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2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涉及塔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防渗层、支撑杆、底座、碎石地基和水泥之间的配合使用,防止河水渗透泥土从底部进入塔基底部使支撑杆生锈,增加了抗渗的效果,通过钢筋混凝土、圆形杆、固定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活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活动板、第二连接板、第二活动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减少冲刷过来的力度,增加了防冲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塔基
,具体是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河堤内输电线需要有塔基,具有抗渗防冲刷结构的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使用更安全。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都无法更好的防冲刷,这样塔基受到河水长时间冲刷后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渗层(2),所述防渗层(2)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8),所述圆形杆(8)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一端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且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0),所述第一活动板(10)的底部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2)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且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底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渗层(2),所述防渗层(2)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8),所述圆形杆(8)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一端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且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0),所述第一活动板(10)的底部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2)间隙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且所述第二连接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15),所述第二活动板(15)间隙配合连接有活动杆(5),且所述第二活动板(15)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地基(7),所述底座(6)的两侧设置有水泥(16),所述水泥(16)的两侧设置有钢筋混凝土(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6),所述防渗层(2)的底部与底座(6)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所述水泥(16)的高度与泥土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堤内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圆形杆(8)贯穿于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杆(11)贯穿于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活动板(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活动板(10)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不凡黄战何岩黄少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