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带材自动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88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晶带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晶带材自动卷绕装置,基板正面的上部由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放卷工位、第一放卷纠偏工位和第一张力调整工位,基板正面的下部由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二放卷工位、第二放卷纠偏工位和第二张力调整工位,第一、二放卷纠偏工位处分别设有第一、二纠偏检测装置,第一、二张力调整工位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张力检测工位、过程纠偏工位和收卷工位,过程纠偏工位处设有过程纠偏检测装置,各工位之间设置有用于料带过渡的过程输送辊;解决了目前非晶带材卷绕成型时效率低以及卷绕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带材自动卷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非晶带材加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非晶带材自动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带材是在高冷却速度下产生的,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被迅速冷却为很薄的带材,然后被气嘴剥离冷却辊,并由卷取装置进行卷取收纳。非晶材料具有高的饱和磁感、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的高频损耗、良好的强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良好的温度及环境稳定性等,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对非晶带材进行卷绕成型时,先将料卷上料至放卷工位上,再将料带经过纠偏工位进行纠偏检测及调整,然后将料带依次穿过过程输送辊后,进入张力调整工位,以实现对料带张力的调整,然后再将料带经过过程辊后进入收卷工位,以便于完成料带的卷绕工序,其中收卷工位前设置有用于向张力调整工位反馈张力调整信号的张力检测工位。但是料带在进行一次纠偏和张力调整后在后续传输的过程中,仍会发生再次跑偏,使得料带在收卷工位进行卷绕时,出现卷绕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晶带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带材自动卷绕装置,包括基板(1)与设置于所述基板(1)一侧的收卷工位(7),所述基板(1)正面远离于所述收卷工位(7)一端设置有第一放卷工位(2),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第一放卷工位(2)与所述收卷工位(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放卷纠偏工位(3)、第一纠偏检测装置(4)、过程输送辊(5),第一张力调整工位(6)以及张力检测工位(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第一放卷工位(2)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放卷工位(11),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第二放卷工位(11)与所述张力检测工位(8)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放卷纠偏工位(12)、第二纠偏检测装置(13)、第二张力调整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带材自动卷绕装置,包括基板(1)与设置于所述基板(1)一侧的收卷工位(7),所述基板(1)正面远离于所述收卷工位(7)一端设置有第一放卷工位(2),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第一放卷工位(2)与所述收卷工位(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放卷纠偏工位(3)、第一纠偏检测装置(4)、过程输送辊(5),第一张力调整工位(6)以及张力检测工位(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第一放卷工位(2)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放卷工位(11),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第二放卷工位(11)与所述张力检测工位(8)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放卷纠偏工位(12)、第二纠偏检测装置(13)、第二张力调整工位(14)以及过程输送辊(5),所述基板(1)正面位于所述张力检测工位(8)与所述收卷工位(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过程纠偏工位(9),所述基板(1)正面靠近所述过程纠偏工位(9)的位置设置有过程纠偏检测装置(10),所述过程纠偏工位(9)包括底座(901)、框体(902)和托辊(903),所述底座(901)的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板(1)的正面,所述框体(902)的底面沿垂直于所述基板(1)正面的方向滑动卡接于所述底座(901)的顶面,所述底座(901)内沿轴向设置有电动缸,且电动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框体(902)底部前端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托辊(903)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强陶喜冰张江伟于美森于培娥亓鹏孙洪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