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32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3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料斗、位于料斗下方的脚轮以及位于料斗一侧的推把,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底座和固接于底座上的外框壳,所述脚轮安装于底座的底面上,所述推把固接于底座的一端,所述外框壳远离推把的一端开口,所述料斗位于所述外框壳内,所述外框壳、所述料斗以及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滑块、一端固接于滑块上且另一端穿过外框壳的拉杆、一端铰接于外框壳内壁且另一端铰接于料斗外侧壁上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料斗的铰接处位于料斗的中部,所述连杆与外框壳的铰接处位于远离外框壳开口的一端,所述料斗的底部靠近外框壳开口的一端与滑块铰接。本申请能够节省成本,提高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建筑施工中,施工楼层经常会需要各种材料,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某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建筑内还有一些需要转运的施工材料,如钢管、设备或模板,需要将施工楼层混凝土结构的这些模板、钢管或设备提升到正在施工的楼层外,这些材料与设备在楼内无法运走,这都需要卸料装置,以便将它们用塔吊吊运至卸料平台上再转运到施工地点,一般卸料装置都呈料斗状。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181811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卸料装置主体、卸料箱和活动台,卸料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卸料箱,卸料箱的内侧两端嵌入连接有滑槽,卸料箱的前端中间活动连接有箱盖,卸料箱的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合页轴,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推料板,卸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减震垫,能够对推料板与施工材料起到有效减震防护的效果,隔绝套圈,可有效避免建筑施工产生的大量尘土进入电机内,体现了的防尘性,活动台,达到调节卸料箱卸料位置的作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装置是使用电动器械进行倒料可以不费人力,但是电动器械的费用较高,不仅不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而且需要电力才能使用,节能环保性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节省成本,提高环保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料斗、位于料斗下方的脚轮以及位于料斗一侧的推把,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底座和固接于底座上的外框壳,所述脚轮安装于底座的底面上,所述推把固接于底座的一端,所述外框壳远离推把的一端开口,所述料斗位于所述外框壳内,所述外框壳、所述料斗以及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滑块、一端固接于滑块上且另一端穿过外框壳的拉杆、一端铰接于外框壳内壁且另一端铰接于料斗外侧壁上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料斗的铰接处位于料斗的中部,所述连杆与外框壳的铰接处位于远离外框壳开口的一端,所述料斗的底部靠近外框壳开口的一端与滑块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料斗内的物料卸下时,拉动拉杆,带动滑块移动,此时连杆会以与外框壳铰接的一端摆动,进而料斗底部会绕滑块翻转,使得料斗顶口向外框壳开口处翻转,从而可以将料斗内的物料卸下,无需操作人员依靠推把翻转卸料装置,也无需电力,提高了环保效果。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料斗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组翻转机构,可以对料斗的两侧一同施加作用力,保证了翻转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拉杆位于所述外框壳外的一端延伸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拉杆的一端向上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延伸杆向上延伸,可以利用延伸杆拉动拉杆,无需操作人员下蹲,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优选的,两侧的延伸杆远离拉杆的一端的端部之间固接有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杆,可以保证两侧的拉杆同步拉动,进一步提高了料斗翻转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外框壳开口的一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与所述料斗的底面抵触,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支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料斗平放时,利用支撑块可以对料斗进行支撑,以保证支撑块的水平放置,此外,将拉杆穿过支撑块,可以使得拉杆在移动时,支撑块可以对拉杆进行支撑,以保证拉杆在移动过程中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面靠近所述外框壳开口的侧边上固接有限位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条可以阻碍滑块脱离底座,以保证翻转机构正常使用。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框、固接于底框内的连接杆以及固接于连接杆上的滑条,所述脚轮固接于所述底框的边角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若干个并线性排布于底框内,所述滑条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是碎石或者细沙时,掉落至底座上后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杆之间的缝隙脱离底座,进而无需经常对底座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滑条和所述连接杆相互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条和连接杆设置为相互垂直,可以使得底座呈网格状,通过了底座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当需要将料斗内的物料卸下时,拉动拉杆,带动滑块移动,此时连杆会以与外框壳铰接的一端摆动,进而料斗底部会绕滑块翻转,使得料斗顶口向外框壳开口处翻转,从而可以将料斗内的物料卸下,无需操作人员依靠推把翻转卸料装置,也无需电力,提高了环保效果;通过设置支撑块,当料斗平放时,利用支撑块可以对料斗进行支撑,以保证支撑块的水平放置,此外,将拉杆穿过支撑块,可以使得拉杆在移动时,支撑块可以对拉杆进行支撑,以保证拉杆在移动过程中稳定性;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底框、连接杆以及滑条的组合,当物料是碎石或者细沙时,掉落至底座上后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杆之间的缝隙脱离底座,进而无需经常对底座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卸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卸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翻转机构的构造。附图标记说明:1、料斗;2、脚轮;3、推把;4、底座;41、底框;42、连接杆;43、滑条;431、滑槽;5、外框壳;6、翻转机构;61、滑块;62、拉杆;621、延伸杆;6211、推杆;63、连杆;64、支撑块;7、限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参照图1,卸料装置包括料斗1、脚轮2、推把3、底座4、外框壳5以及翻转机构6,脚轮2设置有四个,并分别安装于底座4底面的四个边角处,推把3焊接于底座4一端的端部,外框壳5为内部中空且其中一端开口的框形壳体,外框壳5固接于底座4的顶面,并与底座4的顶面连通,且外框壳5的开口端位于底座4远离推把3的一端,外框壳5的高度与料斗1的高度一致,料斗1位于外框壳5内,翻转机构6设置于料斗1、外框壳5以及底座4之间,翻转机构6用于将料斗1向外框壳5开口端翻转。参照图2所示,底座4包括底框41、连接杆42以及滑条43,底框41呈框形状,且长度方向与外框壳5的长度方向一致,脚轮2安装于底框41的边角处;连接杆42固接于底框41内,连接杆42的长度方向与底框41的宽度方向一致,连接杆42设置有若干根并沿底框41的长度方向线性分布,相邻两个连接杆42之间留有空间;滑条43固接于连接杆42的顶面,滑条43与连接杆42垂直,滑条43的顶面开设有滑槽431,滑条43设置有两根,两根滑条43均位于料斗1的下方并分别位于料斗1长度方向的两侧。当料斗1中的物料是碎石或者细沙时,掉落至底座4上后可以直接通过连接杆42之间的缝隙脱离底座4,进而无需经常对底座4进行清理。参照图2所示,翻转机构6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料斗1的两侧,翻转机构6包括滑块61、拉杆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料斗(1)、位于料斗(1)下方的脚轮(2)以及位于料斗(1)一侧的推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底座(4)和固接于底座(4)上的外框壳(5),所述脚轮(2)安装于底座(4)的底面上,所述推把(3)固接于底座(4)的一端,所述外框壳(5)远离推把(3)的一端开口,所述料斗(1)位于所述外框壳(5)内,所述外框壳(5)、所述料斗(1)以及所述底座(4)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6),所述翻转机构(6)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4)上的滑块(61)、一端固接于滑块(61)上且另一端穿过外框壳(5)的拉杆(62)、一端铰接于外框壳(5)内壁且另一端铰接于料斗(1)外侧壁上的连杆(63),所述连杆(63)与料斗(1)的铰接处位于料斗(1)的中部,所述连杆(63)与外框壳(5)的铰接处位于远离外框壳(5)开口的一端,所述料斗(1)的底部靠近外框壳(5)开口的一端与滑块(61)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料斗(1)、位于料斗(1)下方的脚轮(2)以及位于料斗(1)一侧的推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底座(4)和固接于底座(4)上的外框壳(5),所述脚轮(2)安装于底座(4)的底面上,所述推把(3)固接于底座(4)的一端,所述外框壳(5)远离推把(3)的一端开口,所述料斗(1)位于所述外框壳(5)内,所述外框壳(5)、所述料斗(1)以及所述底座(4)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6),所述翻转机构(6)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4)上的滑块(61)、一端固接于滑块(61)上且另一端穿过外框壳(5)的拉杆(62)、一端铰接于外框壳(5)内壁且另一端铰接于料斗(1)外侧壁上的连杆(63),所述连杆(63)与料斗(1)的铰接处位于料斗(1)的中部,所述连杆(63)与外框壳(5)的铰接处位于远离外框壳(5)开口的一端,所述料斗(1)的底部靠近外框壳(5)开口的一端与滑块(61)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6)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料斗(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2)位于所述外框壳(5)外的一端延伸有延伸杆(6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鸿超李瑞纪强强舒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润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