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91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井道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建筑体和轿厢,所述建筑体上设有出口,所述轿厢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滑动装配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薄膜,所述轿厢的底部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箱体和支架,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防护薄膜等结构的设置,当电梯的内部卡入薄型的物件时,轿厢上下运行会碰触第一压力传感器或第二压力传感器,从而使得电梯停止运行,并将防护薄膜打开,对人员进行了保护,避免轿厢在受阻时导致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井道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井道电梯无需建设土建井道、无需挖底坑、无机房、无顶层高度要求。外观还能配合不同风格、不同结构的建筑进行设计。目前市场上的无井道电梯虽然在厢门的内部设置红外感应器,但当一些薄状的板状物件插入在电梯内后,在红外感应器感应不到时,电梯会带动该物件上下移动,容易对轿厢内外的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包括建筑体和轿厢,所述建筑体上设有出口,所述轿厢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滑动装配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薄膜,所述轿厢的底部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箱体和支架,所述防护薄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轿厢的前侧滑动装配有对称布置的厢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包括建筑体(1)和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上设有出口(3),所述轿厢(2)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杠(4)和第二丝杠(12),所述第一丝杠(4)和第二丝杠(12)均滑动装配有移动块(8),两个移动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薄膜(7),所述轿厢(2)的底部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箱体(5)和支架(13),所述防护薄膜(7)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5)的底壁固定连接;/n所述轿厢(2)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所述轿厢(2)的前侧滑动装配有对称布置的厢门(9),所述厢门(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所述滑动板(6)的一侧活动铰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受阻保护装置,包括建筑体(1)和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上设有出口(3),所述轿厢(2)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丝杠(4)和第二丝杠(12),所述第一丝杠(4)和第二丝杠(12)均滑动装配有移动块(8),两个移动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薄膜(7),所述轿厢(2)的底部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箱体(5)和支架(13),所述防护薄膜(7)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5)的底壁固定连接;
所述轿厢(2)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所述轿厢(2)的前侧滑动装配有对称布置的厢门(9),所述厢门(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所述滑动板(6)的一侧活动铰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3)上,且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恩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