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组合式跌水井
本技术涉及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跌水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排水布局上,我们不乏见到施工人员设置跌水井,来满足设计要求。在排水管道中由于管道落差较大,按正常管道坡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采取内部管道有落差的检查井来满足设计方案。跌水井需消除跌水的能量,而能量大小决定于水流的流量和跌落的高度。跌水井的构造有不同的设计,决定于消能的措施。常见地,跌水井的设计采取一体化设计,而其高度根据操作者所需提前设定,若在排布时与实际高度不符,则需对跌水井重新设计进行更换,不具有高度调整的灵活性,并且耗时耗力。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其中,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300mm~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按水力计算确定。高度的计算往往会产生误差,易产生设计的高度与实际高度不符的情况或者临时增加高度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因地形和施工组织原因混凝土跌水井的使用存在施工困难,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的跌水井存在的高度调整灵活性差、施工困难且成本高的问题,并为 ...
【技术保护点】
1.模块化组合式跌水井,安装于跌水井通孔上,所述跌水井通孔开设于道路表面层(12),道路表面层(12)下面依次设有承压圈(3)及水泥稳定碎石层(4),跌水井通孔端口上设置防护井盖座(2),防护井盖(1)设置在防护井盖座(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井筒组以及井座(10),所述井筒组设置在井座(10)上,井筒组包括至少一个井筒本体(9),井筒本体(9)上部设有偏置收口的偏置收体(7),偏置收体(7)上方连接井筒连接管(13),井筒连接管(13)紧配安装至跌水井通孔中,井筒本体(9)与井座(10)上设置排水管(11),排水管(11)用于连接相邻两个井筒组并将水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组合式跌水井,安装于跌水井通孔上,所述跌水井通孔开设于道路表面层(12),道路表面层(12)下面依次设有承压圈(3)及水泥稳定碎石层(4),跌水井通孔端口上设置防护井盖座(2),防护井盖(1)设置在防护井盖座(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井筒组以及井座(10),所述井筒组设置在井座(10)上,井筒组包括至少一个井筒本体(9),井筒本体(9)上部设有偏置收口的偏置收体(7),偏置收体(7)上方连接井筒连接管(13),井筒连接管(13)紧配安装至跌水井通孔中,井筒本体(9)与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权宝,黄旦力,黄益斌,虞晨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