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18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该装置设置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第一覆盖层,与上覆水相接触,第一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氮磷和重金属;且第一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第二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且第二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第三覆盖层,用于对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覆盖层进行回收利用;第四覆盖层,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第五覆盖层,与沉积物相接触,第五覆盖层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了内源污染物的释放,也降低了二次污染物释放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污染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控制水环境的污染,削减进入水体的外源性污染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外源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沉积物中内源污染物的释放就成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沉积物中的污染物通常是以复合形式存在。沉积物中存在的多种污染物的释放,会对上覆水体产生污染。因此,研究开发能同时控制沉积物中多种污染物释放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设置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所述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与上覆水相接触,所述第一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氮磷和重金属;且所述第一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所述第二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且所述第二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所述第三覆盖层,用于对所述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覆盖层进行回收利用;所述第四覆盖层,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所述第五覆盖层,与所述沉积物相接触,所述第五覆盖层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至第五覆盖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透水性织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盖层为铁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所述第二覆盖层为活性炭;所述第三覆盖层为磁性氧化铁;所述第四覆盖层为活性炭;所述第五覆盖层为铝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盖层为铁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所述铁方解石与沸石的质量比为1:(0.1-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五覆盖层为铝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所述铝方解石与沸石之间的质量比为1:(0.1-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利用第一至第五覆盖层对沉积物中的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进行控制释放,同时,也对上覆水中的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进行吸附去除,其减小了内源污染物的释放,也降低了二次污染物释放的风险,从而更加的安全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设置在上覆水6和沉积物7之间,该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1-5);第一覆盖层1,与上覆水6相接触,第一覆盖层1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6中的氮磷和重金属;且第一覆盖层1还用于控制沉积物7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第二覆盖层2,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且第二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第三覆盖层3,用于对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覆盖层(1、2、4、5)进行回收利用;第四覆盖层4,用于控制沉积物7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第五覆盖层5,与沉积物7相接触,第五覆盖层5用于控制沉积物7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本技术通过设置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1-5),利用第一至第五覆盖层(1-5)对沉积物7中的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进行控制释放,同时,也对上覆水6中的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进行吸附去除,其减小了内源污染物的释放,也降低了二次污染物释放的风险,从而更加的安全环保。优选地,第一至第五覆盖层(1-5)的外表面包覆有透水性织物。透水性织物主要用于将第一至第五覆盖层(1-5)分隔开。本技术中,第一覆盖层1为铁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第二覆盖层2为活性炭;第三覆盖层3为磁性氧化铁;第四覆盖层4为活性炭;第五覆盖层5为铝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其中,利用第五覆盖层5有效控制沉积物7中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利用第四覆盖层4控制沉积物7中有机污染物的释放,利用第二覆盖层2继续控制沉积物7中有机污染物的释放,利用第一覆盖层1继续控制沉积物7中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利用第一覆盖层1和第二覆盖层2还可吸附去除上覆水6中的氮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利用第三覆盖层3能利用磁能实现覆盖装置的回收利用。利用第一覆盖层1和第五覆盖层5还可阻止第二覆盖层2和第四覆盖层4二次污染物释放风险。本技术中,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吸附氮磷和重金属的材料制备第一覆盖层1和第五覆盖层5;S2、采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材料制备第二覆盖层2和第四覆盖层4;S3、采用磁性材料制备第三覆盖层3;S4、将第一和第五覆盖层(1-5)的外表面均包覆透水性织物;S5、将第一覆盖层至第五覆盖层(1-5)自上而下依次叠放。本技术的第一覆盖层1为铁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铁方解石与沸石的质量比为1:(0.1-10)。沸石为商业购买得到,其矿物成分包括斜发沸石或者丝光沸石。其中,铁方解石的制备方法包括:S11、将方解石投加到容器中,加入可溶性铁盐(如:氯化铁、硫酸铁、聚合氯化铁等);S12、再加入水;S13、振荡反应或者搅拌反应(0.5-24)h;S14、反应结束后用水清洗3-5次;S15、风干或者烘干,即得到铁方解石。优选地,方解石与可溶性铁盐的质量为(0.5-10):1;水的体积与方解石的质量之比为1mL:(1-10)g。本技术中,第二覆盖层2和第四覆盖层4为活性炭,活性炭为市场上销售的水处理用功能性碳材料,可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本技术中,第三覆盖层3为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本技术的第五覆盖层5为铝方解石和沸石的混合物,铝方解石与沸石之间的质量比为1:(0.1-10)。其中,铝方解石的制备方法包括:S11、将方解石投加到容器中,加入可溶性铝盐(如:氯化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S12、再加入水;S13、振荡反应或者搅拌反应(0.5-24)h;S14、反应结束后用水清洗3-5次;S15、风干或者烘干,即得到铝方解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设置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n所述第一覆盖层,与上覆水相接触,所述第一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氮磷和重金属;且所述第一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n所述第二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且所述第二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n所述第三覆盖层,用于对所述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覆盖层进行回收利用;/n所述第四覆盖层,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n所述第五覆盖层,与所述沉积物相接触,所述第五覆盖层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沉积物覆盖装置,设置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至第五覆盖层;
所述第一覆盖层,与上覆水相接触,所述第一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氮磷和重金属;且所述第一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和重金属的释放;
所述第二覆盖层,用于吸附去除上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释放;且所述第二覆盖层还用于控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伟詹艳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