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405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包括上半壳体、下半壳体和两端盖,上半壳体的底部与下半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以使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配合拼接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筒体,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夹设有第一密封条;两端盖分别设置于筒体的两端,端盖与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以使上半壳体、下半壳体和两端盖合围形成容置腔,端盖与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均夹设有第二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NMR流体分析仪中探头壳体不便于拆卸、密封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流体检测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兼顾可拆卸性和密封性的磁共振流体分析仪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NMR)技术目前是一种主流的室内流体组分分析技术,多相流NMR流体分析仪首次实现了NMR技术在油气计量领域的应用。NMR流体分析仪采用的是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内部的永磁体产生的静磁场与天线发出的脉冲射频场在相同频率下作用在流体组分原子核上产生共振,测量到该信号变化,通过流动状态测流速,静止状态测组份的方式实现对流体含量的分析。探头内均以永磁体材料作为静磁场来源,数十个永磁体块以特殊形式排列、固定在磁体骨架上,封装在探头内部。同时永磁体对外界温度非常敏感,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强度,因此必须在磁体骨架外安装加热、保温等装置,加热、保温装置的可靠性也是仪器准确测量的必备条件。现阶段,多相流NMR流体分析仪的一个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石油领域,油田现场条件受限,仪器自身重量较大,在运输、吊装过程中难免颠簸、震动、磕碰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对探头内部结构产生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上半壳体(1)、下半壳体(2)和两端盖(5),其中:/n所述上半壳体(1)位于所述下半壳体(2)的上方,所述上半壳体(1)的底部与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上半壳体(1)与所述下半壳体(2)配合拼接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筒体(6),所述上半壳体(1)与所述下半壳体(2)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夹设有第一密封条;/n两所述端盖(5)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6)的两端,所述端盖(5)与所述上半壳体(1)和所述下半壳体(2)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上半壳体(1)、所述下半壳体(2)和两所述端盖(5)合围形成容置腔(4),所述端盖(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上半壳体(1)、下半壳体(2)和两端盖(5),其中:
所述上半壳体(1)位于所述下半壳体(2)的上方,所述上半壳体(1)的底部与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上半壳体(1)与所述下半壳体(2)配合拼接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筒体(6),所述上半壳体(1)与所述下半壳体(2)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夹设有第一密封条;
两所述端盖(5)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6)的两端,所述端盖(5)与所述上半壳体(1)和所述下半壳体(2)之间均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上半壳体(1)、所述下半壳体(2)和两所述端盖(5)合围形成容置腔(4),所述端盖(5)与所述上半壳体(1)和所述下半壳体(2)之间的连接位置上均夹设有第二密封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半壳体(2)的底面相配合的容置槽,所述筒体(6)放置于所述底座(3)的顶部,且所述下半壳体(2)的底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壳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吊环安装块(103),各所述吊环安装块(103)上均开设有用于连接吊环的安装孔(10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安装块(103)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吊环安装块(103)分别位于靠近所述上半壳体(1)两端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壳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加强筋(104),各所述第一加强筋(104)沿所述上半壳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排布。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二加强筋(204),各所述第二加强筋(204)沿所述下半壳体(2)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排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沿所述上半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块(101),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部外壁上与各所述第一连接块(101)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块(201),各所述第一连接块(10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块(201)之间连接有螺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0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盲孔,所述第二连接块(201)上开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块(201)的第二连接孔(2011),所述螺钉由下至上依次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01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以连接所述上半壳体(1)和所述下半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宏邓峰陈诗雯师俊峰张建军熊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