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8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主筋区域、无主筋区域和第二主筋区域,所述第一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一主筋,所述第一主筋位于楼板处;所述无主筋区域位于所述楼板的下方,所述无主筋区域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二主筋;所述第一主筋与第二主筋通过箍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位于楼板下方的钢筋主筋向下移位,主筋向横梁底部集中,腾出横梁中上部无筋区域开孔用以设置套内通风工程、空调工程的氟路风路水路电路等管道;作为顶部承压、底部抗拉的横梁,由于主筋向下移位、在横梁断面中下部集中,其竖向抗压、横向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横梁,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改变了建筑物的力学结构和物理形态,改变了建筑物的基本面貌,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里,基础--柱(剪力墙)--主梁--次梁--楼板结构体系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载荷经由楼板传递给次梁,再由次梁传递给主梁,再由主梁传递给柱(剪力墙),再由柱(剪力墙)传递给基础。建筑物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空间,除了遮风避雨,还需要具有工作和生活的各种条件,包括人员物资进出、上水下水、进风排风、空调、照明、供电、网络等等。在已有的建筑设计规范里,建筑物人员物资进出,通过电梯、楼梯的设置得到解决。上水下水、供电、网络等通过对应的管道井设计以及管线在楼板、墙体里的预埋施工工艺得到实现。而通风、空调等偏软性的条件,因为具有技术上的设计弹性而呈现出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多样性,总体说来,这些具有弹性的通风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民用建筑明显差于公共建筑。在现有建筑设计特别是民建设计中,重硬轻软,重视结构、物流、上下水、供电设计,轻视甚至忽视通风、空调等配套工程设计,没有预留通风工程、空调工程的实施空间的案例,比比皆是。高层住宅里的实际的通风空调工程,往往因业主而异,因业主的经济能力和兴趣爱好而五花八门。公用建筑、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居民住宅里的通风空调工程,成为了建筑技术的难点:高层住宅套内梁高(含楼板)一般在400-600mm,如图1所示,楼板1由楼板横筋11、楼板纵筋12和混凝土组成,梁2由梁主筋21、梁箍筋22和混凝土组成。尽管套内面积一般只有几十平方米、水平方向空间尺度只有十多米,但是因为结构梁中没有预留空调工程氟路铜管(冷热水管)、冷凝水管和通风工程送排风管的安装孔,致使将户外新风送入各个房间并将各个房间污浊空气引出的新风工程、将冷量热量送往各个房间并将冷凝水引出的空调工程,都无法操作实施。如果将空调工程氟路铜管(冷热水管)、冷凝水管和通风工程送排风管安装在横梁以下,因为住宅层高不足3m,又造成室内吊顶面过低业主无法忍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主筋区域、无主筋区域和第二主筋区域,所述第一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一主筋,所述第一主筋位于楼板处;所述无主筋区域位于所述楼板的下方,所述无主筋区域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二主筋;所述第一主筋与第二主筋通过箍筋连接。较佳地,所述无主筋区域包括用于开设所述通孔的无筋区,开设通孔的所述无筋区的两侧分别设置箍筋加密区,所述箍筋加密区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的第一箍筋。较佳地,所述无主筋区域还包括无主筋有箍筋区,所述无主筋有箍筋区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的第二箍筋。较佳地,所述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密集度大于所述无主筋有箍筋区的箍筋密集度。较佳地,相邻的两所述第一箍筋的间距小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二箍筋的间距。较佳地,所述第二主筋区域的主筋的密集度大于所述第一主筋区域的主筋密集度。较佳地,相邻的两所述第一主筋的高度差大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二主筋的高度差。较佳地,所述第二主筋区域的第二主筋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主筋区域的第一主筋的数量。较佳地,所述横梁为加高横梁,所述横梁的加高部分为所述无主筋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将位于楼板下方的钢筋主筋向下移位,主筋向横梁底部集中,腾出横梁中上部无筋区域开孔用以设置建筑物内通风工程、空调工程的氟路风路水路电路等管道;作为建筑物平层的顶部承压、底部抗拉的横梁,由于主筋向下移位、在横梁断面中下部集中,其竖向抗压、横向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2、本技术对因为设置建筑物内通风工程空调工程的氟路风路水路电路通孔而减少的箍筋进行补偿,将通孔所在位置两侧的箍筋加密,保证通孔周边钢筋主筋的位置固定性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因为通孔设置而减弱。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柱、横梁和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提供的柱、横梁和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2至图5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技术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横梁,此横梁为楼板梁,且为下沉横梁,即此横梁2的一部分主筋位于楼板1处,一部分主筋位于楼板1的下方,楼板1下方的梁主筋21按从上到下间隔均匀排列,梁主筋21通过梁箍筋22连接形成筋骨架,并通过混凝土浇筑。请参考图2至图5,本技术在施工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将楼板1下方的一部分主筋向下平移(即楼板下方的主筋集中在横梁的底部),且将一部分箍筋侧向平移,得到无筋区(即没有主筋也没有箍筋的区域为无筋区),在无筋区预留出安装空调工程氟路铜管(冷热水管)、冷凝水管和通风工程送排风管等的通孔,致使将户外新风送入各个房间并将各个房间污浊空气引出的新风工程、将冷量热量送往各个房间并将冷凝水引出的空调工程,得以操作实施。作为顶部承压、底部抗拉的横梁,由于主筋向下移位、在横梁断面中下部集中,其竖向抗压横向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本技术中,对因为设置套内通风工程空调工程的氟路、风路、水路、电路等的通孔而减少的箍筋进行补偿,将通孔所在位置两侧的箍筋加密,保证通孔周边钢筋主筋的位置固定性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因为通孔设置而减弱。本技术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上也容易实现:扎钢筋时,将主筋下移、箍筋加密;主筋、箍筋绑定之后,支模板时,在横梁上设定的通风工程、空调工程的氟路、风路、水路、电路等所需通孔位置植入开孔模;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拆除模板时振打拔出开孔模即可。本技术对横梁上设置的通孔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设定。实施例1请参考图2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主筋区域、无主筋区域和第二主筋区域,所述第一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一主筋,所述第一主筋位于楼板处;所述无主筋区域位于所述楼板的下方,所述无主筋区域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二主筋;/n所述第一主筋与第二主筋通过箍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主筋区域、无主筋区域和第二主筋区域,所述第一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一主筋,所述第一主筋位于楼板处;所述无主筋区域位于所述楼板的下方,所述无主筋区域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主筋区域包括若干第二主筋;
所述第一主筋与第二主筋通过箍筋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主筋区域包括用于开设所述通孔的无筋区,开设通孔的所述无筋区的两侧分别设置箍筋加密区,所述箍筋加密区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的第一箍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主筋区域还包括无主筋有箍筋区,所述无主筋有箍筋区包括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的第二箍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通孔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横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应小勇马骥胡用刘帅帅李成伟吴飞飞王恒徐学冲诸葛水明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