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55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包括框架、滤芯和导流器,框架的四个侧板左端设有螺钉孔,框架的四个侧板右端设有向内延伸且连为一体的挡沿,挡沿上设有沿四周布置的沟槽,滤芯卡装在框架中,滤芯包括第一边框和设置于第一边框中的滤材,第一边框的右端四周处于沟槽中,滤材采用复合纳米纤维膜制作,复合纳米纤维膜由聚丙烯腈和聚偏氟乙烯的混合料制成,导流器包括第二边框和设置于第二边框中的导流网,第二边框通过螺钉固定在框架的左端,第二边框的内缘压在第一边框上,导流网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杆和左右间隔分布的导流片,导流片与进风方向之间设有夹角。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功能性强、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涉一种可拆卸、清洗的复合型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空气过滤器作为空调系统的功能部件,主要起着过滤灰尘等有害物质的作用。现有的空气过滤器通常采用框架+过滤芯的结构,框架与过滤芯之间通过热熔胶固定,过滤芯大多采用滤纸、聚酯纤维等作为滤材,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因其框架与过滤芯为固定连接方式,无法实现自由拆装、更换过滤芯;2)因其滤材为滤纸或聚酯纤维,无法实现反复清洗再利用,一旦积尘较多只能整体更换,使用成本较高;3)因其滤材的亲水性较强,容易发生板结现象,影响了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4)因其过滤芯前端无缓冲导流结构,气流会直接吹向过滤芯,一方面容易造成过滤芯上的积尘再次扬起,污染了前端风管,另一方面气流中的大颗粒物直接作用在滤材上,容易造成滤材破损,增大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功能性强、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进行多次清洗再利用,有效降低了成本。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滤芯(2)和导流器(3),所述框架(1)的四个侧板左端设有螺钉孔(11),框架(1)的四个侧板右端设有向内延伸且连为一体的挡沿(12),挡沿(12)上设有沿四周布置的沟槽(13);所述滤芯(2)卡装在框架(1)中,滤芯(2)包括第一边框(21)和设置于第一边框(21)中的滤材(22),第一边框(21)的右端四周处于沟槽(13)中,滤材(22)采用复合纳米纤维膜制作,复合纳米纤维膜由聚丙烯腈和聚偏氟乙烯的混合料制成;所述导流器(3)包括第二边框(31)和设置于第二边框(31)中的导流网(32),第二边框(31)通过螺钉(4)固定在框架(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滤芯(2)和导流器(3),所述框架(1)的四个侧板左端设有螺钉孔(11),框架(1)的四个侧板右端设有向内延伸且连为一体的挡沿(12),挡沿(12)上设有沿四周布置的沟槽(13);所述滤芯(2)卡装在框架(1)中,滤芯(2)包括第一边框(21)和设置于第一边框(21)中的滤材(22),第一边框(21)的右端四周处于沟槽(13)中,滤材(22)采用复合纳米纤维膜制作,复合纳米纤维膜由聚丙烯腈和聚偏氟乙烯的混合料制成;所述导流器(3)包括第二边框(31)和设置于第二边框(31)中的导流网(32),第二边框(31)通过螺钉(4)固定在框架(1)的左端,第二边框(31)的内缘压在第一边框(21)上,导流网(32)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挡杆和左右间隔分布的导流片,导流片与进风方向之间设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31)与框架(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君邹明霞杜海滨王继胜申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环能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