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迎春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65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面四角设有刹车轮,所述车架左右两端顶面均设有驱动箱,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箱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后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后侧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设有转动座A,所述转动座A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车架上方设有车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电后电机输出带动锥齿轮A转动,实现转动杆转动,使转动座A左移,连接杆角度发生变化,使车斗右端被支撑起来,实现自动化卸料,同时转轴会被转动杆带动转动,实现螺纹杆转动让滑杆下滑,调整了车架的重心,在自动卸料时避免车架向右倾斜,造成建筑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楼房建筑中,需要将建筑材料吊运至施工的楼内,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方便货物以及工人的上下,会在施工楼层的外部搭设转运货梯,由于转运至高层的后物料还需要分散转运至楼层的各个角落便于使用,因此使用推车式货物转运会更加灵活快速。但是现有的转运推车大多都是手动卸料,主要是人工将推车抗至倾斜或垂直方向卸料,费时费力,如果使用自动化卸料结构,会增加推车整体重量,在车斗倾斜时推车整体重心偏移,扶手位置会出现倾斜,很容易导致推车倾倒,造成事故,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增加稳定性的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车架底面四角均设有刹车轮,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刹车轮顶面固设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车架(1)底面四角均设有刹车轮(2),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刹车轮(2)顶面固设有支撑杆(201),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刹车轮(2)顶面固设有滑杆(202),所述车架(1)左端顶部呈前后对称固设有两个扶手(3),所述车架(1)左右两端顶面均固设有驱动箱(4),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箱(4)内部设有蓄电池(401),所述蓄电池(401)后侧固设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输出轴外壁套接有锥齿轮A(403),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箱(4)内部相对于电机(402)后侧的位置横向设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车架(1)底面四角均设有刹车轮(2),位于左侧的两个所述刹车轮(2)顶面固设有支撑杆(201),位于右侧的两个所述刹车轮(2)顶面固设有滑杆(202),所述车架(1)左端顶部呈前后对称固设有两个扶手(3),所述车架(1)左右两端顶面均固设有驱动箱(4),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箱(4)内部设有蓄电池(401),所述蓄电池(401)后侧固设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输出轴外壁套接有锥齿轮A(403),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箱(4)内部相对于电机(402)后侧的位置横向设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右端穿过位于左侧的所述驱动箱(4)外壁延伸至位于右侧的驱动箱(4)内部,所述转动杆(5)外壁相对于锥齿轮A(403)后侧的位置套接有锥齿轮B(501),位于右侧的所述驱动箱(4)内部呈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套杆(6),所述套杆(6)底面向下延伸至车架(1)下方,所述滑杆(202)顶面向上延伸至套杆(6)内部,所述套杆(6)靠近顶端位置内部开设有空腔(601),位于前侧的所述空腔(601)内部纵向设有转轴(602),所述转轴(602)后端向后延伸至位于后侧的空腔(601)内部,所述滑杆(202)前后两端外壁均套接有锥齿轮C(603),所述滑杆(202)顶面向下开设有螺纹孔(203),所述螺纹孔(203)内部设有螺纹杆(204),所述螺纹杆(204)顶端向上延伸至空腔(601)内部,所述螺纹杆(204)顶端外壁套接有锥齿轮D(205),所述转动杆(5)右端外壁套接有锥齿轮E(502),所述转轴(602)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迎春孔博阳陆萍赵井杨成
申请(专利权)人:谢迎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