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扇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85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扇门机构,包括弹簧筒,以及与弹簧筒套接的蓄能弹簧、加长轴,所述弹簧筒通过加长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还包括一控制弹簧筒制动或释放的紧锁装置,该紧锁装置通过控制杆与电磁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扇门关闭以后,利用机械原理使蓄能弹簧筒自动锁紧并自动脱离电机输出轴,使扇门关闭后控制电机不再带电,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电机带电过热而导致的问题等;当外电关断后,通过小功率电磁铁控制使弹簧筒与锁紧装置脱离,弹簧筒与电机输出轴接合,蓄能弹簧释放能量而使扇门自动打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的自动检票
,特别是一种扇门的开启 和关闭机构。背录技术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检票系统使用的扇门控制中,为了安全要求扇 门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扇门要全部打开而疏散乘客。为达到此目的,在扇门 转动轴上安装了蓄能弹簧,当扇门关闭时,蓄能弹簧被旋紧而蓄能,同时, 在电机上加上一个堵转电压,阻止蓄能弹簧释放能量而保持扇门在关闭状 态。当出现系统断电或紧急情况时,堵转电压消失,蓄能弹簧释放能量使扇门打开。例如于2006年5月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254598C所公 开的一种扇门门禁控制装置,其扇门在断电时就是通过上述方式打开的。由于自动检票系统在没有客流时扇门处于关闭状态占整个工作时段的 80%以上,因此,扇门电机在长时间加入堵转电压而引起电机发热,导致电 机出现早期损坏及引起其它控制电路的故障,同时,增加了自动检票系统的 无功消耗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轨道交通自动检票系统的扇门 机构,以避免电机因长时间带电而发热引起的故障,降低自动检票系统的功 耗等。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扇门机构,包括弹簧筒,以 及与弹簧筒套接的蓄能弹簧、加长轴,所述弹簧筒通过加长轴与电机输出轴 连接,还包括一控制弹簧筒制动或释放的紧锁装置,该紧锁装置通过控制杆 与电磁驱动装置连接。上述紧锁装置包括压簧、顶珠和滚柱,压簧和顶珠依次紧靠滚柱。该紧 锁装置通过一支座固定于电机上。上述弹簧筒内和加长轴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凸块。上述电磁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本技术在扇门关闭以后,利用机械原理使蓄能弹簧筒自动锁紧并自 动脱离电机输出轴,使扇门关闭后控制电机不再带电,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电 机带电过热而导致的问题等;当外电关断后,通过小功率电磁铁控制使弹簧 筒与锁紧装置脱离,弹簧筒与电机输出轴接合,蓄能弹簧释放能量而使扇门 自动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弹簧筒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紧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 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如图l、 2所示,本技术所述扇门机构,包括弹簧筒l,以及与弹簧 筒套接的蓄能弹簧2、加长轴3,所述弹簧筒1通过加长轴3与电机输出轴 连接,另外,还包括一控制弹簧筒制动或释放的紧锁装置,包括压簧5、顶 珠6和滚柱7,压簧5和顶珠6依次紧靠滚柱7,该紧锁装置通过控制杆8 与电磁铁9连接,并通过支座4固定于电机上。在设备供电时,电磁铁9吸合,带动控制杆8动作,滚柱7由于顶珠6 和压簧5的作用处于压紧状态。当扇门关闭时,电机输出轴带动加长轴3转 动,通过加长轴3的凸块与弹簧筒1内的凸块带动弹簧筒转动,使蓄能弹簧 2被旋紧而蓄能。在弹簧筒1旋转时,滚柱7顺着弹簧筒1旋转方向滚动而 不产生阻力。当扇门关闭电机停止转动后,由于蓄能弹簧2的作用使弹簧筒1反转的 趋势,但是由于支座4的设置使滚柱7反向运动时尺寸变小,使弹簧筒l通 过滚柱7被锁紧在支座4而不能反转。这时,电机输出轴可以脱离弹簧筒1 在小于200°的转角内自由旋转。因此,扇门关闭后电机不再需要加入制动电 源,电机就不会在扇门关闭后产生升温现象,从而节约电能。当外电源切断后电磁铁9复位,控制杆8强迫滚柱7压紧顶珠6而使弹 簧筒1和支座4分离,弹簧筒1由于没有阻力而使蓄能弹簧2释放能量而使 弹簧筒1反转,由弹簧筒1内的凸块带动加长轴3的凸块驱动电机轴转动而 把扇门打开。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扇门机构,包括弹簧筒(1),以及与弹簧筒套接的蓄能弹簧(2)、加长轴(3),所述弹簧筒(1)通过加长轴(3)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弹簧筒制动或释放的紧锁装置,该紧锁装置通过控制杆(8)与电磁驱动装置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锁装置包括压簧(5)、顶珠(6)和滚柱(7),压簧(5)和顶珠(6)依次紧靠滚柱(7)。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扇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锁装置通过 一支座(4)固定于电机上。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扇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筒内(1)和加 长轴(3)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凸块。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为电 磁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扇门机构,包括弹簧筒,以及与弹簧筒套接的蓄能弹簧、加长轴,所述弹簧筒通过加长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还包括一控制弹簧筒制动或释放的紧锁装置,该紧锁装置通过控制杆与电磁驱动装置连接。本技术在扇门关闭以后,利用机械原理使蓄能弹簧筒自动锁紧并自动脱离电机输出轴,使扇门关闭后控制电机不再带电,从而有效避免了因电机带电过热而导致的问题等;当外电关断后,通过小功率电磁铁控制使弹簧筒与锁紧装置脱离,弹簧筒与电机输出轴接合,蓄能弹簧释放能量而使扇门自动打开。文档编号G07B15/06GK201027473SQ200720050340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何广坚, 何建栎, 涛 刁, 靖 刘, 李宇轩 申请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扇门机构,包括弹簧筒(1),以及与弹簧筒套接的蓄能弹簧(2)、加长轴(3),所述弹簧筒(1)通过加长轴(3)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弹簧筒制动或释放的紧锁装置,该紧锁装置通过控制杆(8)与电磁驱动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坚刘靖李宇轩刁涛何建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