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9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具体涉及隔热技术领域,包括隔热板面,隔热板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隔热板面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温控机构,安装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温控机构包括温控外箱,温控外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温控内箱。上述方案,降温机构和安装底板的相互配合,通过低压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水抽取输送到蓄水水池的内腔,再通过超声波雾化板将水雾化,通过在安装底板的顶面安装蓄水水池,实现了水雾对隔热板面的降温效果,再通过回流管道将溢出的水回流到蓄水箱的内腔中,防止水流过大冲击超声波雾化板,实现了对隔热板面的降温和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降温效果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
本技术涉及隔热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
技术介绍
隔热板是一种将隔热材料制造为板状的一种用于物品隔热的一种物品,通过隔热板之间的连接固定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将高温物品放入封闭空间的内部,从而将高温物体和外界相隔,使得高温物体的温度始终处于封闭空间内,无法溢散至外界,达到外界温度保持初始状态或保持封闭空间温度恒定的目的。然而,现有的装置在隔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在隔热的过程中,隔热板无法将全部热量维持在封闭空间内,高温物体的热量会传递到隔热板上,进而透过隔热板将温度扩散至外界,影响外界温度,通常的降温方式都是使用水流冲刷隔热板外表面,降温效果显著,但需要大量水资源;二、隔热板通常的降温方式需要工作人员时刻注意隔热板的温度,只有在温度到达一定的临界值时才开始对隔热板进行降温工作,不同工作人员对于该临界值判断标准不一,导致降温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隔热板降温使用水资源较多和需要工作人员时刻观察隔热板温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包括隔热板面,所述隔热板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隔热板面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温控机构,所述安装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温控外箱,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温控内箱,所述温控内箱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漂浮板,所述滑动漂浮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导体条,所述温控外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温控电极杆,所述温控电极杆通向温控内箱内腔的顶端,所述温控外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底杆,所述导热底杆通向温控内箱内腔的底端,所述温控内箱内腔的底端填充有煤油,所述导热底杆的顶端与所述煤油相接;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蓄水箱和蓄水水池,所述蓄水箱内腔的底端放置有低压水泵,所述低压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通水管道,所述蓄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通向蓄水箱内腔的顶端,所述蓄水水池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的顶面,所述蓄水水池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雾化板,所述蓄水水池的底端与通水管道相连通,所述回流管道与蓄水水池的侧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蓄水水池呈对称分布于安装底板的顶面,所述蓄水水池位于隔热板面的底端。优选地,所述导热底杆的侧端与隔热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底杆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导热底杆与隔热板面相接的一端形状为圆台,所述圆台的底面与隔热板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温控外箱的内腔填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与温控内箱的外壁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滑动漂浮板的长度与温控内箱内壁的宽度一致,所述升降导体条的长度大于温控电极杆之间的间隔。优选地,所述回流管道呈对称分布于蓄水水池的两侧,所述回流管道的材质为软质橡胶管,所述回流管道位于超声波雾化板的下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所述降温机构和安装底板的相互配合,通过低压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水抽取输送到蓄水水池的内腔,再通过超声波雾化板将水雾化,通过在安装底板的顶面安装蓄水水池,实现了水雾对隔热板面的降温效果,再通过回流管道将溢出的水回流到蓄水箱的内腔中,防止水流过大冲击超声波雾化板,实现了对隔热板面的降温和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降温效果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板面与温控机构相互配合,通过导热底杆将隔热板面的温度传递到温控内箱的内部,再通过滑动漂浮板在温控内箱内侧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导体条上下移动,实现了隔热板面温度升高到临界值时,升降导体条与温控电极杆相抵接,使电路接通,温度下降时电路断路,提高了对隔热板面的降温自动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温控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温度警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降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降温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隔热板面;2、温控机构;3、降温机构;4、安装底板;21、导热底杆;22、温控外箱;23、温控内箱;24、滑动漂浮板;25、升降导体条;26、温控电极杆;31、蓄水箱;32、通水管道;33、低压水泵;34、回流管道;35、蓄水水池;36、超声波雾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1至附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包括隔热板面1,隔热板面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4,隔热板面1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温控机构2,安装底板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3;温控机构2包括温控外箱22,温控外箱2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温控内箱23,温控内箱2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漂浮板24,滑动漂浮板2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导体条25,温控外箱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温控电极杆26,温控电极杆26通向温控内箱23内腔的顶端,温控外箱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底杆21,导热底杆21通向温控内箱23内腔的底端,温控内箱23内腔的底端填充有煤油,导热底杆21的顶端与煤油相接,温控外箱22的内腔填充有保温棉,保温棉与温控内箱23的外壁相连接;降温机构3包括蓄水箱31和蓄水水池35,蓄水箱31内腔的底端放置有低压水泵33,低压水泵3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通水管道32,蓄水箱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34,回流管道34通向蓄水箱31内腔的顶端,蓄水水池35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蓄水水池3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雾化板36,蓄水水池35的底端与通水管道32相连通,回流管道34与蓄水水池35的侧端相连通。如图1,蓄水水池35呈对称分布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蓄水水池35位于隔热板面1的底端。具体的,所述蓄水水池35呈对称分布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所述蓄水水池35位于隔热板面1的底端,使超声波雾化板36产生的水雾可以覆盖于隔热板面1的外表面。如图2,导热底杆21的侧端与隔热板面1固定连接,导热底杆21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导热底杆21与隔热板面1相接的一端形状为圆台,圆台的底面与隔热板面1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导热底杆21的侧端与隔热板面1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底杆21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导热底杆21与隔热板面1相接的一端形状为圆台,所述圆台的底面与隔热板面1固定连接,增大接触面积,使导热底杆21的热传导更准确。如图3,滑动漂浮板24的长度与温控内箱23内壁的宽度一致,升降导体条25的长度大于温控电极杆26之间的间隔。具体的,所述滑动漂浮板24的长度与温控内箱23内壁的宽度一致,所述升降导体条25的长度大于温控电极杆26之间的间隔,使滑动漂浮板24能在温控内箱23的内腔上下移动,使升降导体条25能于温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包括隔热板面(1),所述隔热板面(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面(1)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温控机构(2),所述安装底板(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3);/n所述温控机构(2)包括温控外箱(22),所述温控外箱(2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温控内箱(23),所述温控内箱(2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漂浮板(24),所述滑动漂浮板(2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导体条(25),所述温控外箱(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温控电极杆(26),所述温控电极杆(26)通向温控内箱(23)内腔的顶端,所述温控外箱(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底杆(21),所述导热底杆(21)通向温控内箱(23)内腔的底端,所述温控内箱(23)内腔的底端填充有煤油,所述导热底杆(21)的顶端与所述煤油相接;/n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蓄水箱(31)和蓄水水池(35),所述蓄水箱(31)内腔的底端放置有低压水泵(33),所述低压水泵(3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通水管道(32),所述蓄水箱(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34),所述回流管道(34)通向蓄水箱(31)内腔的顶端,所述蓄水水池(35)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所述蓄水水池(3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雾化板(36),所述蓄水水池(35)的底端与通水管道(32)相连通,所述回流管道(34)与蓄水水池(35)的侧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喷水雾降温功能的隔热板,包括隔热板面(1),所述隔热板面(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面(1)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温控机构(2),所述安装底板(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降温机构(3);
所述温控机构(2)包括温控外箱(22),所述温控外箱(2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温控内箱(23),所述温控内箱(23)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漂浮板(24),所述滑动漂浮板(2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导体条(25),所述温控外箱(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温控电极杆(26),所述温控电极杆(26)通向温控内箱(23)内腔的顶端,所述温控外箱(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热底杆(21),所述导热底杆(21)通向温控内箱(23)内腔的底端,所述温控内箱(23)内腔的底端填充有煤油,所述导热底杆(21)的顶端与所述煤油相接;
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蓄水箱(31)和蓄水水池(35),所述蓄水箱(31)内腔的底端放置有低压水泵(33),所述低压水泵(3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通水管道(32),所述蓄水箱(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道(34),所述回流管道(34)通向蓄水箱(31)内腔的顶端,所述蓄水水池(35)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所述蓄水水池(3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雾化板(36),所述蓄水水池(35)的底端与通水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广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普信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