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471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包括框架,对称设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的风道系统、节流装置,设于中部的第一和第二压缩机,与该两台压缩机连通的换热器,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与所述风道系统之间的空间为电器盒安装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节省机组安装空间,节能优势明显,维修控制方便快捷,机组强度优势明显,可安装使用在较恶劣环境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在空间受限环境下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商用小型空调内机机组,且在双系统空调情况下,借用家用机型使用方式,即使用双内机安装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特殊安装环境下,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当空调机组在安装于船舶、车辆等特殊空间受限的环境下,对空调机组本身强度及尺寸限制均有要求。在这些特定环境下,现有的空调室双内机占用空间较大,两内机之间存在干扰不节能,内机强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用于特定环境下的空调内机占用空间较大,内机之间存在干扰不节能以及内机强度也不高的缺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满足业界对小空间多功能的空调内机机组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特定环境下的空调内机占用空间较大,内机之间存在干扰不节能以及内机强度也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节能和强度高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包括框架,对称设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的风道系统、节流装置,设于中部的第一、第二压缩机,与该两台压缩机连通的换热器,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与所述风道系统之间的空间为电器盒安装位。较优的,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风道,设于该风道中的向外侧倾斜的蒸发器,该风道系统的顶部设有风机组件而下部侧面的出风口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蒸发器下部设有接水盘。较优的,所述的风机组件为设于每侧的三台轴流风机。较优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为PTC电加热器。较优的,所述的风道系统的风道均为钣金结构。较优的,所述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设于所述框架的前上部。较优的,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上部和所述换热器后部的空间为第一电器盒安装位。较优的,所述第一电器盒安装位设有开关电源电器盒。较优的,所述第二压缩机后部和所述框架后侧板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电器盒安装位。较优的,所述节流装置的固定支架与所述风道系统的封板固定连接,而所述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两侧的空余空间。本技术提供的双系统机组采用左右两侧镜像对称结构的布局,中间设置压缩机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机组安装空间,减小了空调整体结构尺寸;两套内机为独立的系统,相互不干扰,并共用一台板换,可起到节能的效果;风道使用钣金结构,可提升机组的强度,提升了机组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可靠性。而且维修控制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拆除前面板的主视图;图2为图1拆除顶板的俯视图;图3为图1拆除后侧板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时的进、出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的实施例,其包括框架1,双内机组采用左右两侧镜像对称的结构布局方式安装。即该双内机空调系统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框架1左右两侧的风道系统、过滤器、卸荷阀和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51、52等元器件,前后纵向设于两风道系统中部的第一压缩机31和第二压缩机(被第一压缩机遮住了)。其中,一台压缩机与一侧的风道系统、过滤器、卸荷阀、气液分离器和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等元器件为一独立的系统,而这两台压缩机均与一台板式换热器4连通,即两套独立的系统共用一台板式换热器4。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与所述风道系统及侧板之间的空余空间为电器盒安装位。请结合图4,所述风道系统的风道中设有由下至上向外侧倾斜的蒸发器21、22,该风道系统的顶部设有风机组件而下部左右侧面的出风口101、102旁边设有加热装置121、122,倾斜放置的蒸发器21、22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有利于蒸发器换热。蒸发器21、22的下部设有接水盘,接水盘的出水口81、82与外界连通。该实施例的风机组件为设于两侧的共六台轴流风机61、62,每侧设有三台。所述的加热装置为PTC电加热器。轴流风机61向下压风,PTC电加热放置在蒸发器过风后的位置,用于机组循环风加热。风道系统由顶部的进风口91、92进风,由下部的左右两侧的出风口101、102出风。而板式换热器4由一进液口112输入冷却液,由一出液口111排出冷却液。此冷却液可以是防冻液或加了防冻液的水。所述的风道系统的风道均采用钣金结构,框架1前面板设有显示屏100。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的板式换热器4,设于框架1中第一压缩机31的前上部。而第一、第二压缩机上部和板式换热器4后部的空间为第一电器盒安装位。第一电器盒安装位设有开关电源电器盒71,其中设有开关电源和接线板等,该开关电源为六台轴流风机61、62供电。如图3所示,第二压缩机后部和框架1后侧板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电器盒安装位72。根据实际需要,将风机分散在机组两侧,中间部分可以留出部分空间用于安置电器盒。若电器盒内部元器件较多,可以使用见缝插针式的布局方式,充分利用空余的空间。本实施例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系统可单独独立运行,利用封闭式风道,将两个系统分割开,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时,另一个系统可以继续正常运行,在部分特殊环境中,可以作为系统备份使用,即使空调出现问题,保证可以继续制冷,给予维修一定可操作的时间。机组内部卸荷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固定支架与风道封板焊接固定,既节约了空间又加强了管路固定,增加了机组整体抗振能力。电子膨胀阀和卸荷阀分别放置在压缩机两侧空余地方,充分高效的利用了机组内部的空间,电子膨胀阀组件和卸荷阀组件使用预焊的方式,先在机组外部把管路组件焊接好,再将整体放置到机组中去,将接口放置在机组两侧位置,方便机组安装。本技术提供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大致是这样工作的,请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中有两个独立的冷媒系统,以第一系统为例。第一压缩机31的冷媒经过压缩做功后,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从排气管到板换4,经过板换内的冷却液散热后,冷媒变成相对低温高压的冷媒,经过过滤器、电子膨胀阀51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21后给室内空气进行降温,从蒸发器51出来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进过吸气管重新回到压缩机51。同时风从空调外侧,经过轴流风机61向风道内压风,制冷时,风从蒸发器51经过,再经过PTC电加热121后进入室内。如此进行制冷循环本技术可节省机组安装空间,节能优势明显,维修控制方便快捷,机组强度优势明显,可安装使用在较恶劣环境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的风道系统、节流装置,设于中部的第一、第二压缩机,与该两台压缩机连通的换热器,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与所述风道系统之间的空余空间为电器盒安装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的风道系统、节流装置,设于中部的第一、第二压缩机,与该两台压缩机连通的换热器,所述第一、第二压缩机与所述风道系统之间的空余空间为电器盒安装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风道,设于该风道中的向外侧倾斜的蒸发器,该风道系统的顶部设有风机组件而下部侧面的出风口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蒸发器下部设有接水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组件为设于每侧的三台轴流风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PTC电加热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双内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赞松王铭升黄章义杨经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