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锤消除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9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水锤消除控制阀,包括阀门组件,阀门组件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阀体内部设有阀体腔,阀盖设置在阀体顶部,阀座设置在阀体内部,水锤消除控制阀还包括感应调控组件,感应调控组件固定于阀门组件,阀门组件还包括启闭组件,启闭组件的下端与阀座嵌合,通过启闭组件嵌合阀座实现阀门组件的关闭,通过启闭组件远离阀座实现阀门组件的开启;启闭组件上端与阀盖形成控制腔,感应调控组件调控控制腔与阀体腔之间的压力使启闭组件嵌合阀座或远离阀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锤消除控制阀可有效调节管路水压,消除水锤对管路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锤消除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锤消除控制阀。
技术介绍
水锤,又称水击,水或者其他液体在输送过程中,由于阀门突然开启或突然关闭、水泵突然停车、骤然启闭导叶等原因,使流速发生突然变化,同时压强产生大幅波动的现象。水锤效应是指给水泵在启动或者停车时,水流冲击管道,产生的一种严重水击。由于在水管内部,管内壁是光滑的,水流动自如,当打开的阀门突然关闭或者给水泵停车,水流对阀门及管壁,主要是阀门和泵会产生压力,由于管壁光滑,后续水流在惯性的作用下,水力迅速达到最大,并产生破坏作用,此为正水锤,也就是水力学中的水锤效应;相反,关闭的阀门突然打开或者给水泵启动后,也会产生水锤,此为负水锤。由于水锤产生的瞬时压强可达管道中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十倍甚至于数百倍,这种大幅度压强波动,可导致管道系统强烈振动、噪音,并可能破坏阀门接头,对管道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水锤效应的破坏性极大,压强过高时,将引起管道的破裂,压强过低又会导致管子的瘪塌。随着城市化进程、工业区大力推行,市政、建筑供水需求越来越大,供水设备越来越多,但是多数供水管道都存在着管路水锤影响、管路压力波动变化大等问题,对供水管道和供水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锤消除控制阀,可有效调节管路水压,消除水锤对管路设备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锤消除控制阀包括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体腔,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顶部,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水锤消除控制阀还包括感应调控组件,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固定于所述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阀座嵌合,通过所述启闭组件嵌合所述阀座实现所述阀门组件的关闭,通过所述启闭组件远离所述阀座实现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所述启闭组件上端与所述阀盖形成控制腔,所述感应调控组件调控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的压力使所述启闭组件嵌合所述阀座或远离所述阀座。此外,本技术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包括压力调节模块、压力感应模块和控制中枢,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和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中枢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连通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和供水管道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检测所述供水管道的压力并传输给所述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控制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调控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的压力。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包括:支管道、支管球阀、过滤器、单向阀、电磁阀,所述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盖连接,所述支管球阀、所述过滤器、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电磁阀分别固定于所述支管道,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中枢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管道、压力传感器和感应球阀,所述感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支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管道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感应球阀固定于所述感应管道,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枢连接。优选的,所述启闭组件包括膜片,所述膜片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阀盖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膜片与所述阀盖形成所述控制腔。优选的,所述阀体还包括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所述阀体腔包括进口腔、调节腔和出口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门进口之间的空腔部分为所述进口腔,所述阀座与所述膜片之间的空腔部分为所述调节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门出口之间的空腔部分为所述出口腔,所述调节腔与所述出口腔连通,当所述阀门组件开启时,所述调节腔与所述进口腔连通。优选的,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将所述控制腔与进口腔连通,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将所述控制腔与所述出口腔连通,所述感应调控组件通过调控所述控制腔与所述进口腔之间的压力或所述控制腔与所述出口腔之间的压力来控制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和关闭。优选的,所述启闭组件还包括:阀杆、上压板、支架以及下压板,所述阀杆分别与所述阀盖和所述阀座活动连接,所述上压板、所述膜片、所述支架和所述下压板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所述阀杆,所述上压板和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膜片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启闭组件还包括复位弹性件和密封圈,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阀盖,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压板,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下压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支架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密封圈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压板的直径,当所述阀门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支架、所述下压板和所述密封圈紧抵所述阀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了阀门组件和感应调控组件,通过感应调控组件自动调控阀门组件的开启与关闭,能够消除管路水锤,延长管路、管件以及阀门的使用寿命;通过感应调控组件调控阀门组件控制腔与空腔之间的压力来控制阀门组件的开度,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通过设置压力感应模块,当供水管道水流波动大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迅速导孔-控电磁阀的开启使阀门组件的开启,泄放过载水压,当压力稳定在安全压力范围内电磁阀自动关闭,来保证管路压力恒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的阀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的阀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的启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一种实施例的感应调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水锤消除控制阀另一种实施例的感应调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水锤消除控制阀包括阀门组件1和感应调控组件,阀门组件1包括阀体2、阀盖3、阀座4以及启闭组件5,阀体2内部设有阀体腔10,阀盖3设置在阀体2顶部,阀座4设置在阀体2内部,启闭组件5的下端与阀座4嵌合,通过启闭组件5嵌合阀座4实现阀门组件1的关闭,通过启闭组件5远离阀座4实现阀门组件1的开启;启闭组件5上端与阀盖3形成控制腔8,感应调控组件调控控制腔8与阀体腔10之间的压力使启闭组件5嵌合阀座4或远离阀座4。如图1和图2所示,阀体2包括阀体壁20、阀门进口21和阀门出口22,阀门进口21和阀门出口22设置在在阀体壁20两侧,阀门进口21和阀门出口22均设置有与主管道连接的法兰片23,阀体壁20自阀门进口21向阀门出口22水平延伸,阀体壁20内部中空,形成阀体腔10。空腔10包括进口腔11、出口腔12和调节腔13,阀门进口21至阀座4之间的空腔部分为进口腔11,阀座4至阀门出口22之间的空腔部分为出口腔12,调节腔13位于进口腔11和出口腔12之间,调节腔13与出口腔12连通,当阀门组件1开启时,调节腔13与进口腔101连通,感应调控组件将控制腔8与进口腔11连通,感应调控组件将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锤消除控制阀,包括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体腔,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顶部,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锤消除控制阀还包括感应调控组件,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固定于所述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阀座嵌合,通过所述启闭组件嵌合所述阀座实现所述阀门组件的关闭,通过所述启闭组件远离所述阀座实现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所述启闭组件上端与所述阀盖形成控制腔,所述感应调控组件调控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的压力使所述启闭组件嵌合所述阀座或远离所述阀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锤消除控制阀,包括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体、阀盖和阀座,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阀体腔,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顶部,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锤消除控制阀还包括感应调控组件,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固定于所述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的下端与所述阀座嵌合,通过所述启闭组件嵌合所述阀座实现所述阀门组件的关闭,通过所述启闭组件远离所述阀座实现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所述启闭组件上端与所述阀盖形成控制腔,所述感应调控组件调控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的压力使所述启闭组件嵌合所述阀座或远离所述阀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锤消除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调控组件包括压力调节模块、压力感应模块和控制中枢,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和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中枢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连通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和供水管道连接,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检测所述供水管道的压力并传输给所述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控制所述压力调节模块调控所述控制腔与所述阀体腔之间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锤消除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模块包括:支管道、支管球阀、过滤器、单向阀、电磁阀,所述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盖连接,所述支管球阀、所述过滤器、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电磁阀分别固定于所述支管道,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中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锤消除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管道、压力传感器和感应球阀,所述感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支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管道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感应球阀固定于所述感应管道,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江武幸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瀚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