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8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包括压力表本体、连接管、壳体和固定单元;所述连接管固接在压力表本体的底部;所述壳体连接在连接管的端部;所述固定单元设置在连接管的侧壁;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矩形板、直杆、T形板、第一推板、气囊、活塞缸和弧形板;所述矩形板固接在连接管的侧壁;所述直杆对称设置在矩形板的侧壁;所述T形板贯穿设置在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活塞缸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囊设置在活塞缸的侧壁,且所述气囊通过导气管与活塞缸呈连通状态;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活塞缸的输出端;实现了对压力表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应用
,具体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
技术介绍
压力表(英文名称:pressuregauge)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应用极为普遍,它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流程和科研领域。在热力管网、油气传输、供水供气系统、车辆维修保养厂店等领域随处可见。压力表的接头组件就是用来连接压力表和待测装置的。现有的压力表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显然这种安装方式很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压力表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显然这种安装方式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包括压力表本体、连接管、壳体和固定单元;所述连接管固接在压力表本体的底部;所述壳体连接在连接管的端部;所述固定单元设置在连接管的侧壁;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矩形板、直杆、T形板、第一推板、气囊、活塞缸和弧形板;所述矩形板固接在连接管的侧壁;所述直杆对称设置在矩形板的侧壁;所述T形板贯穿设置在壳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活塞缸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囊设置在活塞缸的侧壁,且所述气囊通过导气管与活塞缸呈连通状态;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活塞缸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推板滑动连接于第一空腔的侧壁;所述T形板的侧壁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直杆呈滑动配合状态。进一步,所述矩形板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工字形板、连杆、第二推板和推杆;所述工字形板贯穿设置在矩形板的侧壁;所述第二推板滑动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工字形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推板;所述推杆贯穿设置在矩形板的侧壁,且推杆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推板。进一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凹槽。进一步,所述工字形板的一端与第二空腔的底部呈滑动配合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置了固定单元,通过矩形板、直杆、T形板、第一推板、气囊、活塞缸、弧形板和通孔的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管稳定地连接在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方便,实用性强。2、本技术中,设置了限位组件,通过工字形板、连杆、第二推板、推杆和弹性块的配合使用,使得矩形板的位置得到限定,进而使得连接管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壳体侧壁上,提高了本装置的整体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结构图;图4为图3中B区域结构图;图5为图3中C区域结构图图6为图3中D区域结构图;图例说明:1、压力表本体;2、连接管;3、壳体;31、第一空腔;32、支撑板;321、凹槽;4、固定单元;41、矩形板;411、第二空腔;42、直杆;43、T形板;431、通孔;44、第一推板;45、气囊;46、活塞缸;47、弧形板;5、限位组件;51、工字形板;52、连杆;53、第二推板;54、推杆;55、弹性块;55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6,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包括压力表本体1、连接管2、壳体3和固定单元4;所述连接管2固接在压力表本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3连接在连接管2的端部;所述固定单元4设置在连接管2的侧壁;所述固定单元4包括矩形板41、直杆42、T形板43、第一推板44、气囊45、活塞缸46和弧形板47;所述矩形板41固接在连接管2的侧壁;所述直杆42对称设置在矩形板41的侧壁;所述T形板43贯穿设置在壳体3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44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活塞缸46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气囊45设置在活塞缸46的侧壁,且所述气囊45通过导气管与活塞缸46呈连通状态;所述弧形板47设置在活塞缸46的输出端;所述壳体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空腔31;所述第一推板44滑动连接于第一空腔31的侧壁;所述T形板43的侧壁设置有通孔431,且所述通孔431与直杆42呈滑动配合状态;工作时,将连接管2插入壳体3的侧壁内,首先直杆42将插入T形板43侧壁上的通孔431中,然后随着连接管2的不断移动,使得直杆42推动第一推板44向前移动,于是气囊45将会受到挤压,并且产生压缩变形,于是气囊45内部的气体将通过导气管流入活塞缸46中,于是将会推动弧形板47向前移动,使得弧形板47挤压连接管2,进而使得连接管2被夹紧,实现了对压力表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板4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二空腔411;所述第二空腔411内设置有限位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工字形板51、连杆52、第二推板53和推杆54;所述工字形板51贯穿设置在矩形板41的侧壁;所述第二推板53滑动连接于第二空腔411的内侧壁;所述连杆52的一端铰接于工字形板51,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推板53;所述推杆54贯穿设置在矩形板41的侧壁,且推杆54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推板53;工作时,当连接管2插入壳体3的侧壁后,使得连接管2被弧形板47夹紧,于是压力表连接完毕,当连接管2继续向前移动,将会使得工字形板51受到挤压,进而使得工字形板51沿着第二空腔411的内壁滑动,再通过连杆52的作用,使得第二推板53受到挤压而向前移动,进而推动推杆54向前移动,于是推杆54将会插入凹槽321内,然后弹性块55也会插入凹槽321内,并且不易发生移动,实现了对矩形板41的限位,可以使得压力表和连接管2稳定地连接在壳体3的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杆54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块55;所述弹性块55的内部设置有弹簧551;所述壳体3的侧壁对称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侧壁设置有凹槽321;所述工字形板51的一端与第二空腔411的底部呈滑动配合状态;工作时,当推杆54插入凹槽321后,然后弹性块55也会插入凹槽321内,并且不易发生移动,实现了对矩形板41的限位,可以使得压力表和连接管2稳定地连接在壳体3的侧壁上。工作原理:工作时,将连接管2插入壳体3的侧壁内,首先直杆42将插入T形板43侧壁上的通孔431中,然后随着连接管2的不断移动,使得直杆42推动第一推板44向前移动,于是气囊45将会受到挤压,并且产生压缩变形,于是气囊45内部的气体将通过导气管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表本体(1)、连接管(2)、壳体(3)和固定单元(4);所述连接管(2)固接在压力表本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3)连接在连接管(2)的端部;所述固定单元(4)设置在连接管(2)的侧壁;所述固定单元(4)包括矩形板(41)、直杆(42)、T形板(43)、第一推板(44)、气囊(45)、活塞缸(46)和弧形板(47);所述矩形板(41)固接在连接管(2)的侧壁;所述直杆(42)对称设置在矩形板(41)的侧壁;所述T形板(43)贯穿设置在壳体(3)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44)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活塞缸(46)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气囊(45)设置在活塞缸(46)的侧壁,且所述气囊(45)通过导气管与活塞缸(46)呈连通状态;所述弧形板(47)设置在活塞缸(46)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表本体(1)、连接管(2)、壳体(3)和固定单元(4);所述连接管(2)固接在压力表本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3)连接在连接管(2)的端部;所述固定单元(4)设置在连接管(2)的侧壁;所述固定单元(4)包括矩形板(41)、直杆(42)、T形板(43)、第一推板(44)、气囊(45)、活塞缸(46)和弧形板(47);所述矩形板(41)固接在连接管(2)的侧壁;所述直杆(42)对称设置在矩形板(41)的侧壁;所述T形板(43)贯穿设置在壳体(3)的侧壁;所述第一推板(44)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活塞缸(46)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所述气囊(45)设置在活塞缸(46)的侧壁,且所述气囊(45)通过导气管与活塞缸(46)呈连通状态;所述弧形板(47)设置在活塞缸(46)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压力表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空腔(31);所述第一推板(44)滑动连接于第一空腔(31)的侧壁;所述T形板(43)的侧壁设置有通孔(431),且所述通孔(431)与直杆(42)呈滑动配合状态。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伟张占华程建礼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