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58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9
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包括钢管件以及铜管件,所述钢管件包括钢管接头部和钢管侧壁,所述钢管接头部相对于钢管侧壁的外周壁,沿铜管侧壁的径向凸伸设置,所述铜管件包括铜管接头部,所述钢管接头部与所述铜管接头部焊接设置;钢管接头部与铜管接头部中的一个接头部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接头部内;所述钢管接头部成形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包括基部、自基部一体延伸的对接部,基部的周长大于对接部的开口部外周周长,对接部的可拉伸度较好,减少开口部部分凹陷的情况,相对更好地覆盖焊料,使得钢管件与铜管件焊接部位的连接较为可靠,该管路连接组件能够实现不同材料管件的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
,如具体可涉及制冷领域。
技术介绍
制冷
的产品包括空调、冰箱、冰柜等,一般这些系统会使用铜管作为连接管连接两个部件,为了与铜管连接方便,许多部件也相应为铜质材料制成。为了减少铜材的消耗,制冷系统一部分部件,改用其他非铜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就面临不同材质之间的部件之间如何连接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较为可靠的管路连接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包括钢管件以及铜管件,所述钢管件包括钢管接头部和钢管侧壁,所述钢管接头部相对于钢管侧壁的外周壁,沿铜管侧壁的径向凸伸设置,所述铜管件包括铜管接头部,所述钢管接头部与所述铜管接头部焊接设置;钢管接头部与铜管接头部中的一个接头部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接头部内;所述钢管接头部成形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包括基部、自基部一体延伸的对接部,基部的周长大于对接部的开口部外周周长。本方案的管路连接组件的钢管接头部与所述铜管接头部焊接设置,钢管接头部与铜管接头部中的一个接头部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接头部内,其中钢管接头部成形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包括基部、自基部一体延伸的对接部,基部的周长大于对接部的开口部外周周长,对接部的可拉伸度较好,减少开口部部分凹陷的情况,相对更好地覆盖焊料,使得钢管件与铜管件焊接部位的连接较为可靠,该管路连接组件能够实现不同材料管件的可靠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方案集管部件一种实施方式的管路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集管部件的管路连接组件的侧向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集管部件的第一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集管部件的第二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集管部件的第三部分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集管部件的第四部分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集管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集管部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铜管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集管部件100、集管1、集腔101、钢管件10、第一间隙102、焊缝部103、钢管接头部11、基部110、对接部1101、第一接头侧壁1102、第二接头侧壁1103、钢管接头内壁111、变径段112、钢管侧壁12、第一端部13、第二端部14、支管2、铜管件20、铜管接头部21、连接口210、铜管接头外壁211、凹槽212、凸起部214、缩口部215、第一连接管30、第二连接管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3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集管部件及该集管部件的管路连接组件,主要用于空调系统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集管部件100包括集管1、支管2,该集气管与支管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集管的管壁上加工有至少两个变径结构,该变径结构作为集管的管件接头部,相对应地支管2的管件接头部与该集管的管件接头部相对接,并通过焊接材料在钎焊设备中实施焊接。其中集管部件100的主要部分包括管路连接组件,该管路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钢管件10以及至少两个铜管件20。其中,钢管件10包括钢管接头部11,铜管件20包括铜管接头部21,钢管接头部11与铜管接头部21焊接设置,比如,钢管件为钢材,铜管件为铜材,当然,铜材包括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金属或者铜合金材料;钢管件可以为不锈钢管件或者碳钢管件,当钢管件为碳钢管件时,在碳钢管件焊接时可以增加镀层来进行对碳钢管件的保护。钢管件10与铜管件20之间接触电位差较小,不易发生腐蚀,此处接触电位差腐蚀是指两个管件之间直接接触时产生的电位差腐蚀或者说是两个管件之间通过焊料焊接后产生的电位差腐蚀。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如在酸性或者碱性环境中,或者说能够造成接触电位差腐蚀的环境中,如海风环境中,钢管件10与铜管件20之间接触电位差相差值,相比较地讲,小于铜与其他材料如铝之间接触电位差,因此,在偏酸性或者偏碱性环境中,或者说能够造成接触电位差腐蚀的环境中,本方案所供的钢管件10与铜管件20之间接触电位差较小,不易发生腐蚀,应用于空调系统比如空调外机等室外大气环境时,空气湿度以及酸碱度变化,对于管路件的连接影响较小,有利于提高管路连接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钢管接头部11是指钢管件10与铜管件20焊接时配合的管段,包括钢管件10与铜管件20焊接的部分以及焊接部分的附近部分;铜管接头部21是指铜管件20与钢管件10焊接时配合的管段,包括铜管件20与钢管件10焊接的部分以及铜管件20与钢管件10焊接部分的附近部分。钢管件10包括钢管接头部11、钢管侧壁12,钢管接头部11相对于钢管侧壁12向外凸伸设置,具体可通过在钢管周向侧壁开设开口部,该开口部朝向径向开口,开口部具有椭圆形横向截面或类似椭圆形横向截面,向外拉伸出凸台部,该凸台部成形出该钢管接头部11,该凸台部包括基部110、自基部一体延伸的对接部1101,基部110的周长C1大于对接部1101的开口部的周长C2,凸台部的基部110延伸的长度较长,使得凸台部向上可拉伸材料较多,对接部的可拉伸度较好,减少开口部部分凹陷的情况,成形出的凸台部的顶端部较为平整,后续焊环融化后焊料暴露的较少,相对更好地覆盖焊料,相对腐蚀情况也得到了缓解,有利于提高铜管插入该钢管件的焊接连接强度。使得钢管件与铜管件焊接部位的连接较为可靠,该集管部件能够实现两种管件的可靠连接。钢管接头部11包括第一接头侧壁1102、第二接头侧壁1103,该第一接头侧壁、第二接头侧壁一体连接,第一接头侧壁自钢管侧壁12向外凸伸、第二接头侧壁自钢管侧壁12向外凸伸,沿所述钢管接头部的轴向所在竖直方向D1,所述第一接头侧壁1102的高度大于第二接头侧壁1103的高度。具体地,第二接头侧壁具有第一外侧部,第二接头侧壁具有第二外侧部,沿钢管接头部的轴向所在竖直方向D1,第一外侧部的高度大于第二外侧部的高度。钢管接头部与钢管侧壁之间的连接呈如上结构,拉伸出的凸台部的顶端部所在平面度更高,包覆焊料的完整度更好,减少部分焊料裸露可能引起的易腐蚀现象,有利于以上两种不同材料管件的焊接连接可靠。请参考图3-5,钢管侧壁12的内壁部包括边缘部,边缘部具有开口部,铜管接头部21的末端超出该边缘部的开口部,钢管件10包括集腔101,该集腔与铜管接头部21的连接口210相连通;具体地,当铜管接头部21的至少部分位于钢管接头部11内时,铜管接头部21的伸入长度是指沿铜管接头部21的轴向方向上,铜管接头部21伸入钢管件的长度,铜管接头部21的伸入长度大于等于钢管接头部11或者铜管接头部21、壁厚的三倍,和/或,铜管接头部21的伸入长度大于等于钢管接头部11或者铜管接头部21的当量直径的60%,伸入长度相对较大,可以使得管件相互抵靠连接的强度相对越好,相对于插入较浅,连接更为可靠,相较于铜管件插入钢管件过深,可减少铜管件伸入部分对钢管件内的冷媒流动阻力,使得流体从铜管件与钢管件之间正常流通。本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件(10)以及铜管件(20),所述钢管件包括钢管接头部(11)和钢管侧壁(12),所述钢管接头部(11)相对于钢管侧壁(12)的外周壁,沿铜管侧壁的径向凸伸设置,所述铜管件包括铜管接头部(21),所述铜管接头部包括铜管接头外壁,所述钢管接头部与所述铜管接头部焊接设置;钢管接头部(11)与铜管接头部(21)中的一个接头部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接头部内;/n所述钢管接头部(11)成形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包括基部(110)、自基部一体延伸的对接部(1101),基部的周长大于对接部的开口部外周周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件(10)以及铜管件(20),所述钢管件包括钢管接头部(11)和钢管侧壁(12),所述钢管接头部(11)相对于钢管侧壁(12)的外周壁,沿铜管侧壁的径向凸伸设置,所述铜管件包括铜管接头部(21),所述铜管接头部包括铜管接头外壁,所述钢管接头部与所述铜管接头部焊接设置;钢管接头部(11)与铜管接头部(21)中的一个接头部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接头部内;
所述钢管接头部(11)成形有凸台部,该凸台部包括基部(110)、自基部一体延伸的对接部(1101),基部的周长大于对接部的开口部外周周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接头部(11)包括第一接头侧壁(1102)、第二接头侧壁(1103),该第一接头侧壁(1102)、第二接头侧壁(1103)一体连接,第一接头侧壁自钢管侧壁(12)向外凸伸、第二接头侧壁自钢管侧壁(12)向外凸伸,沿所述钢管接头部的轴向所在竖直方向D1,所述第一接头侧壁(1102)的高度大于第二接头侧壁(1103)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侧壁具有第一外侧部,所述第二接头侧壁具有第二外侧部,沿所述钢管接头部的轴向所在竖直方向D1,第一外侧部的高度大于第二外侧部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接头外壁具有多个凸起部(214),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钢管接头部(11)的内壁(111)过盈配合或抵接;
或者,所述钢管接头部(11)的内壁具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部分与铜管接头外壁过盈配合或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侧壁(12)的内壁部包括边缘部,边缘部具有开口部,所述铜管接头部(21)的末端超出该边缘部的开口部,所述钢管件包括集腔,该集腔与所述铜管接头部(21)的连接口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侧壁(12)的内壁部包括边缘部,边缘部具有开口部,所述铜管接头部(21)的末端超出该边缘部的开口部,所述钢管件包括集腔,该集腔与所述铜管接头部(21)的连接口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四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