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式多功能新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风腔、换热腔和第二风腔,所述第一风腔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排风风机腔和进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送风机腔和回风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排风风机腔连通的排风口和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新风口,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送风机腔连通的送风口和与所述回风腔连通的回风口;
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
盘管,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内部流通换热介质;
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风机腔中;以及
送风机,所述送风机设置在所述送风机腔中;
中央空调系统,所述中央空调系统与所述盘管连通,为所述盘管提供换热介质;
其中,所述换热腔由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一竖隔板分隔为主换热腔和辅换热腔,所述主换热腔靠近所述排风风机腔且设置所述换热器芯体,所述辅换热腔由与所述第一竖隔板连接的横隔板分隔为靠近所述外壳顶壁的第一辅换热腔和靠近所述外壳底壁的第二辅换热腔,所述第一辅换热腔设置所述盘管且与所述回风腔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风阀,所述第二辅换热腔与所述回风腔之间设有第一电动风阀,使所述进风腔、所述主换热腔、所述第一辅换热腔和所述送风机腔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回风腔、所述第二辅换热腔、所述主换热腔和所述排风风机腔形成回风通道,所述回风腔、所述第一辅换热腔和所述送风机腔形成送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多功能新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所述第二电动风阀构造成可同时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多功能新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与所述送风机腔处于对角位置,所述回风腔与所述排风风机腔处于对角位置,所述主换热腔与所述第一辅换热腔的连通口靠近所述送风机腔一侧,所述主换热腔与所述第二辅换热腔的连通口靠近所述回风腔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君,邹明霞,杜海滨,申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环能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