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27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后张法主梁预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包括混凝土梁体,混凝土梁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架钢筋组,混凝土梁体的中部设置有单排主筋组,单排主筋组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钢筋组,第一支架钢筋组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支架钢筋组,第二支架钢筋组和第三支架钢筋组之间设置有箍筋,混凝土梁体的下部设置有骨架钢筋,骨架钢筋的两端分别贯穿混凝土梁体的两端,混凝土梁体的中上部设置有预应力筋,第一支架钢筋组和单排主筋组的内侧均设置有钢筋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后张法装配式预制主梁,场地灵活布置不受限,无需张拉台减少危险源,模板无需定制钢模,后张法避免放张梁开裂起拱,预制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梁预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属于后张法主梁预制

技术介绍
现有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预制主梁结构一般采用先张拉预应力筋形式,预制构件统一在地面采用张拉台进行张拉,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吊装,先张法需要固定区域布置张拉台,对场地要求较高,且预制梁受制于定性钢模规格尺寸,次梁截面偏小,先张放张以后容易造成主次梁起拱,局部开裂,楼面易产生裂缝,且先张法预制主梁成本高。因此,亟需对主梁预制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采用后张法装配式预制主梁,场地灵活布置不受限,无需张拉台减少危险源,模板无需定制钢模,后张法避免放张梁开裂起拱,预制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包括混凝土梁体,所述混凝土梁体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架钢筋组,所述混凝土梁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单排主筋组,对称分布的所述单排主筋组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钢筋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钢筋组,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对称分布的所述单排主筋组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之间也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所述混凝土梁体的下部设置有骨架钢筋,所述骨架钢筋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混凝土梁体的两端,所述混凝土梁体的中上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贯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梁体内,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和所述单排主筋组的内侧均设置有钢筋吊环,所述单排主筋组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侧弯钢筋,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侧弯钢筋。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和所述单排主筋组的下端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梁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和所述单排主筋组均与所述骨架钢筋和所述预应力筋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梁体的前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和所述箍筋对应分布,且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所述箍筋的下方。优选的,对称分布的所述钢筋吊环均向内侧弯曲,所述第二侧弯钢筋向外侧弯曲。优选的,所述钢筋吊环、所述第一侧弯钢筋、所述箍筋和所述第二侧弯钢筋的下端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梁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骨架钢筋的两端均向上垂直弯曲,所述骨架钢筋的长度大于所述混凝土梁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所述单排主筋组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的上端均向内侧折弯。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后张法主梁预制相比先张法主梁预制,不需要昂贵笨重的张拉台座,也就不需要大型的预制场地,可以就近预制、就近吊装,节约场地和周转费用。2、后张法主梁预制的曲线配筋相比先张法主梁预制的直线配筋,效率更高,可以节约大量的支座和钢筋。3、本技术的后张法主梁预制装配结构相比先张法主梁预制装配结构,通过多跨一联,交叉搭接,将整个框架结构通过预应力筋连在一起,提高结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混凝土梁体,2-第一支架钢筋组,3-第二支架钢筋组,4-单排主筋组,5-钢筋吊环,6-第一侧弯钢筋,7-箍筋,8-骨架钢筋,9-预应力筋,10-开口槽,11-第二侧弯钢筋,12-第三支架钢筋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包括混凝土梁体1,混凝土梁体1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架钢筋组2,混凝土梁体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单排主筋组4,对称分布的单排主筋组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钢筋组3,两个第一支架钢筋组2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钢筋组12,第一支架钢筋组2、第二支架钢筋组3、单排主筋组4和第三支架钢筋组12的上端均向内侧折弯,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第三支架钢筋组12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7,对称分布的单排主筋组4之间的两个第二支架钢筋组3之间也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7,混凝土梁体1的前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开口槽10,开口槽10和箍筋7对应分布,且开口槽10设置在箍筋7的下方,混凝土梁体1的下部设置有骨架钢筋8,骨架钢筋8的两端分别贯穿混凝土梁体1的两端,骨架钢筋8的两端均向上垂直弯曲,骨架钢筋8的长度大于混凝土梁体1的长度,混凝土梁体1的中上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应力筋9,预应力筋9贯穿设置在混凝土梁体1内,第一支架钢筋组2、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单排主筋组4的下端均设置在混凝土梁体1的内部,第一支架钢筋组2、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单排主筋组4均与骨架钢筋8和预应力筋9连接,第一支架钢筋组2和单排主筋组4的内侧均设置有钢筋吊环5,单排主筋组4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侧弯钢筋6,第一支架钢筋组2和第三支架钢筋组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侧弯钢筋11,钢筋吊环5、第一侧弯钢筋6、箍筋7和第二侧弯钢筋11的下端均设置在混凝土梁体1的内部,对称分布的钢筋吊环5均向内侧弯曲,第二侧弯钢筋11向外侧弯曲,本后张法主梁预制相比先张法主梁预制,不需要昂贵笨重的张拉台座,也就不需要大型的预制场地,可以就近预制、就近吊装,节约场地和周转费用;且后张法的曲线配筋相比先张法的直线配筋,效率更高,可以节约大量的支座和钢筋;本技术的后张法主梁预制装配结构相比先张法主梁预制装配结构,通过多跨一联,交叉搭接,将整个框架结构通过预应力筋9连在一起,提高结构整体性能。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的预制步骤如下:首先在地面上安装底模,然后绑扎钢筋,先在底膜上放置骨架钢筋8,然后按照主梁结构依次将第一支架钢筋组2、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第三支架钢筋组12使用铁丝与骨架钢筋8绑扎在一起,然后再将单排主筋组4和箍筋7按照预定位置进行绑扎,接着预埋钢筋吊环5,然后再将第一侧弯钢筋6和第二侧弯钢筋11依次绑扎安装,然后在第一支架钢筋组2、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第三支架钢筋组12之间穿波纹管并使用铁丝定位固定,然后再安装侧模和端头模板,并对模板进行校正和固定,然后浇筑混凝土,并将预应力筋9通过波纹管穿设在混凝土内,将混凝土养护至混凝土强度75%以后吊装,待叠合层楼板浇筑达到100%强度后在板面张拉。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包括混凝土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架钢筋组(2),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单排主筋组(4),对称分布的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钢筋组(3),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钢筋组(12);/n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12)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7),对称分布的所述单排主筋组(4)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3)之间也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7);/n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下部设置有骨架钢筋(8),所述骨架钢筋(8)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两端,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中上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应力筋(9),所述预应力筋(9)贯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梁体(1)内;/n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和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内侧均设置有钢筋吊环(5),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侧弯钢筋(6),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侧弯钢筋(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包括混凝土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架钢筋组(2),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单排主筋组(4),对称分布的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钢筋组(3),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架钢筋组(12);
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12)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7),对称分布的所述单排主筋组(4)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3)之间也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箍筋(7);
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下部设置有骨架钢筋(8),所述骨架钢筋(8)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两端,所述混凝土梁体(1)的中上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应力筋(9),所述预应力筋(9)贯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梁体(1)内;
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和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内侧均设置有钢筋吊环(5),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内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侧弯钢筋(6),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和所述第三支架钢筋组(1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侧弯钢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法装配式主梁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钢筋组(2)、所述第二支架钢筋组(3)和所述单排主筋组(4)的下端均设置在所述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王田进周杰沈云虞致洲顾春雷颜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