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64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用进行入场的意思表示的操作,只对具有入场意思的人允许入场的入场管理装置。在具有非接触地读取记录在标签(15)中的ID号码的标签读出器(14)的入场管理装置(50)中,设置有:从由摄像机(10)摄像的图像中检测面部的面部检测部(12);判断所检测的面部的尺寸的面部尺寸判断部(18);判断所检测的面部的方向的面部方向判断部(19);和根据面部尺寸及面部方向,判断入场意思的有无的入场意思判断部(20)。当记录在标签(15)中的ID号码的核对结果正常时,用摄像机(10)多次摄像使用者。当满足摄像的面部的尺寸逐渐变大等规定条件时,入场意思判断部(20)判断为使用者具有入场意思。判断为具有入场意思时,通过门驱动部(13)打开门,允许使用者的入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只允许特定的人进入规定场所的入场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限制第三者访问需要保持机密的房间或设备等,从以前开始就使用入场管理装置。众所周知,作为其中的一个例,使使用者持有记录有个人识别用ID号码的标签(tag),并利用设置在出入口附近的标签读出器(tagreader)读取该标签,根据读取的ID号码的核对结果允许或禁止入场的入场管理装置。例如,以下所列举的专利文献1中就记载了使用非接触标签的入场管理装置。该装置中,标签读出器通过无线与非接触标签进行通信,非接触地读取记录在标签中的ID号码等的信息。因此,即使不把标签插入到标签读出器中,只需要标签持有者接近标签读出器,就可以自动地读取标签的信息,进行入场的允许/禁止的处理。但是,如上所述的非接触式入场管理装置中,通常,标签和标签读出器之间的通信距离保持数米左右,因此,没有入场意思的标签的持有者偶尔只要通过出入口附近,标签的信息就被标签读出器读取,进行入场允许的处理,而打开门。这样,造成在必要时以外门被打开允许第三人入场的结果,意味着降低安全性。与此相对,以下所列举的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设置用于表示入场意思的意思表示机构的入场管理装置。意思表示机构由例如按钮开关,接触式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等构成,并且,设置在读取装置或通道中。在本文献的装置中,想要进入特定场所的人通过按按钮开关或接触接触式传感器或向声音传感器输入声音等,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入场的意思表示。而且,以从标签读取的记录信息的核对结果正确,且意思表示机构具有意思表示的输入为条件,在读取装置一侧进行打开门的控制。这样,不具有入场意思的标签的持有者偶尔经过出入口附近时,例如,即使从标签中读取的记录信息正确,但只要意思表示机构中没有意思表示的输入就不会打开门,可以回避必要时以外门被打开的不好的情况。但是,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设置意思表示机构的入场管理装置中,对于开关或传感器等需要进行用于入场的意思表示的某种输入操作,因此不能发挥非接触记录介质的便利性。而且,没有入场的意思的人错误地按开关或接触传感器时,与以往的一样门被打开,降低安全性。反而,具有入场意思的人由于疏忽忘记意思表示的操作时,门不会打开,不能入场。专利文献1特开2003-657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2540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用进行入场的意思表示的操作,只对具有入场意思的人允许入场的入场管理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核对记录在使用者持有的记录介质中的信息,根据该核对结果允许或禁止使用者向规定场所入场的入场管理装置中,具有与记录介质进行无线通信,非接触地读取记录在该记录介质的信息的读取机构;判断该读取机构读取的信息是否为正常的第一判断机构;从通过摄像使用者的摄像机构取得的图像检测面部的面部检测机构;判断由该面部检测机构取得的面部的状态是否满足表示使用者的入场意思的规定条件的第二判断机构;和当通过第一判断机构判断读取机构读取的信息为正常,而且,通过第二判断机构判断面部的状态满足表示使用者的入场意思的规定条件时,进行允许向规定场所的入场的控制的控制机构。在本专利技术中,着眼于从使用者的摄像图像中取得的面部的状态,判断该面部的状态是否满足表示使用者的入场意思的规定条件。而且,即使由记录介质读取的信息为正常也不允许直接入场,只有当判断面部的状态满足规定条件时才允许入场。因此,对于不具有入场意思的人,由于面部的状态不满足规定条件,不允许入场,故不会有门被没有必要地打开的情况。而且,通过摄像机构摄像的图像可以自动地判断入场意思的有无,因此,使用者根本不需要进行用于入场意思表示的操作,不会有损于非接触记录介质的便利性。而且,不需要设置意思表示机构,可以避免由开关等的误操作引起的门被打开或不被打开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判断机构判断面部的状态是否满足表示使用者的入场意思的规定条件的方法中,可以有几种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根据从摄像机构进行多次摄像到的图像中取得的多个面部图像,设置判断每次的面部尺寸的面部尺寸判断机构,当由该面部尺寸判断机构判断的每次的面部尺寸逐渐变大时,判断为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方法。具有入场意思的使用者一般向出入口直接靠近,这时由摄像机构正面摄像的面部图像逐渐变大,这样可以确认使用者的入场意思。另外,作为其他方法,可以采用比较由面部尺寸判断机构判断的每次的面部尺寸和预先决定的基准尺寸,当基准尺寸以上的面部图像为规定数以上时,判断为满足上述规定条件的方法。例如,即使使用者在走进出入口前的途中一旦后退,但最终走到出入口前时,使用者具有入场意思的可能性高,这时基准尺寸以上的面部图像为规定数以上,因此,可以确认使用者的入场意思。另外,作为另一个方法,根据通过摄像机构进行多次摄像到的图像中取得的多个面部图像,设置判断每次的面部方向的面部方向判断机构,检查由该面部方向判断机构判断的每次的面部方向,当正面方向的面部图像为规定数以上时,可以判断为满足上述规定条件。具有入场意思的使用者一般是正面地靠近出入口,这时由摄像机构正面摄像的面部图像大多数朝向正面,因此,可以确认使用者的入场意思。而且,上述列举的3种判断方法,可以分别独立地采用,也可以组合2个以上采用,只要满足任何一个条件时则可以判断为具有入场意思。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面部图像判断入场意思的有无,因此,不需要进行入场的意思表示的操作,可以自动地判断具有入场意思的人并允许入场。附图说明图1表示入退出门附近的概略构成的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框图。图3表示存储部的记录区域的一部分的图。图4表示面部图像模板的一例。图5表示入场管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表示判断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图7表示满足第一条件时的面部图像的图。图8表示满足第二条件时的面部图像的图。图9表示满足第三条件时的面部图像的图。图10表示显示在显示部的指示信息的一例。图中10-摄像机,12-面部检测部,13-门驱动部,14-标签读出器,15-非接触标签,18-面部尺寸判断部,19-面部方向判断部,20-入场意思判断部,21-ID判断部,22-控制部,50-入场管理装置,A-使用者,G-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表示入退出门附近的概略构成的图。G为例如设置在设施的出入口的门,10为配设在门G的上方的监视用摄像机,14为配设在门G的侧面的标签读出器,15为使用者A持有的非接触标签(以下,只称为“标签”)。摄像机10例如由可视光摄像机构成,预先调整了安装角度,可以从前方摄像规定区域内的使用者A。标签读出器14由天线或收发电路等构成,与标签15进行无线通信,读取记录在标签15中的信息。标签15由收发电路或存储器等构成,记录在存储器中的信息中包含用于识别使用者A的ID号码。该ID号码预先分配给每个向设施允许入场的使用者。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框图,虚线包围的部分表示入场管理装置50。10为上述的摄像机,11为取得由摄像机10摄像的图像的图像取得部,12为从图像取得部11取得的图像中检测面部的面部检测部。13为用于开闭门G的门驱动部,14为上述的标签读出器,15为上述的标签,16为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17为易失性存储器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18为判断由面部检测部12检测的面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入场管理装置,核对记录在使用者持有的记录介质中的信息,根据该核对结果允许或禁止使用者向规定场所入场,具有:读取机构,与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无线通信,非接触地读取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信息;第一判断机构,判断所述读取机构所读取的 信息是否正常;面部检测机构,根据通过摄像所述使用者的摄像机构所取得的图像,检测面部;第二判断机构,判断由所述面部检测机构所取得的面部的状态是否满足表示使用者的入场意思的规定条件;和 控制机构,当通过所述第一判断机构判 断所述读取机构所读取的信息正常,而且,通过所述第二判断机构判断所述面部的状态满足表示使用者的入场意思的规定条件时,进行允许向所述规定场所入场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十河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